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观指导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438 浏览:106680

摘 要 :以为总书记的新的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继承和发展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成果,是对人类工业文明发展和中国工业发展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新认识,因此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及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中国的新型工业化就显得至关重要.

关 键 词 :科学发展观 新型工业化

作者简介:何丹丹(1984-),女,河南平顶山人,三峡大学政法学院07级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党史.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17-0222-01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为总书记的新的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历史必然.因此,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工业化道路所必需的外部条件.

一、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历史比较

历史上实现工业化的国家虽然不少,但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英美型、前苏联型、发展中国家型.由于前苏联型的工业化道路基本上就是中国传统工业化的范本,所以将两者合并为一种模式来进行讨论.

英美型工业化与中国型工业化的比较.英美国家的工业化历史一般都以工业革命为开端,启动和主导产业通常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部门(如英国的纺织),利用发展轻工业来刺激和推动交通等基础设施产业和生产资料工业,并逐步实现轻重工业的平衡.支持鼓励甚至强迫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时进行,积极开拓海外殖民地,依靠掠夺殖民地的财富、原料和廉价劳动力来加速发展,实行自由放任的市场竞争机制,推动市场从国内渐渐向世界延伸,重视工人的文化和技术素质的提高,在完成第一次工业化的物质铺垫后,依托科技进步转入第二次工业化的发展轨道,实现完美的产业升级和换代.新型工业化道路和英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道路相比,“新”体现在以下四上方面:首先,新的发展环境.在西方发达国家占据经济、科技优势的前提下,与良好机遇并行的是更为严峻的挑战.其次,新的发展战略.发达国家都是在完成第一次工业化之后,有了良好的工业化支撑的基础上推行信息化.而中国目前的工业化水平正处于第一次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在没有完全实现工业化的情况之下即行转轨,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步进行,表明新型工业化采取的是一种“后发追赶”战略,这种战略体现出历史发展客观规律性和历史主体主观选择能动性的统一,也是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的最大区别.

通过以上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工业化模式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首先,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模式与其它国家工业化模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具有浓厚的民族性,而它富有中国特色的根源就在于党对具体国情的深刻把握,其次,新型工业化道路模式与中国传统工业化模式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其间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民族性和时代性纵横交汇,完美结合,使新型工业化道路思想客观、深刻地揭示了当代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规律.在当代中国,只有新型工业化道路思想而没有任何别的理论能够用来指导工业化实践,因而它是当代中国实现工业化的唯一正确选择.

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工业化应当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新型工业化是以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为背景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强调了信息化背景下工业化的新特点,是工业技术革命、产业革命、信息革命和产业制度的重大变革,二是新型工业化的动力在于工业经济领域技术贡献的提升.新型工业化的实现过程是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现代技术科学和现代社会科学在工业领域广泛地综合运用的过程,强调提高工业领域的科技含量,以技术进步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工业经济效益,三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在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边增长边治理污染,并进一步发展到先治理后增长,应该是新型工业化不可缺少的基本理念,四是以充分就业为先导,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既促进经济发展,又实现充分就业,强调工业化发展中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有机衔接,五是突出强调了工业化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工业化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连续不断的过程,新型工业化是连续不断的工业化过程中的一个新阶段,六是强调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使工业经济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三、从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深化对新型工业化道路思想重要地位的认识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对于推进我国的新型工业化战略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我们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状况,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才能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才能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才能切实实现工业化战略的转变,因此,我们要实现新型工业化战略的目标,就必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把保护资源和环境作为基本国策,从而为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实施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总之,只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真正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不但要把新型工业化道路思想放在经济建设层面来看待,还必须把它提升到政治高度,从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的高度来加以认识和把握.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意义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能进一步增强走这条道路的积极性和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