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审计文化建设园地的一枝奇葩

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275 浏览:45714

新中国审计发展20多年来,审计机关已经形成了广大审计人员和社会公众所认可的审计文化.这种审计文化,特别是审计精神文化,已经融入审计管理活动中,成为审计工作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在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推动审计事业的全面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新时期审计文化的培育与构建,加强审计文化理论研究,为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继续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由桂建平、倪国爱领著的《审计文化理论与实践》就是新时期审计文化建设的最新成果和结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该书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立论准确.审计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工程.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国家审计署时,对审计人员提出了四点希望:“坚持原则,敢于碰硬;严谨细致,客观公正;廉洁自律,甘于奉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这四句话指明了审计人员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努力方向,也是构筑新时期审计文化的核心.该书充分体现了的重要讲话精神,着重研究并回答了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审计文化的关系.这是研究审计文化的总纲.该书通过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审计文化关系的研究,回答了审计工作如何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如何把审计机关建设成学习型机关、如何把审计人员造就成学习型干部等问题.二是科学发展观与审计文化的关系.该书通过对科学发展观与审计文化关系的研究,回答了审计工作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如何加强审计职业道德建设等问题.三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审计文化的关系.该书通过对构建和谐社会与审计文化关系的研究,回答了审计监督如何参与社会矛盾的协调、审计机关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完成审计任务与审计文化建设如何协调发展等问题.

2.观点新颖.10多年来,我国学者对会计文化进行了积极探索,发表了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论文、专著,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深入发展.但令人遗憾的是对审计文化的研究相对薄弱,有关论文(论著)不多、质量也不高.究其原因,不能不说与没有一个明确的审计文化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审计文化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存在很大关系.该书在深入分析审计文化理论结构逻辑起点应满足条件的基础上,将审计文化目标确定为审计文化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并以此为基点构筑的审计文化理论基本框架,可以说填补了我国审计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空白.


本文出处 {$getarticleurl}

3.操作性强.近年来,中外频繁爆发财务查重丑闻,在人人喊打“财务查重”的同时,也对审计的可靠性产生了很大的疑问,打击“审计查重”之声不绝于耳.如何遏制审计查重?李金华审计长提出全面提升审计工作质量的“人、法、技”指导思想,明确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矫正了传统审计学侧重从物质和制度方面找原因、寻对策,而忽视对人的精神研究的做法.在审计工作中如何贯彻“人、法、技”思想?首要的是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文化理论.该书探讨了审计文化的结构、内容、来源、功能、环境及其建设等诸多问题,并充实了审计文化建设实践中的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把审计文化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进一步深入审计文化理论研究,有利于切实指导审计部门以“人、法、技”建设为中心,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4.方法科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方法是达到目的的基本路径,科学的研究方法是正确进行课题研究的前提.当代审计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越来越具有综合性,越来越注意研究方法的系统性移植.这就要求审计文化研究必须打破原有的体系,不仅要特别关注影响和支撑审计文化发展的诸多新因素的研究,更要把诸多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进审计文化研究之中.因此,重视相关学科的渗透、交叉、融合,对于实现审计文化理论创新和审计文化实践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书从审计文化理论与实践内在联系出发,不仅把创新作为支撑审计文化实践发展的重要因素来研究,而且把创新作为锐利的方法论武器引入审计文化理论研究,无疑显示出作者具有勇敢的开拓精神.同时,该书重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通过大量的审计文化建设中的典型案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更反映出作者良好的文化素养、扎实的专业功底和高超的写作技巧.

我相信,《审计文化理论与实践》一书将会力助审计文化研究进一步深入,为构筑审计文化大厦添砖加瓦,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审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