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失落中寻找重建

更新时间:2024-04-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715 浏览:116174

内容摘 要 :寻根小说在新时期文学的发展中是有着积极的历史意义的,是中国文人试图突破文坛反思格局的一次尝试.它在小说主题和文体等方面都有着探索,并有一定的贡献.但由于它自身存在相互拆解的内在矛盾,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本文试图以王安忆的《小鲍庄》为例,企图从寻根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引起关于“现代性”和“传统性”的反思.


关 键 词 :寻根文学 传统文化 反思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文坛文学思潮不断迭起,文学观念激烈碰撞的时期.开放的社会给了中国文人重说自我的权利,也给了中国文坛放眼世界的机会.从十年“”中走来的文人,用文字历数自己的“伤痕”,“反思”伤痕后的社会与人性,歌扬“改革”的大潮,然后又陷进了对民族文化的漫漫“寻根”之旅.走进民族的深处,再抬眼阅读西方百年的文学更递,中国文人紧迫的意识到了中国文学的写作观念的单一.小说是什么小说可以怎么写文坛的思考进入了多元化.本文从王安忆的《小鲍庄》看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寻根历程,透过王安忆《小鲍庄》的创作,揭开背后可以解读寻根小说的历史.

寻根小说在新时期文学的发展中是有着积极的历史意义的,是中国文人试图突破文坛反思格局的一次尝试.寻根小说在关于小说主题和文体等方面都有着的的探索,并有一定的贡献.关于小说主题的探索是显而易见的,在寻根文学草创初期,就把寻找传统文化精髓作为其主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批中青年作家面对当代文学中艺术创造的单调贫乏,文学观念的封闭僵化,审美视野的窄仄庸常,开始将眼光投向民族传统文化,用小说关注并思考传统文化的优劣.1985年韩少功在《作家》四月号上,发表了《文学的“根”》一文,指出:“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该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根不深则叶难茂.”同年六月,阿城在《文学报》上发表了《文化制约人类》,也强调了民族文化对文学创作的价值.作家在寻根文学中注入了文化的基因,让我们看到了一些新鲜的文学血液.他们用文本承载着文化的主题,进行着一场文化启蒙.我们在寻根文学的文本中一方面可以看到对民族蓬勃活力的赞扬,对强旺的生命原力的张扬,对淳朴的乡风民情的讴歌,对化外之沉郁雄风的留恋,另一方面也看到了有悖于作家寻找初衷的对传统民族文化长久积淀下的沉重的负面因素的暴露与批判以及对“理想”的溃败与失落的书写,这两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文学的主题.王安忆《小鲍庄》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之作,从这部作品的文本主题构成的特点中, 我们可以看出这两方面的表现.小鲍庄里有着值得称道的“仁义”精神,但同时作家也在寻找中发现了“仁义”的衰退和传统文化中因袭下来的种种弊病痼疾.

寻根小说在文体方面也进行着一场革命.20世纪80年代时以政治为中心的社会学视野被文化、主体性视野所替代,这给寻根小说文体形态上带来的变化是:小说与现实的关系开始虚化.小说叙事开始脱离了对经验世界单一层面的具体把握与观照,摆脱了“叙”与社会现实的简单的对应关系,出现了对经验世界加以抽象地整体把握的倾向,“追求和把握人世无限感和永恒感的对象化表现”,“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谜”.[1]我们同样以王安忆《小鲍庄》为例,来分析一下寻根小说在叙事方式上所出现的这种新变.作品对小鲍庄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审视观照,不再是在社会的政治、经济层面,而是直接在对小鲍庄人的生存状况的呈现中,传达出了作者对人生总体的抽象而又不确定性的理解,在作品中叙事格局的这种变化的第一个表现是,叙述对象中的现实和政治浓度被空前地释解,小鲍庄所经历的时空转换的社会政治背景被有意淡化,在作品全篇之中,直接交待、显示作品发生背景的成分只有两处,一是小说第十部分,另一处是第二十节.

从总体上看,寻根小说的这些意义积淀,在新时期小说(文学)的发展中,是一个极有意义的转折点,它推进了中国文学向前发展.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寻根文学在经历了短暂的之后就黯然谢幕,并没有从根本上完成理论家所标榜的“文化启蒙”的目标,而只停留在文化批判的表面.通过对寻根小说的重读,可以发现精英文化的巨型想象扭曲了寻根的文化原生性,并最终导致了寻根小说的模式化品格,精英文化的前置视角,既是一种叙事立场,也导致了寻根文化的外在化、他者化处境.[2]王安忆《小鲍庄》结构的反讽性也证明了传统文化这个诱人的乌托邦并没有随着他们的创作实践得以兑现,甚至在对民族文化“根”的寻找中作家们最终发现的是其创作动机和文本叙述结果的严重剥离.作家无力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内在紧张从而导致文学发展存在着先天的内在危机,文本也不可避免的出现自我拆解的裂痕,影响寻根文学的进一步发展.从我们今天的眼光看,“寻根文学”所创造的中国形象和提出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冲突的问题上,表明它已在这方面成功地超越20世纪50―70年代文学,但无法超越更早的鲁迅和沈从文.但无论“传统性”还是“现代性”的批判和建构,都没能抵达20世纪80年代后期应有的深度和高度.这固然与作家水准有关,但同样应看到当时整个文化界(哲学、、语言、美学和批评等)的价值体系迷乱.[3] “寻根文学”能使我们体味这一点,无疑是它引人注目的文化价值之一.我们这里不是要苛求它,而只是要以它为批判性反思的新起点.

20世纪80年代的寻根文学是20世纪作家在进行启蒙话语的又一次努力.寻根文学实践了中国当代文学走向自觉的努力,它开启了文学自我反思的传统,也开启了民间在当代文学中的还原过程,这是它不可埋没的功绩.它同时也给以后的文学发展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中国的小说如何完成“现代性”和“传统性”相溶与发展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