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4例疗效

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542 浏览:21942

【摘 要 】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75%,观察组总有效率938%.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优于西药治疗,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 键 词 】 中西医结合;反流性食管炎;清胃温胆汤

--------------------------------------------------------------------------------


作者单位:716000 陕西省富县中医院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 RE)是指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主要为酸性胃液或酸性胃液加胆汁反流至食管后,引起食管黏膜性病变,进而引起食管黏膜的急、慢性炎症性改变,引起黏膜糜烂、溃疡、纤维化等病变[1].本研究对我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6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男38例,女26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475±58)岁;病程1个月~15年,平均病程(85±32)年.参考胃镜下食管黏膜病变分级标准,Ⅰ级26例,Ⅱ级29例,Ⅲ级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制订的全国反流性食道病(炎)诊断及治疗方案的相关标准[2].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患者,排除有过敏史及过敏体质患者,排除妊娠及哺乳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方法 参考章伟的相关标准进行[3],即:患者有明显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等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病症状,发生于饱餐或高脂饮食后,平卧或弯腰后可加重,排除消化性溃疡、食管裂孔疝等器质性疾病.根据内窥镜下食道黏膜破坏程度分为四级,0级为正常,可有组织学改变;胃镜下可见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未见融合现象为Ⅰ级;胃镜下可见条状发红,糜烂,可见融合现象,多为局限性为Ⅱ级;胃镜下可见广泛病变,黏膜糜烂融合,呈全周性或溃疡存在为Ⅲ级.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给予奥美拉唑20 mg,2次/d口服,早餐后及睡前服用,连续服用7 d.吗丁啉10 mg,3次/d,餐前半 h口服,连续服用10 d,硫糖铝03 g,3次/d,餐后1 h口服,连续服用10 d.嘱患者治疗期间不服用其他药物,餐后保持直立位,睡前2~3 h禁食或抬高头位10~20 cm.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给予自拟清胃温胆汤,方由:灯心草6 g,川黄连、橘皮各8 g,当归10 g,牡丹皮、乌药、姜半夏各12 g,升麻、竹茹、茯苓、浙贝母、煅瓦楞子各15 g,生地黄20 g组成.1剂/d,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治疗30 d为1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 参考周大玉的相关标准进行[4],即:根据患者烧心、反酸、反食严重程度及发生频度进行症状积分,积分为0~3分,无症状为0分,有轻度症状为1分,有中度症状为2分,有重度症状为3分;每月有症状记为1分,每周有症状记为2分,每日有症状记为3分.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临床症状积分降低大于80%,胃镜显示食管黏膜组织学改变为显效;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临床症状积分降低大于50%,胃镜提示食管黏膜组织学改变好转为有效;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不明显,临床症状积分降低≤50%,胃镜提示食管黏膜组织学无明显改变为无效.总有效率等于(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5%.观察组显效16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8%.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1例呕吐,1例皮疹患者,经对症处理后好转.观察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多由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降低,出现一过性食管括约肌松弛,引起食管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损伤食道黏膜所引起.祖国传统医学认为,本病属于“胸痛”、“反酸”范畴.病机主要为肝气郁结,胃失和降,浊气上逆.治疗上以降逆和胃,清热化痰为主.

本研究采用自拟清胃温胆汤治疗,方中姜半夏、竹茹、乌药、姜半夏清热化痰,顺气降逆;煅瓦楞子、浙贝母消痰散结,制酸止痛;茯苓、橘皮健脾化痰;灯心草清心降火;当归养血和血;生地黄、牡丹皮清热滋阴.诸药合用共奏降逆和胃、制酸止痛,清热化痰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以上诸药清胃温胆汤可减少反流,显著患者症状,促进食管黏膜修复,调节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利于反流性食管炎的康复.本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优于西药治疗,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罗仕德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0例.中国民间疗法,2011,19(2):5051.

[2] 沈敬鸿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0例.中医药学报,2010,38(5):110111.

[3] 章伟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0例疗效观察.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1):12851286.

[4] 周大玉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研究,2010,2(3):135136.

1论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