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距离”的艺术效果

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263 浏览:43608

摘 要 :战争牺牲了无数人的生命,而当把这些事迹写成书、改编成电影的时候从中得到的却是震撼人心的美,这是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使它们褪去了.

关 键 词 :心理距离;艺术;效果

“心理距离”是用以解释美感的一个概念,意指观赏者主观感知与作为客观存在的艺术品之间的不一致,观赏者心理上的不一至性恰恰是美感产生的源泉.心理距离概念是首见于英国心理学家布洛1912年于英国心理学杂志第五卷第二期发表的《作为艺术的一个要素与美学原理的“心理距离”》一文.布洛对传统的“距离”概念加以否定.传统的距离概念在艺术上通常指“空间距离”——观赏者与艺术品之间的可以用尺度衡量的实际空间的距离.布各认为美学距离是一种“心理距离,即介于我们自身和那些作为我们感动的根源或媒介的对象之间的情感上的距离,这种距离由于消除对作品的实用态度而使美感有利于快感,因而使人们对眼前的事物产生崭新的体验.布洛认为它是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气质和审美意识的主要特征.他认为这种心理距离又有一种矛盾——切身又带有距离的矛盾.这种内在矛盾性表现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就是既渗透主体情感却又保持一定距离的关系.欣赏者或艺术创造者与作品既要有切身感(而非冷眼旁观)又要带有一定距离.“距离”太远,结果是不可了解;“距离”太近,结果又不免让实用的动机压倒美感,“不即不离”是艺术最理想的效果.

欣赏者很难从最初的电影艺术作品中得到审美心理满足,因为最早想到使电影成为艺术的法国人梅里爱当时是完全根据舞台法则摄制影片的,影片中所有镜头都是在跟对象保持较大的距离的情况下拍摄的.他认为,既然舞台观众都在大于全景的位置上欣赏演员表演的,那么银幕上的演员与观众也应保持舞台与观众同一位置的距离才对.为此,他在拍摄现场的演员表演区前画出一道白线,警告演员不得越过.然而这样抓取出来的影片并不能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因为审美最重要的是心理距离而非实际距离.心理距离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从物质存在形式看体现为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从人文社会特征看体现为社会距离,在大众传播中心理距离又存在于传播者与受众、与被反映对象等之间.在电影的创作和欣赏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心理距离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最爱》讲述了得意和琴琴很快从相恋到相爱.染了病的得意很是不得意,他和琴琴是在绝境中萌生的近乎看得到尽头的爱情的故事.然而,看过这部影片的人都知道,影片在运用心理距离这一审美经验时,从选材、导演、剪裁到演员把握,都恰当地体现出作品的美感.

空间和时间是“距离“的两个要素,因为时空沉淀了那些美的有价值的事物,让其在受众面前大放光彩.历史上的战争数不胜数、牺牲了无数人的生命,而当把这些事迹写成书、改编成电影的时候,人们从中得到的却是震撼人心的美.这是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使它们褪去了、残暴的洗礼并呈现的则是悲壮与美好.

电影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它的素材自然来源于社会生活.然而要成为一部好电影,仅仅写实是不够的.和实用关联太密切(“距离”太近),就体会不到电影带来的美感.所以,电影需要创作者的剪裁,把艺术落到适宜的“距离”上.所以,在《最爱》里最难得的是毫不沉闷,并没有将一群绝症患者的故事讲得那么凄惨,相反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充满了对人性幽默的调侃以及喜剧色彩强烈的处理,甚至配乐还极具荒诞效果.每个出场的重要人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令人过目不忘,即使是反面人物也有突显其人性光辉的时刻.“不能人人都生在苏杭,但人人都能住在天堂!”——听听,多浪漫潇洒的语言!人情冷暖在《最爱》短短的几十分钟被刻画的淋漓尽致.人们对艾滋病的无知与对病人的冷漠,更是刻画的栩栩如生.


欣赏的成功与否同样与距离有莫大的关联.“艺术是切身的”,这不仅仅是对创造者而言也是对欣赏者而言的,观赏者对于所观赏的作品不能不有所了解.所以庄子说:“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为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一部好电影首先是建立在观众对于背景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之上.

但凡出身农村的人们对《最爱》中的生活背景都会深有感触,不是出身农村的孩子在看过一些农村题材的文章或影片也会有一定的了解.乡村往往是一种祥和、落后与淳朴的象征.《最爱》同样没有离开这一背景,只是它着重于这一背景下深层的负面东西的表达.大山里的小村庄,斑驳的墙、坑洼的路、淳朴的人,电影情节就此慢慢展开.全村人因而引进来的可怕的病魔艾滋病,正在慢慢的吞噬着人们本性中的善良与淳朴,邪恶的不加任何掩饰的暴露在人们眼前.

同样的,距离太近往往容易失去我和物应有的距离.一位小战士观看大型歌剧《白毛女》的演出时,看见黄世仁那副丑恶的嘴脸时不觉义愤填膺,禁不住用瞄准了演黄世仁的演员.战士对于旧社会“人吃人”的现象体会的深刻,因而能够体会那种类似的处境.然而他忘记了那只是一场戏,忘记了去观赏剧中演员的演技,这时他便已失去美感的态度,而是由美感的世界回到实用的世界里.这是距离太近的缘故.看着电影时人们往往为剧中的情节而黯然神伤,如果看后还长时间地郁郁寡欢,这和这位小战士一样也是离开了审美世界了.

对于审美主体来说,能否把握距离是审美的关键.在看到动人的画面时我们虽然也触景生情、潸然落泪,在看到搞笑的画面时我们也捧腹大笑、余味无穷,在看到悲惨的画面时我们也义愤填膺、恨不能已,但我们始终要有欣赏的意识而不能够离得太近或太远.这样才能从心理事实出发,增强鉴赏力、获得美感.

无论是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还是在审美欣赏过程中,心理距离都可以发生变化.它既取决于审美主体保持心理距离的能力也依赖于审美对象的特征,一旦心理距离消失了,那么美感也就随之消失.美感不仅仅是因为审美主体把审美对象放到自己“使用的目的和考虑之外”即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而是源于审美主体在审美时所感受到的自由,不被外物束缚、享受那一瞬的美感经验.

总之,布洛在提出“心理距离说”的同时虽然否定了审美的潜在功利性,但是他的独特见解抓住了创作和欣赏的某些规律,为审美经验提供了新的出路,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无论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还是在审美欣赏过程中,心理距离都可以发生变化.它既取决于审美主体保持心理距离的能力,也依赖于审美对象的特征.受众在享受美感同时也感受到自由在限度中愈发珍贵,一旦心理距离消失,美感也就随之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