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戏剧对文学\语言的贡献和影响

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190 浏览:59278

摘 要 莎士比亚戏剧对整个人类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恒久的影响,对人类文明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从莎士比亚与欧洲文艺复兴、莎士比亚与欧洲文学、莎士比亚与英语语言发展三个角度,论述了莎士比亚戏剧对文学和语言的贡献和发展.

关 键 词 :莎士比亚 戏剧 文艺复兴 欧洲文学 英语语言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和欧洲最伟大的作家,也是世界四大著名诗人之一,在世界文化史上地位崇高,影响巨大,是公认的欧洲三大诗人之一.他的戏剧生动地描绘了17世纪欧洲的社会生活、思想政治和民族风情,受到世界各国各时代人民的普遍喜爱,是全世界出版最多、流行最广、演出也最多的戏剧.


一、莎士比亚戏剧和欧洲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的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并结束了欧洲的黑暗时代,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而戏剧在文艺复兴晚期在两个方面有了根本的变化,一是古典戏剧与现实生活相交融,真实生动地反映了英国乃至欧洲l7世纪的社会生活、思想政治和民族风情,从根本上改变了戏剧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二是由于莎士比亚戏剧的诞生,使戏剧地位得到了奇迹般的提升,这一提升不仅是对英国,对整个欧洲乃至世界都产生巨大影响力,戏剧在政治社会生活中起到了难以置信的影响作用,甚至直至今日仍无人比肩.

欧洲中世纪是戏剧艺术发展的低谷,莎士比亚生活在英国封建制度解体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当时英国的民族文化得到了迅猛发展.莎士比亚在其剧作中凭借他那非凡的艺术涵盖力,刻画了以新兴资产阶级为主的各种人物象,反映了中世纪新旧制度交替的社会矛盾.莎士比亚的创作无疑延续着文艺复兴前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反对基督教教义对人性的禁锢,追求古希腊式的世俗人本传统,肯定人的现实价值与意义,承认人的自然的合理性.但是,他并不一味强调人的自然的天然合理性,而是强调人智对自然的引导与制约,用基督式的爱去销蚀中的粗欲乃至野蛮和疯狂的成分,从而显得、浪漫、美丽而又神圣、高雅、节制.

莎士比亚的历史剧概括了英国历史百余年间的动乱,塑造了一系列正、反面君主形象,反映了莎士比亚反对封建割据、拥护集权、谴责暴君暴政、要求开明君主进行自上而下改革、建立和谐社会关系的人文主义政治与道德理想.喜剧《错误的喜剧》、《驯悍记》等大都以爱情、友谊、婚姻为主题,主人公多是一些具有人文主义智慧与美德的青年男女,通过他们争取自由、幸福的斗争,歌颂进步、美好的新人新风,同时也温和地揭露和嘲讽旧事物的衰朽和丑恶.莎士比亚这一时期戏剧创作的基本情调是乐观、明朗的,充满着以人文主义理想解决社会矛盾的信心,以致写在这一时期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洋溢着喜剧气氛.尽管主人公殉情而死,但爱的理想战胜死亡,换来了封建世仇的和解.然而,这一时期较后的成熟喜剧《威尼斯商人》中,作者塑造了夏洛克这一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者的形象,使作品带有忧郁色彩和悲剧因素,在鼓吹仁爱、友谊和真诚爱情的同时,反映了基督教社会中弱肉强食的阶级压迫、问题,说明作者已逐渐意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矛盾.

莎士比亚从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的交替过程中,看到了世界走向胜利的人文主义倾向,同时也认识到这个新世界也恰恰在促使在人类道德的某些方面比较好的、与人民利益关系比较密切的家长制社会的崩溃.莎士比亚既看到了人文主义的胜利,同时也看到这个正在前进中的世界将是个金钱统治的世界,是个压迫和剥削群众的世界,是个大力放纵个人主义、充满贪婪等等的一个世界等正由于莎士比亚敏锐的观察力,就使他能创造出具有极大历史真实性和忠实性的历史戏剧.在这个意义上,他站在了比但丁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包容和总结了一个时代,同时又预示了一个新的时代――崇尚知识和科学的新时代!

二、莎士比亚戏剧和欧洲文学

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37 个剧本、两部叙事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塑造了哈姆雷特、奥塞罗、夏洛克、罗密欧和朱丽叶等为各国人民所熟悉的不朽的艺术形象,成为一颗跨越时代和世纪的文学巨星.按照他的思想和艺术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1590-l600)是他的人文主义世界观和独特的创作风格的形成时期,也有人按其写作体裁的特点,把这一时期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该期的创作情调,积极、高亢、明朗、乐观.第二时期(1601-l607)是其在思想和艺术上成熟与深化时期,创作上出现了高峰.该期的主要成就是悲剧,所以也称悲剧时期,深沉阴郁的气氛贯穿这一整个时期.第三时期(1608-1612)主要写传奇剧,以超现实的力量来调和矛盾,也称传奇剧时期,浪漫主义是该期的主要特色.莎士比亚在当时时代潮流――文艺复兴的影响下,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潮,并用这一思想指导自己的创作.

英国著名戏剧家本琼森在莎士比亚戏剧合集上的题词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被高度赞誉的这本戏剧集的作者,就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威廉莎士比亚.他为丰富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

外国文学史中很多人都注意向莎士比亚学习.l9世纪中期的法国浪漫主义重要作家缪塞的历史剧《罗朗萨丘》最接近莎士比亚的风格,曾长期占据戏剧舞台,至今仍受欢迎.“普希金的一些人物和场面,接近于莎士比亚命运塑造的氛围,毕希纳的设想和人民群众场面安排在某些方面达到了莎士比亚的节奏.”另外像歌德、司汤达都在莎士比亚身上受益非浅.

莎士比亚的作品早在100多年以前就已经传播到中国,他的剧本被译成中文并搬上舞台.建国后,出版了他的作品专集,曾经发挥巨大的影响.黄修己曾说,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戏剧发展,曾受过西方三方面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莎士比亚的“性格戏剧”.莎士比亚的作品给了郭沫若先生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反映在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中.田汉先生是我国第一个用白话文译出莎士比亚整剧的人,他的《名优之死》、《江南小景》受莎翁影响的痕迹较明显.我国另一位戏剧家曹禺曾说:“我年轻时就非常喜欢莎士比亚的作品,越读,兴味越浓,越看,越想去钻.他的作品是如此之引人人胜,不但深刻,有哲理性,而且又是那样的富有感染力,真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啊!”.于是便有《雷雨》中 “明显的莎士比亚式性格悲剧的意味”,如果从具有反抗精神方面讲,繁漪或多或少地有考狄莉娅的影子.

莎士比亚坚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原则,通过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和生动丰富的情节安排,真实广泛地描绘了封建制度的衰落,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成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和冲突.这具有巨大的认识作用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艺创作取得了越来越大的成就,然而脱离生活、胡编乱造、高谈阔论、抽象说教等创作倾向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因而要从美学的角度大力提倡“莎士比亚化”,强调作家深入生活,写出典型人物.我们的文学创作坚持“莎士比亚化”,在今天正可以成为一付在艺术上最有效地对付不正确倾向的解毒剂.莎士比亚的戏剧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作为发展我国21世纪社会主义文学的借鉴以促进其繁荣和发展.

三、莎士比亚戏剧和英语语言的发展

莎士比亚剧作的语言,完全是诗化的语言,柔婉如同淙淙流水,激荡如同惊涛拍岸,令人回味无穷.据后人统计,莎士比亚所用的词汇在15000个之上,比以前任何时期所用的词汇量都大.他并善于用比喻、隐喻、双关语,许多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语言已经成了英文中的成语、典故,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词藻.语言形式则既以无韵诗为主,又杂有古体诗、民谣体、俚谚和轻快滑稽的散文体对话,可谓多种多样、丰富生动,成为了构成莎士比亚戏剧艺术大厦的基本材料.

莎士比亚虽然离开人世已经400多年了,但是为什么读者和观众依然热衷于他的戏剧这不仅是因为莎士比亚作品不朽的艺术魅力,还来自于莎士比亚对于语言出神入化的运用.在我们日常使用的词汇中,很多都是由这位语言大师第一次使用后而进入英语词汇的,再或者是因为他的使用使得词义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据统计,莎士比亚一共造了大约1500个英语新词语,尽管文艺复兴时期的其他作者也为英语增添过很多词汇,但他们都远远比不上莎士比亚.经专家统计,莎士比亚在他的戏剧和诗歌中使用的词高达2万多.莎士比亚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词汇也影响巨大,商业词汇如:employer,manager,法律词汇如:foregone conclusions,爱情词汇如:courship,embrace.莎士比亚在词汇方面的共享大体可分为词性的改变、前后缀的使用、逆向构词法、专有名词变普通词、旧词赋新意、就此赋予新的拼写形式、复合词的组成等几种形式.

可以说,莎士比亚作品语言的形象性(imagery)令人折服,其哲理性(philosophy)令人深思,其通俗性(popularity)使其作品广为流传.尤其其戏剧语言达到高度个性化的水平,为世界所公认.莎士比亚的语胄丰富广博,生动优美、灵活有力,因此其剧本中有许多晶莹如玉的佳句已成为英语语言的精华,融入人们的生活,经常被人引用,成为英语国家的人们日常使用的口语.下例便是源于莎士比戏剧的英语习语:Eat someone out of house and home(吃光某人的家当出典).《亨利四世》(Henry IV),下部第三幕第一场,奎克利夫人(Mistress Quickly)在讲述大胖子骑士福斯塔夫(Falstaf)时,有这样一段话:He hath eaten me out of house and home.he hath put all my substance into that fat belly of his.(他吃光了我的一份家当.他把我的全部财产一起装进他那胖肚子里去了.)分析这一习语直译为“由于吃得太多,使某人连房子带家私都变卖了.”实际上,不管怎样“吃得太多”,也没有因此而“变卖”房屋和家私的情况.由此,可见这一表达法只不过是强调“吃得太多”的一种夸张说法而已,如例句:A mob of visiting relatives almost ate US out of house and home.(一大群亲戚前来串门.几乎把我们的家当全吃光了.)

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不朽的艺术魅力,来自于莎士比亚对于语言出神入化的运用.莎士比亚不愧为语言大师,其对英语的纯熟运用竖立了由中世纪英语过渡到伊丽莎白时代近代英语的一座里程碑.他的作品中丰富的词汇、生动的比喻、一词多义形成的戏剧性俏皮滑稽的双关语,对俗语、俚语、行话和切口画龙点睛式的运用,生动而极富生活气息,特色突出,对近代英语的发展有明显的影响.

四、结语

莎士比亚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歌德曾说:“我初次看了一页他的著作之后,使我终生折服.”外国文学史中很多人都注意向莎士比亚学习.l9世纪中期的法国重要浪漫主义作家缪塞最接近莎士比亚风格的历史剧《罗朗萨丘》,曾长期占据戏剧舞台,至今仍受欢迎.“普希金的一些人物和场面,接近于莎士比亚命运塑造的氛围,毕希纳的设想和人民群众场面安排,在某些方面达到了莎士比亚的节奏.”另外像歌德、司汤达,都在莎士比亚身上受益非浅.

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优秀作家,莎士比亚坚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原则,打破了中世纪封建文学的陋习.在广泛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塑造和生动丰富的情节安排,真实广泛地描绘了封建制度的衰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这一历史时期的欧洲社会,揭示了这一时期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成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和冲突.这不仅在当时,即使在今天仍具有巨大的认识作用和深刻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 歌德:《说不尽的莎士比亚》,《外国文学评论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 易漱泉等选编:《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外国文学评论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 曹禺:《莎士比亚研究发刊词》,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 王佐良:《英国诗剧与莎士比亚》,《英国文学论文集》,外国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5] 歌德:《永恒无限的莎士比亚》,《外国文学名家论名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作者简介:任丽娟,女,1975―,石家庄正定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工作单位: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