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人文性的构建

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544 浏览:47051

高中语文教学目标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要在充分发挥其工具属性的同时,更加注重其人文属性的培育.在现有的高考制度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大量存在着人文性缺失的现象,需要依托课程改革的背景,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构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一、背景介绍

学科性质的定位关乎学科的发展方向,关乎学科的发展壮大,如果定位不准,则很可能导致学科沿着与其应有的发展规律不相符合的发展轨道越走越远,更为严重的是导致学生也产生方向性的错误.高中语文教学即是如此,语文学科的定位,从长远来看,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纵观我国语文学科的定位历史,我们发现其中存在着诸多的曲折,大体而言,可将其分为三个主要的阶段:其一强调大纲的思想性而忽略其工具属性;其二强调大纲的工具属性而忽略其思想属性;其三思想性与工具性并重.应该说第三个阶段的定位是较为合理的,兼具了工具属性和思想属性,从形式和内涵两方面对语文学科的定位作了分析,有其合理性,但仍然有不足之处,主要是思想性内涵的模糊性以及范围的狭窄性.从2000年开始实行的语文教学大纲强调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特性在于“工具性和人文性”,应该说这是对语文属性的准确描述,看到了语文作为工具性、手段性的一面,也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是该次大纲的重要贡献.人文性的要求,简而言之,就是强调在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强调对学生的人生态度、情感世界和价值观念的熏陶感染,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到语文独特的魅力,而不仅仅是应付考试的工具,看到它在自我成长与发展道路上的独特作用和意义,这也许才是高中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所在.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缺失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

笔者认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缺失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教育体制的问题始终存在,高考的导向性和目的性始终存在.语文教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有了提高,但是由于高考的压力依然存在,教师的指标性任务依然存在,导致教师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向高考看齐,甚至扭曲了高考制度的初衷,最终导致语文人文性教学的不足.学生尽管能够取得较高的文化成绩,但其人生态度、思想境界及个人品位并没有得到提升.

2.部分学校、师生对人文素养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高考的压力不仅仅表现在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上,表现在课堂的授课重点上,还表现在学校下达给教师的教学任务指标上.高考的指挥棒“指挥”了几乎所有初高级学校的教学任务和学习策略,一切以高考为中心,换句话来说,就是一切以考分为中心.可想而知,在一切以考分为目标的条件下,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培养的重要性自然被忽略了.归根结底,问题的关键在于师生对高考政策的解读发生错误,与高考的初衷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导致出现了诸多高分低能的现象,导致了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缺失.


三、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人文性构建的必要性及其主要措施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也进行了诸多改革尝试,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这里主要从人文性构建的必要性和措施进行探究.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强化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是人文性培养的重要性.人文性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人品格的重要指标,同时人文素养也是学生思想素质高低的衡量标志.其次,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提倡人文素质的培养主要在于语文教育的特殊性.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的都是内涵丰富,具有人文关怀的优秀文章,学习此类文章,学生会不自觉地被其中的品格所感染.最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还广泛存在着忽视人文性教学及其作用的现象,不仅教师在讲课时忽视人文性的因素,而且学生在学习时也仅仅是进行了知识的接受和储备,而忽略了其中所蕴含的人文性因素.所以,无论从人文性构建的必要性,还是从现阶段师生对人文性的重视程度来看,都有必要强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性的培养和构建.

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性.将学生摆着教学工作的核心位置,也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来开展教学工作,充分尊重学生,允许学生在合理的范围内自由发挥想象.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高中生正处于个性鲜明、思想进步最快的阶段,语文教材中有大量具有思想性的文章,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学生一起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怀,在学习中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而不仅仅是简单地传授呆板的知识.

2.提升课堂效率,指导课外阅读.高中生学习时间比较紧张,尤其是大多数学生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容易拉开差距的科目上,语文学习的时间就更加难以保障.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人文价值.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底蕴,无论是散文、历史故事,还是名人传记等,不仅语言凝练,而且思想内涵深刻.生活处处皆学问,无论是大自然的风光雨露,还是人际交往中的人情世俗都体现着人文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提高观察能力.同时要丰富课外阅读,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很难说具备人文素养.具体实施起来,可要求学生每隔一周选抄一篇感触较深的文章,抄后附上自己的阅读体会.长期坚持努力,学生选择文章的能力、鉴赏能力都会有所提高,从而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

3.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做到教学相长.良好的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学习,同时也为学生培养想象力提供空间.教师不仅要采取合适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要注重知识传授的多样性、趣味性和感染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品评优美的文章,师生共同进行有益的探索和评论,挖掘文中所渗透的美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