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责任会计的实证

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596 浏览:80038

摘 要:以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为例,对社会责任会计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并不能完全通过股票交易价值反映出来;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关注度不高,社会责任意识和观念不强,企业对社会责任考虑较少,经济利益最大化仍是其主要目标.因此,需要完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机制,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规范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转变投资者观念,以此改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

关 键 词 :社会责任会计;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11)05-0046-04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领域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与此同时,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社会财富分配不公、查重贩检测、歧视或员工、工伤事故、食品安全等问题也时有发生, 在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据了解,自2005年国家电网公布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以来, 到2010年我国已有700余家企业公布了社会责任报告,即使是没有单独公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其年报也或多或少地包含了社会责任的内容.同时,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转变也为企业实施社会责任会计提供了内在动力,企业已不再被看作只是为拥有者创造利润和财富的工具,还必须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负责, 只有履行好企业的社会责任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二、社会责任会计及理论依据

(一)社会责任会计概述

从微观角度来看,社会责任会计计量的是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成本和效益,将企业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置于社会监督之下,使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会计;从宏观角度分析,社会责任会计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社会影响进行计量和报告,其中包括有关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和数据的收集、确定计量程序和计量方法,以及将评价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提供给企业管理人员、政府机构和社会公众的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

社会责任会计最初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西方国家.由于当时正在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随着科技进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加上人们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意识还比较淡漠, 于是一些诸如环境污染、城市建设、能源危机、文化教育等社会问题接踵而至.其中,环境问题是引发社会责任会计的直接原因.

而作为企业,日益激烈的竞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的繁荣,但由于忽视了社会及公众利益,造成了社会诚信、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等多方面的隐患.这些隐患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健康,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们逐步意识到应该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而企业应该合理地承担其相应的社会责任,履行与企业这个社会组织相对应的社会义务,进而创造一个健康、有序、诚信、文明的经济发展环境.

会计受托责任是社会责任会计产生的前提.随着现代会计受托责任范围和内容的不断拓展,企业的受托责任包括以体现企业经济效益为主的经济责任和以体现社会效益为主的社会责任两个方面,这充分展示了我国会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社会责任会计试图反映和揭示企业社会效益和社会价值的形成、实现和分配过程.它是从整个社会利益的角度考虑,而不是从某个企业经营者或股东的角度来衡量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果,从而使会计怎么写作的对象从传统的为企业本身怎么写作扩大到为整个社会和国民经济怎么写作;会计核算的范围也不再仅限于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流量,而是进一步要求核算企业外部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

(二)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依据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社会责任会计最基本的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公司是由一系列的利益相关者组成的有机系统,公司的目标应该是为其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创造最大的财富和价值.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企业职员、供应商、投资人、消费者以及社会公众等.企业通过反映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提供相关的决策信息.

“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该理论主张所有的受企业影响的利益相关者都有参与企业经营决策的权利,同时企业的管理者有怎么写作于所有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责任和义务.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向“股东至上”这个传统原则挑战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利益相关者”理论还为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当企业的管理者满足了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需要时, 股东的经济效益也会相应得到提高.具体表现为,企业社会绩效的变化与企业当期的销售额和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利润增长一般呈正相关的关系,这表明企业社会效益的提高能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企业短期和长期经济效益的提高, 这样企业就愿意主动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从而对在全社会最终形成企业争相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局面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此外,企业的“社会责任论”观点也直接促进了社会责任会计的产生和进一步发展.从企业社会责任论的观点出发,企业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指的是企业在制定和规划其目标任务时对社会多样化目标的追求.这就是说,企业不应仅考虑经营业绩和经济效益, 还应涵盖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健康、提高职工福利、维护社会公众的安全和卫生等其他目标.从另一方面说,企业是一种社会存在,它必须自觉地使自身存在和经营方式同整个社会的整体利益相适应,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满足社会效益的实现,履行企业本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可以认为企业不是单纯的“理性的经济人”, 企业的本质也不单单是科斯所认为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黑匣子”,而是担负着社会责任的社会一员.企业的责任范围从股东扩展到了公司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从而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西方以及我国的学者在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中还提出了许多其他理论和依据,但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企业的社会责任论是其主要的理论依据.在接下来的实证研究中,主要是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三、 国外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及启示

在西方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中,法国是最重视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国家.早在1975年,法国就建议各家企业每年公布“社会资产负债表”,即“社会责任报告”.该国政府于1977年以正式法令的形式, 要求企业实施社会责任会计,同时规定从1984年起,所有社会平衡表必须列示最近三年的数据,按公司和所属符合标准的下属企业分别编制.社会平衡表中列示的内容包括职工人数、工资成本、健康和安全保护等7项内容.法国政府这项法令倾向于雇员方面的信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法国社会中的福利主义倾向.同时,法国政府还要求企业注意改善生态环境, 例如治理工业“三废”,降低资源消耗以及对社会环境治理提供怎么写作和社会捐赠等.其他西方国家,例如英国,也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十分关注.从法律上要求各公司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有关环境保护、人力资源、职工福利、慈善捐赠等相关的社会责任信息.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完善,从总体上看,西方国家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也日益成熟,披露的内容越来越充实丰富,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环境、雇员、能源、人力资源、社区活动、社会贡献、产品安全、职工福利、商业道德等方面.此外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也逐渐变得多样化.有的国家在财务报表的附注中提供有关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资料,有的国家在传统的财务报告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充,增设了与环境问题相关的账户,还有一些国家编制了相应的社会责任会计年报.


我国的社会责任会计较之西方发达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更晚一些,因此,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 对完善我国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我国在今后应当进一步充实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在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时,至少应当包括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贡献, 对人力资源的贡献以及对社会的贡献情况等.与此同时,还应当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

四、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样本与指标体系

由于考虑到钢铁行业具有高污染的特点,在履行和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本文选取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一共16家上市交易的A股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

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进一步建立了基于上市公司在对利益相关者做出贡献和承担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了有效衡量企业对社会责任所做出的贡献,该体系中引入“社会贡献率”指标,计算公式为:社会贡献率等于社会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该指标用来衡量公司所拥有或者控制的资产总额中有多少用于为国家或者企业做出贡献.此外,还选取了政府贡献率、职工贡献率、投资者贡献率几个指标,分别表述公司对国家、职工、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做出的贡献.具体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政府贡献率X1等于(支付的各项税费-收到的税费返还)÷平均资产总额×100%

职工贡献率X2等于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平均资产总额×100%;

投资者贡献率X3等于支付分配股利以及偿付利息支付的÷平均资产总额×100%

社会贡献率X4等于(公益性捐赠支出+支付的各项环境绿化费)÷平均资产总额×100%

综合上述变量指标,可以综合分析出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的资产中用于回馈给国家、企业员工、企业投资者以及社会公众的相关状况.

(二)前提条件与研究模型的建立

检测设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对社会的各项贡献率指标同公司平均股票价值成正相关的关系.公司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并披露相关的会计信息必然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首先,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可以同政府部门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这样政府会制定节税政策, 相应地降低了公司的经营成本;其次,公司同职工之间建立良性关系,有利于培养更优秀的人才为公司怎么写作,同时加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忠实度;再次,公司给投资者更多的股利和分红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投资该公司;最后,公司对社会公众所做出的贡献更是从侧面提升了公司的整体形象,是公司宝贵的无形资产.因此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会对公司的价值产生影响.公司应该致力于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并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披露,这样才能形成公司在社会的品牌效应, 使公司自身得到长远的发展,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增强社会效益.

该模型以各项贡献率的指标值为自变量,以上市公司的平均股价为因变量,对研究的样本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并得出预测结果和研究结论.其中贡献率指标的计算以2010年12月31日各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为基础得出,因变量以年报公告日之后一个月的平均股价为依据.

回归分析是指在统计分析中测度一个变量和其余几个变量的相互关系,并依据所搜集的相关数据资料建立模型来反映变量之间的关系.根据以上检测设建立的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如下:

y等于b0+b1 x1+b2 x2+b3x3+b4 x4+ó

其中,y代表股票,b0、b1、b2、b3、b4是线性系数,ó是随机项.

根据数据统计得出各个自变量的数值如表1所示.

(三)实证分析

1. 描述性分析

首先对样本公司各个自变量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样本公司使用其拥有或者控制的资产为社会提供的贡献不大, 最高的是政府贡献率最大值为0.179,而且不同上市公司的贡献率差别显著.

2. 简单回归分析

设R2为样本决定系数,又称为拟合回归系数,它是在简单回归分析中衡量研究变量之间拟合程度的标准.它表明回归模型在多大程度上解释了因变量的变化.R2越趋近于1,表示变量的拟合程度越好,当R2为1时,回归模型对因变量的全部变化做出解释;反之,R2越趋近于0,表示变量的拟合程度越差.当R2的范围介于0.7~1之间时,表明拟合程度较好.

同时用统计量中的P-value值来对变量的拟合程度进行显著性水平检验,标准设为0.5,若P>0.5,表示水平不显著,P<0.5,表示水平显著.表3反映了简单回归分析的统计结果.

通过表3的数据显示,R2趋近于0, 变量的拟合程度比较差.P值只有自变量X4为0.385,小于标准水平0.5,其余自变量的P值均大于0.5,特别是变量X2的P值为0.748,显著性水平最弱.经过定量分析可以得出,只有社会贡献率能够显著地反映对变量的拟合程度,投资者贡献率较接近于显著性水平,拟合程度相差不大,而政府贡献率和员工贡献率对变量的拟合程度不高,显著性水平差异较大.总体来说,通过简单回归分析得到的模型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因变量的变化,代表性不强.

3. 多元回归分析

通过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spss软件分别对样本数据中各个贡献率指标进行相关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经过测度得到的拟合回归系数R2为0.012, 相关性并不强. 根据回归系数建立的多元回归分析模型为:y等于12.612+0.103X1-0.533X2+0.817X3-13.198X4+ó. 其中职工责任贡献率的p-value值为0.427, 对股票的影响程度比其他三个自变量指标对股票的影响要强一些.从回归模型对相关数据的综合解释能力可以看出,拟合程度远远没有达到0.7的判断标准,这说明了我国的钢铁行业社会责任同上市公司股票价值之间的相关性不强,回归分析的代表性很弱.

(四)研究结论

作为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履行其应尽的社会责任是大势所趋,是公司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不仅能够提高公司自身的经济效益,还将为推动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通过对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到的研究结论如下:

1. 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公司的价值并不呈明显的线性关系,这个结论有悖于研究的前提和检测设,说明公司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并不能完全通过资本市场的股票交易价值反映出来.

2. 通过利益相关者理论,可以从研究中发现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于公司的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关注度不高,社会责任意识和观念并不是很强.

3. 通过对样本公司社会贡献率的统计分析, 可以看出,与其他三个自变量指标的平均水平相比,公司对社会的贡献程度普遍较低.这表明上市公司资产的利用倾向还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如何最优地利用现有资产获得最大收益仍是公司考虑的主要目标,而对社会责任的因素考虑较少.

4. 研究的样本数据在搜集的过程中难免有局限性.例如计算上市公司的社会贡献率指标时,由于企业通常将环境治理方面的会计信息和数据以文字形式反映在财务报表附注中,甚至并不明确反映出来,因此计算的结果会有一定的误差和统计不足之处.

五、改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建议


1.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机制.政府应该从制定规范化的市场法规入手,特别是针对上市公司,规范上市公司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强制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并增强上市公司履行相应社会责任的意识.要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实施一系列的责任追究措施,使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逐步公开化、透明化,更充分地置于政府监管之下,使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更加规范化.另外还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形成政府、新闻舆论、群众团体以及行业自律构成的全方位监督体系.

2. 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建立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公司应当进一步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制定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规划, 使其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减少对资源的耗费.对工业废料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尽量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尽量采用资源利用效率高,污染排放量小的设备工艺,应用和开发先进的排污处理技术. 另外还要鼓励员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让全体员工从思想上认识到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

企业应当承担经济责任、职工的就业薪酬责任、产品责任、环境责任、纳税责任等.针对不同层次的社会责任,每个企业可以按照自身的具体情况设置符合本公司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例如对于经济责任常用的指标有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资产负债率等;职工的就业薪酬责任常用的指标有劳动时间、员工培训支出等;环境责任有生态效率指标等;纳税责任则有税收缴纳情况等指标.在此基础上每个企业都应该根据本企业制定的财务指标体系,量力而行,并严格履行自身应尽的社会责任.

3. 规范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 编制社会责任会计报告. 现在我国已经有部分企业开始尝试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形式:一是在现有的财务报告中添加反映社会责任的新的会计科目,二是形成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并与财务年度报告区分,以定性描述为主,定量分析为辅.当然这个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步探索和实践的过程,对此,政府部门应当建立相关的制度及奖励政策, 来鼓励那些积极主动披露其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企业.

4. 投资者要转变投资观念,科学评价公司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投资者应该逐步使投资观念趋于理性化,改变过去盲目看重企业的盈利能力或者企业股利分配状况的观念,应当更加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关注点应该更多地立足于被投资公司的长期利益和发展潜力,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企业提高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从社会责任角度关注公司的市场状况和行为也是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