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钢琴教学策略

更新时间:2024-04-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002 浏览:19366

摘 要:为更好地提高幼儿钢琴教学效率,本文结合幼儿钢琴教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幼儿钢琴有效教学的具体策略,操作性强,效果好.

关 键 词 :幼儿;钢琴;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11-0271-01

如何帮助幼儿从小掌握基本钢琴素养,成为很多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希望和目标.然而,每一个年龄段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他们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钢琴教师一定要根据幼儿的心理特征进行钢琴教学;同时,由于幼儿的特殊条件,家长作用对幼儿学习钢琴的作用不可忽视.笔者结合多年的幼儿钢琴教学,分析幼儿钢琴教学的基本规律,探讨适合幼儿学习钢琴的方法,培养幼儿的钢琴演奏能力.

一、培养幼儿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必须在兴趣的引导下,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进而养成成长和发展的良好习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兴趣能够很好地促进人们的学习、工作等活动,能够给学习和工作带来巨大的动力,激发人们无限的创造潜能.尤其幼儿,他们心理还没有发育成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意志力和责任感,尽管他们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但是,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引导,他们对钢琴的好奇心也就渐渐失去,久而久之,对各种枯燥的指法和音节练习生起厌烦情绪.幼儿的特殊年龄阶段和心理注定了他们的对钢琴的学习积极性是忽高忽低的,因此, 幼儿钢琴教师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幼儿兴趣的激发.即便是幼儿出现了一定的错误,老师教师在指出问题和缺点的同时,不能对其进行讽刺和挖苦,防止幼儿对钢琴产生厌烦情绪.尽可能地从幼儿的语音思维出发,用他们容易理解的话语启发和指导他们.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进步和优点,并进行表扬激励,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与收获,满足与喜悦,建立良久的兴趣.例如,幼儿的思维是形象思维,他们对事物的感知都是具体的,可观可感的,无论是教育幼儿识谱还是教学生演奏,最好能够运用比如的方法进行指导.比如,学生在练习钢琴音节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给学生说,音节就像我们爬楼梯的台阶,一个比一个高,并指导学生辨认每个白键的名称.同时,和学生家长培养,指导家长多给学生准备一些磁带、唱片,多给学生一些钢琴音乐会的视频或者演出,让学生感知钢琴演奏的气氛,增强他们的兴趣.通过打分、奖励等方式及时给学生更多的认可和鼓励,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随着兴趣的强化,学生渐渐养成了练习钢琴的习惯,就会努力学习钢琴演奏,逐步提高演奏技能.

二、注重因材施教,坚持循序渐进

教师教学过程中,一定根据学生的不同资质和发展空间,采取不同的方法和进度安排.每一个幼儿的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对音乐的感悟也相差很大,提高的程度也因人而异,这就要求幼儿钢琴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因材施教,不能一刀切.对于接受能力比较强的幼儿,一节课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指导,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演奏知识和技巧,多给学生的安排一些任务,教学的进度就可以适当放快一些.对于基础较差,领悟能力较弱的学生,就要有针对性的辅导,并留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进行更好地接受和消化,教学的进度就要放慢一些.

同时,教学中还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尤其是幼儿钢琴教学,一定要注重教学节奏,不能拔苗助长,坚持循序渐进.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老师渴望学生进步迅速,一味地追求进度,造成学生不会唱乐谱,更不上拍子,甚至连谱面上的一些记号都不能认识.有些幼儿看似能够弹奏不少乐曲,速度较快,但是,很多基本的要求都不能做到位.不能放松手臂,手指抬不稳、放不准,声音不均匀.这样的进程和学习程度都是检测象,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而且养成了不少难以改变的毛病.

三、灵活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幼儿特殊的年龄阶段,生性活泼好动,天真可爱,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控能力,不能形成持久的注意力.因此,一定要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变化,综合运用动静交替、情景交融等生动形象的方法,让幼儿能够在看、听、动、唱、辨等具体实践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初步赏识音乐、表现音乐.


把集体课和个别课结合起来.尽管钢琴教学一般都是个别课,一对一指导,但是,很多幼儿的特殊年龄状况,需要一定的集体课,让他们在集体氛围中感知和学习,更有效果.尤其是对于一些初学钢琴的学生来说,学习内容一样,几个幼儿在一起能够消除他们的拘束感,增强学习钢琴的勇气,在竞争中轮流弹奏,活跃学习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动静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组织幼儿端坐在钢琴前练琴,也可以跟着老师练听音,或者在音乐声中走步拍手唱歌或者打击乐器,把握钢琴学习中的听音、节奏、认谱及弹奏练习.注重劳逸结合,由于学生的注意力有限,最多不过二十分钟,因此,一定要注重劳逸结合,上课时间不超过二十分钟,然后让学生谈心、做游戏,然后积极上课.教师根据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安排教学内容,做到劳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