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寻根文学”的后现代性

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594 浏览:19526

摘 要 : “寻根文学”从文化的角度走进文学,改变了过去政治道德意识对文学去单一的规约状况,大胆地质疑社会历史发展的进步神话,反抗现代机械的进步观,解构了小说结构传统因果思维模式的正统性,体现了与传统完全不一样的思维模式与审美经验.它力图解构内在的文学体制的规约,却最终导致了对自身的解构.基于此,本文对“寻根文学”的后现代性进行了述评:即反正统、反权威中心主义的态度;在对待现代性的态度上,质疑现代简单的进步观念,反启蒙立场,提倡平民精神以及简单历史进化论的遗弃与原生态的展示和人的非主体性.

关 键 词 :寻根文学;后现代性;非主体化

“后现代”一词最早出现在1870年前后,英国画家查普曼用“后现代绘画”一词来指称一种他认为比法国印象派要更现代、更前卫的绘画法.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现代”开始在文化理论领域中广泛运用,在不同的学术领域迅速地扩散,并爆发了同现代性决裂的激烈论战,在全球范围掀起了争论的并被大范围接受.1959年,美国文学批评家欧文豪和哈利莱文开始在自己的文章中使用“后现代主义”这个术语.1984年,李陀在其文学作品汇总使用了“寻根”一词;1985年韩少功的《文学的“根”》被看作是寻根文学运动的“宣言”.随之,“寻根文学”之称则不胫而走,很快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松散的运动.“寻根文学”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文化语境中被赋予了历史文化使命意识的深刻内涵,“寻根文学”作为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的大胆性反叛性意义.在“寻根”理论的号召下,作家们的实践既是一次对政治话语叙述和价值观的反叛行为,也是一些单个的文学作品,具有走向日常生活,疏离宏大的启蒙叙事的特征.由此可见,“寻根文学”思潮的酝酿和兴起,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冲撞的国际文化大背景下,以“寻根”为口号,以重建民族文化的繁荣为目的的一场文学运动.


一、反正统:一元叙事的颠覆与多元意义的展开

“寻根文学”的兴起直接的动因就在于打破为西方中心主义话语权威.在实际的创作中,寻根作家们要改变国内文学现代性叙事的单一方式,削弱新时期以来文学的强烈政治使命意识,试图挑战正统文化的绝对权威. “寻根”作家们远离当代政治环境,将笔触伸到远古的农耕时代,原生态的展示一种曾经的生存状态.他们质疑虚伪腐朽和封闭没落的政治――道德文化的中心地位和权威,寻找一种自下而上的居于边缘地位的民俗即生命文化.“寻根文学”试图针对“五四”启蒙话语提出一个反证,扭转被鲁迅们眼中的传统的映像世界.他们追寻非规范文化,由汉族的农业文明寻向少数民族的游牧文明;由中原文化寻向东北密林;由高唱凯歌的政治反思走向边野山区的原生态展现等.他们对荒蛮的粗野文化的态度是平和的,抛弃和谴责正统的道德文化的权威,但又不把各自寻找到的非正统文化立为新的中心,只是要展现多元的世界本身,多角度的展示世界.“寻根文学”体现的是一种多元思维,崇尚的是文化形态的多样性.如,韩少功在他的《文学的“根”》中一边极力讴歌绚丽的楚辞文化,寻找湘西的“神秘、狂放、孤愤的境界”;一边又不断强调学习西方和拉丁美洲;再如,李陀和乌热尔图的早在《创作通信》中表达了一种推崇多样性,倡导多元文化共生的思想.寻根文学正是一种倡导多样文化形态共存的努力,才创造了八十年代中期文坛百花齐放的热闹景象.由此,“寻根文学”对传统文化在地域或符号上的差异的推崇,正是一种后现代的反对正统文化一元状态的选择,具有一定程度的反叛性.

二、反英雄:民间意识的复苏与平民精神的张扬

“寻根文学”突破了“改革”小说的英雄模式,不同于“现代派”小说所表现的人在孤独感中的躁动失衡,而展现的是平和朴实的人生态度,为当代文学开拓了一片新的审美领域.“寻根”作家们摈弃了英雄和英雄人物的冲突,其小说中很少有英雄的出现,即使是有少数英雄也成为反讽的对象,作品中多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平民以及一些边缘性的人物,作家们有意识地将现代性当中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精神淡化和解构.“寻根文学”开始朝着人实现对生活历程的确认的叙事转变,对外在世界采取一种平等态度的观照,对整个人类存在认识方式是一种生命的体悟.这些作品大多模糊了时代的背景,而渲染的是人们生存常态的行为,一种真实的存在,同时倡导的是人与人之间并无本质的高低、贵贱之分.由此可见,寻根文学洋溢着一种真正的平民理想即表现芸芸众生的人生百态,比如《爸爸爸》、《小鲍庄》、《厚土》等,基本上都是群像描绘.

三、简单历史进化论的遗弃与原生态的展示

后现代主义者是把怀旧活动当作是克服现代主义的一种策略,并非是对古老传统的一次简单的再肯定.在后现代主义中,重要的是对传统中一向被人忽视的东西所进行的富有新意的重建.寻根文学作为后现代主义者的文学运动,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选择寻向中国传统的古老文化之根,人类文明原始的生命之根,曾一度被人们斥责为一种文化保守主义和不合时宜的复古倾向.实际上,寻根文学是对古老的传统进行的新时期的解读.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他们用来反思现代性机械的进步观念的凭借,而积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边缘之地是他们文学理想的开掘地,这些地方的人们生活没有现代人的焦虑、孤独和分裂,是超出现代人想象的和谐状态.寻根文学“向后看”的维度上,存在着对线性时间的质疑,对“进步”理念的拒绝.尤其是,对民族历史的反思被聚焦在民族文化的起源与民族文化超稳定结构上,表现出了它将历史进行“非历史化”处理的倾向.肯定民族文化结构的不变性,力求寻找民族心里的稳固结构.而在这一点上,则是一种极端的反叛.

“寻根”作家们试图回到原始人的自然本性,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人性的在现代历史发展中演变.而寻向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和人类原始栖息地的意向是在现有的文明系统显出困境.只有在新旧文明冲突和交替的关头,人性中的尚古情绪才会表露得异常强烈,如歌颂远古浪漫自由精神,视朴素自然为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崇尚人与人的和谐平,尊重民族自己的生活形态等.正是现代文明带来的痛疾和局限,形成对人性全面发展的新的压抑,因此,“寻根”作家企望超越现实中传统与现代两种文明的冲突和缺陷,去寻找第三种更为完善的文明.这正是“寻根”作家发现了批判现实社会和文明的利器,找到了压抑人性的文化的对立面和人性的自然还原.

四、非主体化:人的主体性地位的缺失

在现代主义者看来,主体是积极的与能动的,客体是消极的与被动的;主体居于主导地位,客体则始终处于从属地位.而在后现代主义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那种对立的关系,已经被一种新型的和谐关系所取代.在他们看来,人与自然之间不应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人与自然应通过相互包含彼此而具有内在关系.人类应该对自然怀有发自内心的爱,使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因为人类本身就是与自然不可分割地存在.而在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者眼中,人类与自然的亲近,是合乎自然人性的优美的生存方式,人是自然的儿子,应该回到自然中去.

“寻根文学”在寻找生命之根时,找到了不同于传统人性与现代人性的第三种人性,即原始的自然人性.传统人性以道德为规范,强调“人是道德的动物”,而现代人性以科学理性为中心,提倡“人是理性的动物”.两者之间形成了灵、肉二元的思想以及灵与肉、天理与入欲的根本冲突. “寻根文学”淡化知识分子强悍理性批判意识,转变居高临下的态度,特别提倡的是自然开始享有与人平等的地位.并将文学和民族的“根”寻向各具特色的地域,那些地方的自然景观则成为他们的审美对象之中.在他们的作品中,自然仿佛有了自己的生命和意志,不再受人的控制,离开人物故事,仍然可以独立的存在.人在自然面前不是具有绝对权威的改造力量,而是一种选择,是一种和谐共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