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更新时间:2024-04-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530 浏览:93563

一、提高小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

1.加强独立性教育,提高学生自主管理意识

加强小学生独立性教育,如,在班会或少先队活动中大力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举行各类小型竞赛或相关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同时,还应密切与家长的联系,保证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护学生自主管理意识

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来看,小学生的性格单纯活泼,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怎么写作.只要教师引导得好,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其自主管理意识会明显增强.但另一方面,小学生的心理也是十分脆弱的,遇到挫折和困难,处理不当,往往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会极大地挫伤他们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因此,班主任应该切实注意保护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呵护好他们的自主管理意识.

二、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教学计划得以完成的保证,更是培养学生自主活动和自主管理能力的关键.因此,要切实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参与到班级的组织、管理和实施的机会.

1.改变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的显著特点,就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拥有绝对权威,学生对老师必须绝对服从,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固然守纪、顺从,但他们依赖性强,独立性差,更缺乏自主管理能力和时代所要求的创新精神.因此,班主任必须改变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大力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指导班级学生学会怎样进行自主管理.

2.注重在班级中开展学生自主管理氛围的建设

小学生是十分单纯可爱的,他们的很多行为习惯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班主任要注重在班级中开展学生自主管理氛围的建设,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如,开展班级活动,轮流做值日班长等,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相互了解,相互帮助,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活动和组织管理中,根据他们不同的性格、能力、兴趣爱好等,担当不同的管理角色,使每位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得到锻炼.

3.建立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制度,推动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

班主任是指导小学生开展班级自主管理工作的领导者,因此,要在班级开展学生自主管理,提高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就必须明确班级的管理目标,建立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制度,通过规范化形式以达到学生自主管理的目的.

4.建立班级岗位责任制,发掘学生潜能,培养自主管理能力

新世纪的小学生,自我意识、自尊心强烈,他们渴望得到尊重、承认,渴望展示自己.这些特点对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十分有利.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可以通过建立班级岗位责任制,引入竞争机制,发掘学生潜能,培养自主管理能力.如,实行班干部竞选制、轮流制,推动班级自主管理开展,要把重点放在“把班级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的管理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提高自尊心、自信心,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让每个孩子在学校中得到最佳发展,让每个孩子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三、在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目前,课堂教学对培养自主管理能力没有明确的要求,因此,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就成了培养自主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

1.开展班级活动,实施班级管理,都必须要有一个详尽、完善的计划,对于计划的制定,班主任只能给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应该让班级学生共同参与活动计划的制定,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使计划符合班级学生的愿望、兴趣和特点.

2.班级活动让学生自行组织和实施,变“管我”为“我管”,放手让学生自行组织和实施,力争使全班同学人人有任务、个个有担子,既是活动的管理者,又是活动的参与者,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四、协调老师和家长关系,形成合力,共同提高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要提高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仅仅依靠班主任一人是无法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科任老师的配合,更需要家长的支持,只有全体教师及家长的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共同努力,才能使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落到实处.

科任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时,要向班主任充分了解所教学生情况,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诸如课堂讨论、课外作业等,发挥班委会、小组长等班级学生干部的作用,强化班级学生自主管理.

(作者单位:江西东乡县北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