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947 浏览:94473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以更新传统教学观念,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改革学校管理制度与教育评价制度为主要任务.新历史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中学历史教学要“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鼓励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倡导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

关 键 词:导学案历史教学应用

本世纪初我国启动了第八次大规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教育所给予的有力回应.从《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可以明确看出,本次课程改革意在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当前初中历史课堂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教师向学生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较少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这样就形成“上好历史课就等于学生好好听讲”的状况,这种填鸭式的教学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学习积极性不高,接写的接受学习使学生难以消化所学内容,从而导致了课堂效率低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以及学生主体论的广泛传播,改变这种“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日益重要,在这种背景之下,以学案导学为指导思想的各种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其中最受关注的要数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在全国各地刮起了“杜郎口旋风”,而学案、导学案、教学案、讲学稿等等各种各样的导学材料随之产生.

学案导学模式是以学案为教学材料,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学,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等学习理论的基础之上.

导学案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产物.导学案是由教师课前设计,师生课堂共用的一种教学活动方案,它旨在促进学生知识的获得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以此提高教学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导学案是区别于教案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从使用者来看,导学案是为师生所共同使用,而教案则是教师所专用的;从内容来看,导学案是把知识问题化的学习方案,教案则是教师上课过程的预案.从功能来看,导学案主要指导学生“学什么”“怎么样学”的作用,教案则是帮助教师“教什么”“怎样教”.虽然两者存在许多差异,但是两者都是教学方案设计,都是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材料.相比之下,导学案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说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迎合了当前教育改革趋势,赋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决策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体现学生本位的思想观念.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教学理论的深化以及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国内的教育教学研究者们以及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们在导学案的研究上成果颇丰.教育教学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导学案的构成、编写原则等方面,而处于工作一线的教师则多是对自己日常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主要集中于具体导学案的具体设计、学案的实施步骤以及导学案教学反思等方面.

导学案的理论依据.范增民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綦桂杰的《“学案导学”模式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易瑜的《中学地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等硕士论文中对学案导学的理论依据做出阐释.他们认为学案导学的理论依据包括建构主义、有意义学习、最近发展区、人本主义等教育理论.

导学案的设计.对导学案设计的研究,包括导学案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设计应注意问题等等.科学性、导学性、自主性、探究性、创新性、实践性等是普遍被认同的设计原则.在具体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是围绕学生,要使学生明确目标,要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

导学案的实施.导学案实施的研究基本上是中小学教师自身日常教学过程的再现.该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教师使用导学案的方法,学生使用导学案的方法,使用导学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对于导学案在课堂中的使用,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基本上都分为课前、课上、课后三步骤.课前教师下发导学案,学生依据导学案做好自主预习;课上教师以导学案为纲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解决问题;课后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导学案及时复习.

不少学者与中小学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实践,也对导学案进行了反思研究.刘敬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陈红星的《践行学案导学的收获与反思》、吴永军的《关于导学案的一些理性思考》、肖鹏的《关于优化历史教学的在思考》等文章都对导学案的应用做出反思与评价,其中多数人是持支持的态度.

对于导学案的研究成果多是来自工作在教学一线的中学教师,且研究成果多是自己教学经验的总结,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理论性.在研究内容上,多集中在导学案的编制,如何使用导学案.比较有学术价值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导学案的构成及理论依据的阐释,而对导学案运用过程出现的问题研究的较少.本文将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调查,系统呈现学案导学模式的基本框架和内容,根据众多中学历史教师的实践过程和本人的实际调查,反思总结导学案的优势和缺陷,为中学历史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简介:

高连秀(1989―)女,汉,山东潍坊人,山东省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读研究生,学科教学(历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