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面临的三个问题与解决办法

更新时间:2024-04-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444 浏览:95759

对于写作文,学生常说“不爱写”、“没东西写”、“不会写”,这三句话反映了作文教学面临的三个问题.“不爱写”是写作兴趣不高的问题,“没东西写”是写作素材不足的问题,“不会写”是写作方法不对的问题.必须解决这三个问题,才能使作文教学有效果,才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一、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于写作,《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小学1—2年级侧重兴趣培养,乐于运用词语.3—4年级侧重不拘形式,乐于书面表达.5年级以上,对学生的习作方有了时间和字数的要求.要想让学生喜欢写作,教师和家长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最好按《语文教学大纲》的精神,从兴趣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首先,要充实学生的生活.在生活中培养多种兴趣,有利于激发写作兴趣.旅游、看电影、交朋友、散步、健身等活动应该多让学生参加,有生活才会有感受,感受越丰富,作文内容和情感越充实,而且不用生搬硬造.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其实,作文的本质是对生活的升华,是“以我手写我心”.

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有一位家长讲自己孩子的故事:一个周末,儿子说作业中还有篇作文没有写.家里的几个大人都很着急,催孩子快写,可孩子却漫不经心地坐在那里手握着笔,没有任何反应.她生气地问儿子,为什么还不抓紧时间写?儿子说,不知道该怎么写?老师给我们出的题目是《写给三十年后的我》,是以写信的形式.我和姥姥说,三十年后我要做亿万富翁,姥姥说我钻进钱眼儿里了.”儿子说完,家长笑着说:“赚钱没什么不好,只要是通过自己正当的努力劳动怎么不可以写呢?姥姥这样说也不对.”儿子接着又说:“妈妈,我怕我写得不好,老师看了会说我.”家长想了想,对儿子说:“别担心,大胆放心地写吧,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写完先给妈妈看,妈妈可以给你把关.”孩子跑到书桌旁安安静静地写起来.

学生作文不能过早加以限制和修正,这不许写,那不许说,就会使学生陷于伪作文而不自知的境地,最终写出“撒谎作文”.实际上,只要写出所想所思,就是最好的作文.

再次,要鼓励和表扬学生.有位教育家说:“一次不经意的表扬,可激起学生千百次的希望”.有些学生写作水平不高,如果教师句句指其毛病,学生的作文永远不会完美,也会让学生失去信心和兴趣.若处处寻其优点,学生会很喜欢作文点评,用心记下写作的要点,“此篇题目真新颖”,“此篇结构更清晰”,“此篇语句多了些生动的灵气”,哪怕文中仅有一处闪光点,也要充分给予肯定.这样的鼓励,能对学生产生良性暗示,能给学生带来写作信心.信心不失,快乐就在,就有坚持的动力.所以,要慷慨地赞扬孩子们,让孩子们生活在希望之中.

二、如何积累运用写作素材

生活每天都在变化,每天都有不同.“人生没有重复,过去了的日子就再也找不回来.”学生们或许对这句话还不能十分理解,但是老师要以此为理念,经常提醒孩子关注每天的不同和变化,做生活的有心人.只要用心观察和体会生活,就会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校园生活是素材、个人生活是素材、神游遐想是素材;课间的游戏、喜欢的书本、莫名其妙的心思都可以变作写作的素材.

学生觉得没东西写,准确地说是不知道可以写什么.因为他们认为:“我要写的事情应该是老师认为可以的,是要迎合题目和考试的,自己平时那些个芝麻事儿,哪能当成作文来写?”有时候大人在孩子面前难免强势,会以大人的标准,要求孩子去写大人喜欢和认可的事件和故事,并把这样的作文称为好作文,认为孩子生活中的的芝麻小事不值得一提.

其实,完全可以换个角度去想,大人津津乐道的重大问题,在孩子们眼中,或许也不值得一提.丢开自己的喜怒哀乐,勉强去写不属于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学生的作文必然内容空荡,索然无味,若再让学生写检测话、空话、大话,那么就会扼杀学生作文的天性,就会失去作文的生机和活力.快乐、幸福、启迪是很好的写作材料,苦闷、矛盾、无奈同样是很好的写作材料,两方面的生活感受都包含有丰富的内容.作文是生活与知识相融合的系统再现,只要不强迫学生在作文素材选择上与大人“共鸣”,只要让学生真实地表达和写作,学生自然“有东西写”.

三、如何打开“不会写”的困境

写作究竟有没有技巧?回答是“有”,主要是指“文字技巧”,如悬念手法、前后呼应、场面描写等等.有些写作技巧,学生在平时的阅读理解、文章分析过程中已经有所掌握,只是下笔写作时可能会遇到不知如何选择运用的问题.是以“开门见山”开头,还是以“设置悬念”开头,是用修辞增添些文采,还是用朴实语言直抒心意,有时是技巧齐涌而至,难以取舍,导致作文下不去笔,开不了头,后文也就难以为续.

学生写不出作文,教师往往急于指导,从中心到内容,从开头到结尾,从作文提纲到结构安排,指导不厌其烦,面面俱到.如此“精心”指导下的作文,实际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作文能力.有教师可能会说:“我不指导,学生怎么写啊?”指导确实有必要,但不能以抹杀学生作文灵性和个性为代价.

管建刚老师《我从不上“作前指导课”》一文,对于“文字技巧”指导作过分析.管老师认为,“文字技巧”指导是必要的,但不是放在学生写作文之前,而是放在学生写作文之后.管老师的做法是“先写作,后指导.”诚如小孩子学走路,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走,而不是进行“走路指导”.指导只能让孩子怕走路,觉得走路有那么多的学问,太高深了.太看重技巧,受限制于条条框框,学生写作起来,不是思考怎样将故事讲好,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与看法,而是想着怎样按老师的提纲、老师提供的素材与要求,来完成作业,这样的“指导”直接导致原本活生生的、个性迥异的学生,写篇一律、面目可憎的作文.不经“指导”写出的文章也许稚嫩,也许缺陷颇多,但绝对真实我们宁可要学生暴露出真实的缺陷,也不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伪装的完美.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就是用笔说话.”换句话表述,把说的话用笔记录下来,就是作文.也可以说,凡是会说话、会写字的人,就会写作文.人说话不用事先指导,只要开口就行了.写作文也是这个道理,确定了作文的主题,接着写下去就是作文.写作技巧的使用要顺其自然,成方成圆,可以各有特色.作文才能各美其美,美美不同.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十六中学(15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