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知理对外语教学的

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76 浏览:8491

摘 要 :外语教学活动,无论是传统的“刺激—反应”模式,还是现在的“语篇分析”模式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传统语法影响下的教学活动形式单一,注重量的累积而不能满足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需要.但是,新的教学尝试虽然侧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却常常由于没有理论支撑而走回传统教学法的老路.社会认知理论重新对外语教学定位,尝试帮助解决其发展“怪”现状.

关 键 词 :外语教学;社会认知论;文化

1.引言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也暴露出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外语教学仿佛转进了一个“怪圈”:从传统中走出来却走不出新路.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主要是基于形式主义的“普遍语法”理论,多采用“刺激—反应”模式.这些主要体现在以学习新词汇和新短语、重复性练习句型、从课文中提炼语法单独进行讲解并反复训练等方式为主导,语言的学习重点在词汇和语法上.而当社会需要能够掌握该语言的思维,熟练运用该语言的听写技能并能准确表达进行有效交际的外语人才时,尤其是外语听说读写的能力被凸现出来之后,外语课堂改换成“篇章”教学模式,加入了“说”的环节同时也导入了文化因素.但多数时候,一直作为学习的重点的词汇和语法仍然是一条主线,贯穿教学始末.于是,外语教学试图走出传统教学,却常常因为新的教学理论不能很好地指导教学实践,后者常常很容易脱离理论的支撑,不能收获良好的教学结果而重新走回传统的路子.本文拟从社会认知的角度重新定位外语教学的目的、模式和成效,以帮助寻找解决外语教学的畸形发展现状的办法.

2.社会认知理论

2.1 社会认知论的原理

语言是人的生存世界,是人之存在的家园.所以,语言是人类赖以交往和理解的手段.尽管它最基本的, 但也最复杂.它是人的认知活动的必然结果,反映着人类的认知变化.因此,语言和社会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存的.语言就好比我们生存空间里一种重要工具,是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组成部分.语言不能脱离人的生活背景,无论身居何处,语言都与人同在,而人一出生就从属于社会.另一方面,语言及其运用发展了人的思维.认知是人类的基本机能之一,认知的核心问题是思维,语言是承载思维,表达概念、运行推理的重要工具.语言习得(包括母语习得和二语习得)是人们内在的认知机制的作用下在交际中学习语言的过程.由此可见,语言和语言习得都同时兼有社会现象和认知现象.其社会认知模式就是“语言时时处处存在于一个综合的社会认知空间”以及“语言总是相互地,同时地,同等重要地出现在人脑以及外界中”.语言习得是人脑内在的机制与外在的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2社会认知论的构成

“社会认知”这个术语在外语教学即二语习得领域综合了“社会”和“认知”两个概念.社会与外在的社会环境相关,认知与人脑的内在机制相连.因此,社会认知理论主要涉及一下几个领域的研究:

(1)社会语言学: 认知不仅是在头脑中,而且还在外部世界中.这里,头脑是包含社会因素的,语言的和社会的概念也是由头脑的认知反映形成的.由此可见,“社会头脑”正是“社会”和“认知”的综合体.这样,二语习得就成了一种社会认知过程.

(2)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从认知观出发来研究语言,强调从认知过程对语言作出解释,语言系统是各种认知常规的总和.从人类感知时空的基本手法去探索语言共性,认为语言共性是人类的感知机制和物质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

(3)心理语言学: 它是研究语言的习得和使用的心理过程的,这个过程以认知为基础.认为语言发展是天生的能力与客观的经验相互起作用的结果.认知的、社会的因素影响语言习得,而语言习得也反过来影响认知和社会能力的发展.

(4)功能主义语言学: 韩礼德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人类语言具有的普遍现象并非人类具有共同的生理遗传属性,而是因为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语言具有共同的社会功能.

(5)语用学: 语用学是对交际经验和信息处理过程的描述、构建和解释,其核心的“语境”.由于语境是对现实的反映,因此,基本上是非固定的认知模型,这种模型的保持和变化,要依赖诸多人的因素.

最后,从语言学的发展来看,乔姆斯基的“天赋论”以及其他学者已经对人脑的内在机制部分在二语习得领域的应用作出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由此, 我们主要讨论社会认知论基础下, 外部的社会环境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3.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3.1社会化与外语教学

社会化是人类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吸收并适应社会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也就是由自然人转变成社会人的过程.语言是社会化的重要工具,在自然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中,个体通过社会环境、社会关系来掌握社会经验时,必须借助语言工具.在语言社会化进程中,外语的学习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社会化.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是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而且要获得不同民族的语言所蕴含的文化.语言习得的社会文化环境化,通过社会的交互作用,人们在社会文化背景中开始内化或获得语言运用能力.外语的学习首先关涉到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学习者选择和制定学习外语规划的大背景,何种时代、何种社会背景、何种社会需要决定学习何种外语.另一方面,社会环境对外语学习有关的老师、家长和亲友以及学习者本人产生许多期待,决定学习个体的学习动机.同时,社会化的过程是人的身份不断变化的过程,是通过带有语境的语言,通过各种途径生成并体现出来的.语言习得者身处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因而也不是静止的.因此,发展这种集语言习得者和语言学习与习得的良好环境于一体的社会特征认识对二语习得及其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3.2文化与外语教学

人的行动是由主体、行为、环境三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根据这种观点,人类的行为是自我系统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这种观点也能够清晰地体现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间.外语教学长期以来依赖书面文本:从句子到文章到篇章,以它们作为语言输入的信息来源.“学”语言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心理过程.首先它包含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阐释.小到一个词大到一个篇章,学习起来都是这样一个过程:学习者根据自身固有的对概念、事件、观点及世界的认识,对词义或篇章中作者的观点加以理解,最后将知识融化为自身的认识.这个过程中包含着学习主体与学习对象之间的互动:基于对对象的理解主体升华固有的认知;同时对象也刺激着主体的认知活动.这是知识的输入的起点,构筑认识框架体系的基础.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缺少不了社会文化的因素,这是因为人们怎么读、怎样写,都是在社会文化的规约下进行的.人的因素同社会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决定.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性格、气质上的特征激活不同的社会环境反应;不同的环境反应反过来又影响个体的认知,从而导致行为或行为倾向.但是,外部的环境因素和个体内部的认知因素也并非平分秋色.个体的语言技巧能在特定的价值观、世界观体系发挥很好的作用.因此,外语教学的模式应该激发个体的认知因素,以发展个体的心理机制为主线,达到个体通过学习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特定的环境中正确地自如地使用该语言的教学结果.

衡量掌握一门语言的另一个标准是从心理角度来说的,是否能够对该语言以及其与学习者甚至世界的关系进行反思.它是对人及人际关系等社会对象的认知活动,包涵着社会历史意义和具体的文化内涵;它的形成具有长期性,作为一种认知结构是已有的社会历史事件与个体的生活经验长期积累的结果;它具有无意识性,它的发生、 发展及其效应均是一种自动的、无意识操作过程,是很难用言语来表达的;它具有启动性,个体的过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结果会对新的社会对象的认知加工产生影响.这是一部分最重要的认知结构,对个体进行有效交际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交际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结果,是语言学习的一种文化属性.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语言能力同一般的认知能力相联系,拒绝接受信息加工模式.传统上,对外语学习的研究主要围绕语言分析、社会文化因素、动机效果因素或教学法展开.由于计算机技术和言语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的进展,研究者逐渐越来越关注外语学习的认知过程,并提出了一系列言语处理的认知模式.有学者提出人的信息处理模式,认为语言是表现知识的主要手段,对语言的理解包含了表层、文本基础和表达话语的情景三个层面.而在这些层面的学习过程中,都是人的认知在起着主导作用.

4.结论

社会认知理论暗示了二语习得研究必须解决语言的使用问题,而不只是研究语言本身.注重习得从社会和认知两个角度进行,既有社会因素又兼有认知因素,将人类内在的机制与外在的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即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不仅有个人层面,也有社会层面.“作为外语的英语教育”可以视为介于宏观社会情境与个体学习者之间的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场域”,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互动直接发生在这个层面.个体对社会环境的影响非常明显,例如,“疯狂英语”开始是纯粹的个人行为,在李阳学习英语获得突破的同时,决定向同学推广其学习方法,后来又一步步借助利用各种社会规则和资源,成为影响英语教育这个环境的一部分.同时社会环境对个人的影响也非常明显,如四、六级考试被政府等部门作为分配就业机会等资源的一项凭证,同时学生通过四、六级这一工具获得攀爬社会阶梯的资源,并对自己的能力等作出解释和评价.从更宏观的时空视角来看,外语学习和教育与国家的现代化也是一个双向互动的结构化过程.笔者认为,个人与社会情境的互动作用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有助于调整外语的教学方法,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