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438 浏览:19217

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阐述多种形式,多管齐下,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学,爱求知,乐探索,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牢固掌握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关 键 词 :课堂教学;学习兴趣;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1-041-1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和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竞相发言,课堂非常热闹.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就随之增强,从而创造出有效的学习氛围,使历史教学活动得到良好的开展,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增强课堂导入的趣味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上,一个吸引学生的导入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整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很大的帮助.如在导入时设置悬念,利用悬念激人好奇,催人思索,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设置恰当适度的悬念,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启动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时,笔者这样设计导入:“为什么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鸣礼炮时,有礼炮54门,齐鸣28响?”这就引发了学生的兴趣,然后告诉学生54门礼炮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齐鸣28响是为了纪念中国成立领导人民进行了28年的斗争,最终取得新主义革命的胜利.那么,为什么要纪念五四运动呢?五四运动是怎么一回事?以此导入新课——《五四爱国运动》.这样的导入显然抓住了学生的心,若有所思的学生很多,有的急忙翻看书本,有的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就是悬念设置的效应,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学生在这样的导入中被深深地吸引到了课堂中,造成了求知的,产生了探究的兴趣.

三、增强教师教学语言的趣味性

趣味性语言是教学语言中的味精和盐,是使教学语言产生魅力的必备要素.教师需要幽默,幽默是情趣与哲理的有机统一.在历史教学中庄谐并举,寓庄于谐,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节奏,活跃师生合作的氛围,强化知识的形象记忆.

如在讲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慕尼黑阴谋时,笔者出示了张伯伦会后回英国时的一张图片,同时配以文字“我以一纸协议换了和平”.我就对学生说:“张伯伦堪称一位推行绥靖政策的大师,慕尼黑协定就是他最为得意的杰作”,但是他哪知道希特勒的口已经对准他了.学生哄堂大笑,在笑声中,学生理解了绥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四、插入故事教学技巧,活跃课堂气氛

初中生年龄偏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在授课中如果巧妙地插入一个小故事,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从而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学习“经济大危机”时,如何来突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这一知识点,笔者用了一段材料: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写煤.”“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当学生看完这段材料时,部分学生们就乐了,但部分学生没有反应.这时笔者就抓住契机,问那批乐了的同学,你们为什么觉得好笑呢?这个时候学生就指出这一故事的奥秘所在,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点拨,指出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这时那批没有反应的学生恍然大悟.通过这一个趣味性的故事很好地解释了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

五、利用多媒体活化教材,激活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只要恰当运用多媒体巧妙的构建情境,不仅能够突破知识的重难点,而且能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中增强学习的趣味.多媒体能够提供丰富图形、静止图象、文本、动画、声音等教学信息,对创设教学情境和激发学生兴趣有着得天独后的优势.运用电教媒体的直观性、形象性,迅速创设新奇的情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创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如在讲述“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时,笔者出示了两幅生动形象的简笔画《肥猪赛大象》《一个萝卜千斤重》.当学生看见漫画时,都哈哈大笑,随后教师严肃地说:“同学们,这就是我们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出项的严重失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党和政府又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呢?本课将分别叙述这些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集中了注意力,而且也从直观教学中掌握了问题,激发了求知欲和创造潜能.

六、引入小组竞争机制,巩固课堂成果

课堂巩固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常规的巩固往往形式单调,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巩固时,要注意趣味性、多样性.根据初中生表现欲强的特点,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采取分组抢答、辩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巩固知识,也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积极性.如《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一课,在学习了完课文后,教师出示讨论题:你怎样评价拿破仑?本知识点是一个难点,如何来学会评价历史人物,在中国古代史中评价秦始皇和汉武帝时,已经教给学生一分为二的方法了,为此,笔者将六组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双方唇舌剑,精彩纷呈.这样,学生在激烈争论中,兴趣盎然地掌握了拿破仑的内外政策,突破了难点,巩固了新知.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