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边缘叙事”

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324 浏览:128614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出现了“向内转”的创作思潮.文学除了要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外,专注文学形式也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特征.先锋小说的出现,标志着“向内转”的文学倡导在创作领域得到了深入表现.先锋小说提倡小说叙事本身,不关心讲什么样的故事,而注重怎样讲故事成为先锋小说家们共同遵循的艺术旨归.社会功能这一现实主义文学的圭臬被抛弃.更重要的是,一些先锋小说(这类先锋小说常常别称作“元小说”)在叙述过程中裸露现实主义小说叙事陈规.这股无论在文学功能还是艺术观念上与现实主义传统迥异的创作潮流,被操现代主义文学批评话语的批评家们认定为“边缘叙事”.由此可见,“边缘叙事”,作为一个诗学概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其所张扬的是先锋小说不同于现实主义的一些特征:重视形式、表达个人的生存体验等特征.“边缘叙事”也因此成为先锋小说的代名词.作为一个诗学概念,“边缘叙事”出现于先锋小说崛起这一特定语境,显示了先锋小说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的异质.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边缘叙事”不再仅仅特定指涉先锋小说,出现了泛指.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风尚,这种代表时代文学风尚的文学叙事,无疑是体现时代价值、表现时代审美趣味的“中心叙事”.既有“中心叙事”也就随之出现“边缘叙事”.批评家们把出现在一个时代不同于主流文学创作的文学叙事,都统称为“边缘叙事”.因而“边缘叙事”成为指代一个时期文学创作不同于主流创作的一些症候.“十七年”文学时期,文学规范是文学要表现工农大众革命实践和革命斗争生活,文学以教育、引导、培育社会主义新人为最高标准.在这样的文学环境下,出现了一批像《青春之歌》、《红旗谱》、《红岩》等代表“十七年”文学规范的典范作品.然而,“十七年”也出现了像《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红豆》等或直面现实阴暗面,或表现个人情感的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红豆》等小说,以其不同于当时现实主义文学规范的特征,也被称之为“边缘叙事”.虽然,《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红豆》和先锋小说,都是不同时代的“边缘叙事”,都是对现实主义陈规的颠覆.但是,《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红豆》的“边缘叙事”显然是现实主义文学规范“内部”的“边缘”,总体上的叙事规范与叙事旨趣和当时的现实主义规范之间尚不存在本质的差异.而先锋小说是对现实主义传统的彻底颠覆.《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和先锋小说虽然都可以成为“边缘叙事”,二者的含义还是不一样的.前者是对时代文学规范的疏离,后者是对文学传统的颠覆.由此看来,《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和先锋小说都可以成为“边缘叙事”,但是二者的“边缘”内涵还是存在着重大的差异性.

20世纪90年代,文学出现多元化格局.由于中心被颠覆,边缘的界限也显得非常模糊.“边缘叙事”的命名也显得比较困难.不过,“边缘叙事”在20世纪90年代仍然有明显的表现.人们常常将此时崛起的女性主义小说称之为“边缘叙事”.由于中国有着较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也由于中国缺乏独立的女权运动,男权中心主义在中国有着比较深厚的传统.颠覆男权中心主义的女性主义小说,成为20世纪90年代小说叙事的自觉追求.在《一个人的战争》、《私人生活》等女性主义小说中,女同性恋的书写、身体写作等原本男权中心主义禁锢的文学创作,浮出历史地表,深刻地动摇了中国男权中心主义价值观.这种体现了女性性别意识的叙事,成为20世纪90年代最具代表性最有颠覆力量的“边缘叙事”.性别叙事拓宽了“边缘叙事”的边界.“边缘叙事”的内涵在于,“十七年”时期是另类的现实主义写作,20世纪80年代是对现实主义传统的颠覆,而在20世纪90年代,“边缘叙事”就成为解构男权主义的性别叙事.

事实上,“边缘叙事”的边界与内涵在新世纪继续发挥着“善变”的角色.20世纪90年代末期,“底层文学”崛起,随着对“底层文学”的关注,人们也注意到中国文学创作的版图也在发挥着重要的变化.那些不关注文学体制反应而埋头于自己创作的大批文学创作者受到关注.后来被学院派认可的大量“打工文学”,是20世纪以来最重要的“边缘叙事”.“打工文学”作者们关注的不是个人文学成就被认可、被接纳,他们创作的初衷显然是自我发泄与自我娱乐.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这个时代最为宽泛的草根写作提供了机会,也为这些创作者提供了技术支持.大量游离于文学体制的草根创作者遂渐出现.在这个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边缘叙事”的内涵与边界也发生了变化.在博客、微博、空间、论坛上的个人随心所欲的文学创作,包括类文学创作,成为新世纪重要的文学现象.《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明朝那些事儿》即是此类“边缘叙事”的代表作.不同于体制内的作家创作,这些草根作者的创作初衷与目的,以自娱自乐为旨归.而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边缘叙事”又与前述三个阶段的“边缘叙事”有着重大差异性.这里的“边缘叙事”指向的是作家的身份.

由是观之,所谓“边缘叙事”并非是一个具有固定所指、固定边界的概念,而是一个具有浓厚相对主义价值指向的诗学观点:“十七年”时期指向不同于现实主义的另类叙事;20世纪80年代,“边缘叙事”是对文学传统的颠覆;20世纪90年代,“边缘叙事”是对文学传统的解构.而新世纪以来,“边缘叙事”则是对作家文化身份的界定.“边缘叙事”所指的滑动,和“边缘叙事”的自身特质相关.“边缘叙事”是和中心叙事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而每个时代中心叙事的差异性,必然引起“边缘叙事”的内涵发生变化.

从文学史的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边缘叙事”具有重要的文学史价值.《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红豆》因其不同于“十七年”时期的文学规范,而具有重要价值.先锋小说、女性主义文学,也都在文学史上具有相当的意义和价值.今天的草根叙事,丰富了文学史图景,其价值和意义也被人们所看好.如此看来,“边缘叙事”似乎成为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概念.

果真如此么?

首先,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边缘叙事”要义在于要确定一个“中心”,没有中心自然没有边缘.然而,何为一个时代的文学中心?不同论者对中心的认定自然是不同的.上文对于中国当代“边缘叙事”的历史梳理,是把现实主义文学规范当做文学的“中心”来认定的.以“现实主义”作为话语背景,建立起了文学中心,确立了文学规范,以此为界,同时也确立了每个时代的“边缘叙事”.就像“边缘叙事”是相对主义诗学概念一样,每个时代的文学中心话语何尝不是相对主义的存在呢?因此,今天对于“边缘叙事”的确立与描述之中,潜藏着要置现实主义于死地的快感.中国当代文学的“边缘叙事”从文学规范、历史意义、作家身份几个方面,在颠覆、解构现实主义.而现实主义是什么?少有人沉思.实际上,从现实主义这个诗学概念诞生伊始,它本身就是开放的、变化着的.何为现实主义?伊恩·P·瓦特有着独特的见解,他认为:“‘现实主义’一词首次公开使用是1835年,它被作为一种美学表述方式,指称伦勃朗绘画的‘人的真实’,反对新古典主义画派的‘诗的理想’;后来,它被杜朗蒂主编的杂志《现实主义》1856年创刊号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学术语献诸公众”.这个术语后来又在福楼拜及其后续者那里“用作‘理想主义’的反义词” .通过对现实主义概念的梳理,伊恩·P·瓦特认为现实主义是一个历史性的产物,是和当时的社会文化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不是个孤立的、普泛性的概念.的确,现实主义本身是一个发展的概念,社会生活的发展为现实主义的内涵提供了丰富的拓展空间.在和社会文化语境的对话中,现实主义拓展了自身的文化内涵和规定性.


既然现实主义是一个开放的诗学概念,那么,那种画地为牢、置现实主义于死地而后快的“边缘叙事”还有多大意义呢?

责任编辑 向 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