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曲欣赏的审美心理

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113 浏览:67984

关 键 词 :器乐曲 欣赏 审美心理 情感体验 元认知 想象

摘 要:主体在器乐曲审美活动中有其特殊的渐进的心理过程.表层的审美心理过程不仅仅是音乐感觉器官的活动,而是主体对音乐音响及其组合的音乐形式因素的总体知觉.直感式情感体验是激发音乐联想和想象心理的催化剂,器乐曲的审美活动从感性走向创造深化,是积累元认识体验、主体与客体相互交融、审美感悟顿生的过程,最终自由的主体审美活动由此构建.

《中国大百科全书》将音乐欣赏分为:审美认识、审美创造、审美判断、审美享受四个相互交织、难以分离的因素.《音乐欣赏手册》将音乐欣赏分为:官能的欣赏、感情的欣赏、理智的欣赏三个阶段.音乐美学心理学家张前先生将其又分为:音响感知、感情体验、联想想象、理解认识四个综合的心理活动过程.

我们将视野放在器乐曲欣赏的范围,笔者理解为,器乐曲欣赏从感知听辩入手,通过直感式情感体验,积累元认知体验,使审美主体激起情感波浪才能产生音乐联想和想象,主体与客体的交融,产生审美感悟燃起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从而步入音乐的王国.这一审美活动是从初级欣赏阶段转向高级阶段的心理活动渐进的过程.因此,笔者将器乐曲审美心理概括为如下:感知听辩、情感体验、想象与创造.

一、 欣赏器乐曲的基础――感知听辩

(一)感知听辩具有审美知觉的特征

感知听辩是指审美主体对音乐音响及其组合的音乐形式因素的总体知觉.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是从感觉开始的,感觉是人关于世界的一切知识的来源.感觉器官专门化的结果,使人能获得更精细、更清晰的客观世界的形象.为此,有人甚至提出了欣赏音乐主要依靠感觉,只要感觉器官接受适宜的声音刺激就能欣赏音乐的观点.

这一观点有失偏颇.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感觉和知觉都是当前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它们有差别.感觉是对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是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人在生活中都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人很少有孤立的感觉.”现代格式塔心理学派特别重视知觉整体性的研究,该学派创始人科勒说:“格式塔的含义是指任何一种被分离的整体而言.”音乐就是一种格式塔结构,心理学家韦特墨用事件证明了这一理论:“我听一支曲子时,并不是我就有了个别乐音(零碎材料)的总和,一个乐音的性质一开始就取决于它在一支曲子中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由于器乐曲是由不同乐器组成的整体,器乐曲的欣赏活动是对音响作出综合的、整体的审美反映,所以,这一现象我们称之为音响感知,音响感知是以感知听辩实践活动为主体的主观映象,具有审美知觉的特点.

关于审美知觉,著名的美学心理学家林同华认为,审美知觉有三个特征,第一是审美对象直接呈现感官,第二是整体形象,这是感觉与知觉的主要区别,第三是情感反映,积淀着人作为审美主体所必须具备的文化修养、生活情趣等因素.而一般的知觉心理不具有这种特征,这是审美知觉不同于日常知觉的根本点.由此可见,器乐曲的感知听辩过程,是以审美知觉为主的心理过程.

(二)感知听辩是器乐曲欣赏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乐论说:“六律具存而莫有听者,无师旷之耳也.”说明感知听辩是器乐曲欣赏的基础.感知听辩包括:听辩器乐曲的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要素,听辩音乐音响及其结构形式,包括旋律感、节奏感、多声部音乐感及乐曲结构的整体感知.上述的整体感知听辩是相互交织的,是由感知听辩向直感体验到联想想象的过渡.如欣赏古筝曲《渔舟唱晚》,我们听辩出音乐流畅自如且从容不迫,古筝的音响是恬静、平稳、小波浪般的效果.这是欣赏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审美者联系湖光山色夕阳西沉、渔民歌唱的情景,如果了解王勃《滕王阁序》的诗句,加入审美者的情感生活经历,可渐入更深一层的审美意境.为此,在辩听器乐曲音色、韵律的过程中,不断积累音响知觉经验,培养自身良好的聆听习惯,使注意力和记忆力得以提高,有助于养成音乐欣赏的敏捷性.狄德罗说:“由于反复的经验而获得敏捷性”,而敏捷性又是艺术鉴赏力中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因此,对器乐曲的反复倾听、辩听、感知是审美知觉的心理过程,具有重复性、重构性、整体知觉性的特点.

二、情感起伏的波浪――情感体验

(一)情感体验的不同理解和方式

情感体验是器乐曲欣赏的心理要素和基础内容之一,器乐曲欣赏过程更是情感体验的过程,这是由于音乐是情感艺术作出的客观规定.

情感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苏珊朗格在他的《艺术问题》中认为,“艺术可以使情感明朗化和对象化,从而使人们得以观照它理解它等

艺术可以训练人的感官,使它习惯于通过表现性的形式去观察自然,这样一来,就使现实世界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符号,具有人的意味”.苏珊的理论说明,音乐是情感的符号,审美知觉产生于情感,表现于情感,训练于情感,情感与审美知觉有必然的


联系.

什么是情感体验?我们常表述为:情感体验是指主体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引起的情绪反应.音乐音响作为音乐情感的文本,象征着某种情感活动的可能性和规定性,为情感体验提供了客观性基础.音乐教育理论家谢嘉幸从音乐解释学的角度认为:“音乐音响毕竟仅仅是一个音乐情绪情感文本,从音乐音响转变为实际的情绪情感活动,同样需要经过人的解释实践,这一解释实践就是体验.”“体验”字面的含义是“用身体、身心去经验”,由于音乐与人的存在状态不可分离,所以,我们欣赏器乐曲时用身体动作来解释聆听音乐,正是体验音乐非常自然的第一步.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将情感体验的方式概括如下:一是用身体的动作解释音乐,动作可大可小;二是用主体的心灵去体验内涵,思维可深可浅,只要与音乐的基本性质、基本情绪契合.

(二)音乐的元认知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不同的情感体验是与心理事实中不同的结构相关联的.主体在不同的对象中可以织出不同的结构,可以唤起不同的情感.”在二胡曲《二泉映月》的欣赏审美实践中我们大都有如下心理过程:初听《二泉映月》感到如在月下听流水,优美宁静,诗情画意.复而听,主题开始以短弓为主,长短弓结合,长音演奏有明显的脉动,赋予阿炳音乐特有的深沉、叹息的语气.复而再听,高音区变奏旋律顿挫有力,从力度与音色的变化中感到了阿炳在抒发心中的愤慨之情.几度玩味之下,审美主体才体会到:二泉映月原来是阿炳借目,感物伤怀,琴声里流出来的是阿炳辛酸的眼泪等这是由于情感生活经验的参与,主体在同一听觉表象中随着不同欣赏阶段的深入而审美感受发生变异的例证.这是一种触动了情感意向层面、主体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的体验.

“情绪、情感为三种因素所制约:环境影响、生理状态和认知过程.其中认知因素在情绪、情感的产生中起重要作用.”相同、积极的情感因素又有助于认知因素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费劳威尔1976年在他《认知发展》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元认知的概念及涵义.“元认知是指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认知,即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与控制,它是心理学领域中一个仍在发展中的概念,其发展水平直接制约或促进其他方面的发展.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经验和元认知技能三个方面.”元认知体验所经历的时间可长可短,可能发生在一个认知活动持续期间,也可能发生在一个认知活动以前或以后.音乐教育家马达认为:“元认知是音乐学习活动中最重要的认知因素,它对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力,以及促使音乐学习顺利实现学习迁移等诸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把元认知理论的研究成果,引入到器乐曲的欣赏活动以及教学中,将促成个人的认知风格和认知策略的建构,在器乐曲的审美实践中积累元认知体验,尤其是内心的情感体验,在各种音乐情境中激活主体的情感意向,并进行积极的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自我调节,是提高器乐曲审美能力的有效方法及策略.

三、翱翔在音乐蓝天的心灵翅膀――想象与创造

联想、想象是欣赏器乐曲的心灵翅膀.联想,是指由某一事物想到相关的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其生理机制是相应的暂时神经联系.想象是指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组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是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心理因素,也是一个艺术家才华的体现,音乐创作比任何其他艺术都更需要想象,因为它在现实中找不到模本,作曲家要在现实与音乐之间建立联系只能依靠想象作为相似度检测.

(一)音响的艺术模拟引起联想――身临其境,

从局部到整体

在初级感知听辩阶段,模拟大自然的器乐曲是最容易引发审美者联想和理解的作品.如描写鸟鸣的器乐作品有《空山鸟语》《百鸟朝风》《鸟投林》《云雀》《夜莺》《百灵鸟》《杜鹃》等;写雨的作品有贝多芬的《暴风雨》、李斯特的《雷雨》、肖邦的《雨滴》等.这类作品的特点是,作品运用乐器音色直接模仿大自然的音响,其表象不仅生活化、拟人化,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作品整体上表达了作曲家的情感心境.

(二)通过审美通感引起联想――以目为耳,听

音类形

我国文艺理论家钱锺书先生,将联觉的心理现象在文艺审美表现中的运用翻译成“通感”,“通感”是指一种感觉与另一种感觉相通的现象,“把这种联觉的心理过程运用于审美心理,我们称它为审美联觉.审美联觉是审美主体视觉、听觉感官与其它感官功能效应之间相互融合、转化和渗透的一种方法.

器乐曲欣赏中,如果将音乐与文学、美术、舞蹈、戏剧结合在一起,发挥诸感觉或意象之间交错混合的联觉作用,有助于理解作品和想象.在审美通感的作用下,使音乐的质感材料蒙上了美的思想光环,赋予了生命的气息:高亢明亮的小号声――行军号角,象征希望;颗粒般的琵琶声――精巧圆浑的珍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深情浑厚的二胡声――如诉如泣的言语,象征委婉的情丝;古朴高雅的古琴声――怀古之悠思,象征友谊的彩桥;抒情见长的大提琴声,象征人生旅途的漫步;钢琴的琶音联想到波光湖水在等器乐曲欣赏中不妨用以上类比的方法,令主体与客体产生心理共鸣,沉浸于美好的联想和想象之中.

(三)通过预示作用引起想象――由此及彼

通过“词”的标题概念思维,也同样起到联想的作用.如我们欣赏贺绿汀的钢琴曲《牧童短笛》,标题本身就是一幅优美而富有情趣的图画,从标题概念范围内联想:人物――牧童;地点――村外或田野;事件――吹笛或游戏歌唱.令人仿佛进人诗情画意的江南春天的田野,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

(四)通过“审美移情”引导创造想象――情景交融

审美情感可以分为审美移情和审美距离两大类.审美移情是美感体验的常见想象.伯牙弹琴与钟子期听音、高山流水的故事,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的例证.移情,指在一种凝神观照、全神贯注的审美态度下,主体将自己的情感、人格移入至被观照的对象身上,使被观照的对象获得生命和意义,并带来美的享受.德国心理学家费舍尔认为,审美观照时,不仅是主观的感受,而且是心灵情感的外射,把这种情感外射到我们感知的事物中去,这就是移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揭示了人的心理与外部的关系,音乐欣赏中由“审美移情”引起的想象,是创造性的自由想象心理.

1.从个体生活经验中直接移情想象

白居易抱负宏伟,却由长安贬居江州,琵琶女技艺精妙,却由京城流落江湖,两人同病相怜.“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那“未成曲调先有声”的琵琶音乐与白居易怀才不遇的心情产生了共鸣,诗人将此情移入音乐想象中,才写出了《琵琶行》这一流芳千古的诗篇.

2.积累生活经验间接移情想象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揭示了从黑暗到光明,从苦难上升为欢乐的胜利.欣赏者可借用、回忆20世纪70年代令人窒息的文化大革命的生活经历,间接地、类比地移入《命运交响曲》的欣赏中,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贝多芬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随着美感的深入,始终伴随着主体的情感活动而愈加强烈,过后,情感的余波仍荡漾不已.

(五)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审美感悟

我国古典美学把审美过程从初级到高级分为“观、品、悟”三个阶段.《列子汤问》的一则音乐故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钟子期的“善听”,在于他的生活经历和心灵深处与伯牙的音乐产生了碰撞交汇,在潜意识的支配下“顿悟”到音乐的情感指向,作出审美判断.这则故事生动地说明了“顿悟”和审美判断是音乐审美不断深化的高级阶段.顿悟是指不可控制的突然觉悟,与灵感、感悟有相近的意思,创造性思维是他们的共同特征.为了区分艺术创作和叙述的不同,我们用感悟一词.在艺术欣赏中,审美主体常会产生审美感悟.审美感悟具有渐进性、主观性、差异性及朦胧性、多义性、不可言传性的特点.人们常把自己对宇宙的认识与对人生的体验称为感悟,由此引申、推衍开来,把人对美的认识与体验也划为感悟之列,称之为审美感悟.“有所感而觉悟”,审美感悟正是我们所期望出现的审美高级阶段.

器乐曲欣赏的深化,还要以音乐作品的深刻研究和领会为基础,如分析音乐作品和作曲家及其生活经历、创作意图、创作札记等,为审美者提供某种依据和契机.更重要的是要领悟和想象到音乐音响运动形态与其情感的、形象的、意境的、哲理逻辑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想象越灵敏、越丰富,对音乐内涵的表现就会越准确、越深刻,获得的情感、形象与意境的感受也就越鲜明、越具体.如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田园)》中有鸟鸣与小溪潺潺流水的摹拟,有对暴风雨来临的描绘,而贯穿这部交响曲的主要意义,却是揭示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感受和热爱,是人们在摆脱尘世间的种种困扰后,把自己完全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并感受到的愉悦和怡然自得的心境.审美的高级阶段,要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把对具体形象的联想升华到对乐曲情感与意境的体验和领悟,才能产生审美的灵感,只有这样才能把想象与情感、理智等心理要素结合起来,将音乐的“自我”化为“无我”,激发出对音乐创造性的独特的理解,新的视野开阔了,求异思维发散了,就能进入审美的崭新境界.如欣赏肖邦的钢琴曲《革命练习曲》和《d小调前奏曲》,要充分认识肖邦时代的背景和肖邦的爱国热情,真正领会到肖邦音乐“花丛中的大炮的壮美”;欣赏古琴曲《春江花月夜》体验到宁静月夜的秀美;欣赏柴可夫斯基的《第六(悲怆)交响曲》、刘天华的二胡曲《病中吟》,领略到痛苦、愤懑情绪和悲壮之美.使主体与客体交融一体,创造性思维被激发,情感和想象被内化,体验到审美创造的快乐.

从感性走向创造深化的过程,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交融的过程,由此构建起自由的主体审美活动.较之声乐曲的欣赏,器乐曲的欣赏更需要强化创造性思维活动,这一活动决定音乐审美的水平,影响音乐创造力的塑造.

创造美才是器乐曲审美心理的至高境界.

(责任编辑:吕晓东)

作者简介:王昌逵,深圳大学师范学院艺术系音乐专业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