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科学让科学更美丽

更新时间:2024-03-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29 浏览:8413

《科技生活》周刊:

沈阳社区科普大学创立十年来为何经久不衰?它的生命力来自哪里?

张丽茹:

做百姓最需要的科普,科普大学才会有真正的生命力.科普是科协工作的重点内容,科协作为原始的科普人,我们一直在寻找什么样的科普符合老百姓的需要?什么样的科普能深入人心?什么样的形式能把百姓召集过来,而且能在家门口就得到知识的输送,还能让百姓持续不断地关注和参与?

于是,科协就想到了科普大学这种载体,科普大学不是大学,没有围墙,没有学历,没有学费,老百姓戏称为“科普知识大家学”. 创立之初,科普大学就把“按需设课”作为基本定位,“点餐式教学”又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学员的真正需求.其实,我们自己都没有想到会延续这么久,而且这么受欢迎.

《科技生活》周刊:

沈阳科普大学如何解决传统社区科学传播中“人气”和“口味”的问题?

张丽茹:

科普工作要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教育了自己才能教育别人!社区居民在社会生活中,没有自己的舞台,科普大学给了他们一种归属感、幸福感.只要居民自觉自愿积极参与,“人气”自然旺!

为了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居民的需求,科普大学十年来,已开设了三十五门课程,囊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类实用课程,尽最大可能满足学员的“不同口味”.

下一步我们还会在城乡结合部、乡镇创办科普大学,开设农业科学知识课程;甚至在企业内开办分校,还要针对残疾人、少数民族等特殊群体的需要开办分校,比如有朝鲜族聚居地区,针对性地找本民族的老师授课,设定个性化的课程.“口味”满足了,老百姓参与的积极性一定是难以想象的!


《科技生活》周刊:

社区科普大学发展到今天,面临哪些困难和瓶颈?

张丽茹:

师资力量薄弱、资金短缺,让很多想做的事做不了,正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

师资方面,由于科普大学的骨干以退休老师为主,十年过去,这批人已经从60岁到70岁,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在职人员又很难抽出时间来,况且科普传播需要特殊的方式,有科学知识不一定会做科普传播,所以在老师的选择上,有很多局限性.目前科普志愿者的意识还不是很强,需要唤起全社会科技工作者志愿普及科学的义务和意愿.

资金也是我们的一大瓶颈,一年几十万的投入,只能保证教师的部分经费.如果有资金,我们会在师资、教材、硬件上再上一个台阶.

《科技生活》周刊:

十年前,沈阳科协在国内首创了科普大学,十年后,它的行业领先地位和创新点是否依然存在?

张丽茹:

科普大学创办十年,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它的生命力所在.《科普法》、《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的出台,让全国各地的科普大学也遍地开花.而我们所思考的,是如何让科普大学的根扎在社区这块土壤中,植根于老百姓的心中,只有这样它才能不断地焕发生机活力.

“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系统化教学和管理的科学性 、持续性是沈阳科普大学最大的创新点.特别是系统化科普方面,科普大学所采取的课程式科普教育与经常性科普活动互补的做法,使每名学员每年能够接受至少70小时的科学熏陶,这是其他载体很难实现的.

在科普大学建立、管理运行中,科协要想方设法调动学员和社区组织者的积极性,目的就是让他们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成长.同时鼓励有条件的社区,探索街道、学校、社区共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模式.

科普大学像一棵小苗,科协播下种子,社区和老百姓自我汲取营养,自己发挥创造力,自我成长起来,并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