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吃零食,轻松又健康

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198 浏览:68225

★200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食品所开展的“中国居民零食专项调查”显示:3~17岁的儿童青少年中,每天都吃零食者占60%以上.

★2007年8月,《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出台,从营养学角度提出:零食是孩子膳食的一部分.

爱吃零食是孩子的天性,而在我们成年人的心中,恐怕也都存有一些与零食有关的童年故事.

1. 零食是什么?


●零食是指非正餐时间食用的各种少量的食物或者饮料(不包括水).

2. 零食好在哪儿?

有调查数据显示:在孩子的膳食中,由零食提供的能量占7.7%,膳食纤维占18.2%,维生素C占17.9%,钙占9.9%,维生素E占9.7%.

●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特殊时期,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比成年人相对要多,三餐之外,再吃一些有益于健康的零食,能为身体发育提供一定的能量和营养素.

●除了补充能量和营养之外,孩子还能从零食中得到一定的满足和享受.

3. 零食不好在哪儿?

●零食中所含的营养素远远不如正餐食物中的营养素均衡、全面.

●孩子经常吃零食,会导致龋齿、营养素摄入不足等问题.

●经高温加工的炸鸡、薯条、膨化小食品、干脆面等零食,总热量较高,但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严重缺乏,不仅影响正餐的进食,且易导致肥胖及维生素缺乏类的病症,如:夜盲症、口角炎、唇炎、舌炎、脂溢性皮炎、缺铁性贫血、锌缺乏症等,从而影响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

从以上3个小问题的解答,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零食绝不能无节制地吃,更不能偏嗜某些零食.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允许孩子科学、合理地吃零食,但不能以零食来代替正餐,这样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生长.

在如何消费零食的问题上,家长应掌握以下3大原则:

原则一:不同年龄吃喝有别

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生理特点,他们吃零食的种类和方式亦有所不同.此次出台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中,针对3~5岁、6~12岁、13~17岁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零食消费意见,内容科学、通俗易懂.

以3~5岁儿童的零食消费为例:

1.零食应是合理膳食的组成部分,应根据孩子的口味和喜好选择零食;

2.可选择新鲜、天然、易消化的零食,少吃油炸、过甜、过咸的零食,多吃些奶类、果蔬类、坚果类的食物;

3.多喝白水,少喝含糖饮料;

4.吃零食不要离正餐太近,不致影响正餐的食量;

5.睡觉前半小时避免吃零食;

6.吃零食前要洗手,吃完零食要漱口;

7.注意零食的食用安全,避免豆类、坚果类等零食呛入气管.

如果孩子现在正处于6~7岁,爸爸妈妈请注意:孩子每天吃零食的次数不要超过3次;每次吃零食应适量,避免在玩耍时吃零食;不要盲目跟随广告选择零食;注意个人卫生及口腔清洁;少吃街头食品.

原则二:零食分级莫闯“红灯”

零食可分十大类,每一类零食又被分为,以绿色、橙色和红色分别表示三个推荐级别,即“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限制食用”.

原则三:零食时间合理安排

很多家长都知道,零食绝不应该在接近正餐时吃,因为会影响食欲,妨碍正餐中营养物质的进食和吸收.那么,该怎样为孩子合理安排好吃零食的时间呢?

●零食应该在两顿饭之间吃.由于儿童的新陈代谢较成人快,两餐之间非常容易出现轻微的饥饿感,适当吃些零食可以起到防饥饿和增加营养的作用.

●给已上小学的孩子准备课间小食品,让孩子在上午第二节课后吃,能有效缓解肚子饿的现象,避免低血糖、头晕和胃痛等的发生.

●严控电视零食.如果不加以控制,孩子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吃进太多的小食品,会发胖的哦.

●临睡前不宜吃零食,以免增加胃肠的负担,影响睡眠.

在“吃零食”的问题上,孩子的“分辨力”和“免疫力”往往较差,需要家长时常提醒.记住:坚持原则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