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疼痛的心理护理

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98 浏览:9794

中图分类号:R4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08)-2-0087-01

【关 键 词】疼痛心理护理

疼痛是对损伤刺激的反应,是一种主观的、十分不愉快的感觉.它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常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疼痛常常是使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也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指征及评定疗效的一个标准.因此,在护理工作中也应十分重视对疼痛的观察及研究.下面仅就对疼痛患者的心理护理,谈谈个人的看法.

1疼痛的心理因素

在临床上,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同样性质、同样程度的创伤或疾病,在不同患者身上,其反应的强弱、表现轻重程度各不相同.也就是说,疼痛阈值因人而异.这是因为,痛觉的冲动发生于大脑皮质,大脑皮质对疼痛的反应除了与疼痛刺激的部位、强度、频率有密切关系外,还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幼年时的训练,忍耐力的培养,既往的经验,文化修养,以及意志、信仰、意识、情绪、性格、环境、年龄、专心和分心等心理因素,都可以影响患者对疼痛刺激的反应.安静、舒适的环境,用心专注的活动,富于兴趣的交谈等,可以提高疼痛阈值,减轻疼痛.例如在专心活动时发生的一般外伤,往往在活动结束后才被发现.此外,强烈的信仰及信心,坚强的意志和耐力,也可以提高疼痛阈值,增强对疼痛的耐受性.但疲倦、紧张、焦虑、恐惧、软弱均能减低对疼痛的耐受力,增加疾病引起疼痛的程度,如害怕打针的人可以在注射时发生疼痛性休克;性格外露者较性格内向者更易于表观对疼痛的反应.有思想情绪或神衰弱的人也用疼痛来表现他们的情绪.一般夜间及清晨,人的生理状态处于低潮,注意较集中,对疼痛的反应也较强.总之,各种理因素都可以影响患者对疼痛的反应,使临表现复杂多变.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当利避害,根据心理特点,认真做好观察、治疗护理,以利患者康复.

2对疼痛的心理护理

疼痛的彻底解决虽然有赖于病因的治疗,但是良好的心理护理往往能够减轻和避免患者的疼痛.

2.1减轻心理负担,提高疼痛阈值任何能使患者精神愉快、情绪稳定、思想轻松的办法,都可以提高疼痛阈值,增强其耐受力,减轻痛苦.Mocc氏指出:“通过调整疾病关系,能够缓解成年人中等度疼痛.”疼痛患者时常因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对治疗效果不了解而产生恐惧、抑郁,而加重疼痛.护士应给予必要的解释和对疾病知识的宣教,对疼痛患者要亲切、和蔼.对待危重患者,应平静自若,严谨持重,操作熟练敏捷、忙而不乱.对待疼痛患者,护士要有高度的同情心,特别是对于神经衰弱所致的功能性疼痛人,医务人员应给予全面的体格检查,排除器质的病变.绝不能主观地认为患者是无病.即使患者有些敏感,也不能置之不理,因为这类患者更需要精神与心理方面的护理和指导.重视疼痛与心理的关系:注意患者的心理需要,并予以帮助提高疼痛阈值,往往会使治疗护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对疼痛患者一般应安置在比较安静的病房,对剧烈疼痛者可安排单人房间,保持环境安静、清洁,以利于患者休息和睡眠.尽量减少嘈杂声对患者的影响,特别是对经过长时间努力才能入睡的疼痛患者,一般不要去惊扰他,但特殊情况可根据患者病情安排.

2.3减少疼痛的刺激在检查、治疗、护理患者时,动作应准确、轻柔,避免粗暴,尽量减少疼痛刺激.如进行清创、换敷料、洗胃、灌肠、导尿、换床单、翻身等护理操作而必须移动患者时,应给以支托、协助,使保持舒适体位,减少疼痛刺激.

2.4争取家属配合当患者发生疼痛时,陪伴家属毫无疑问地将会受到患者的影响,而表现出焦虑不安的情绪.这种情绪又反过来影响到患者,致使患者疼痛加重.日本学者曾对一组癌症疼痛患者,用家属鼓励的方法止痛,结果16例中15例有效.因此,医护人员一方面要积极地为患者治疗疾病,减少家属的担心;另一方面也要对家属和陪伴进行卫生健康和心理学教育,并解释患者疾病的情况,使他们增强信心,作好配合工作.鼓励和支持,会使患者的心灵得到很大安慰,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疼痛缓解.

2.5加强保护性医疗制度在护理疼痛患者时,要注意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不随便议论患者的病情程度和有关医疗护理上的问题,不说不利于病情的话,避免对患者的恶性刺激.南丁格尔曾经说过:“对不能治愈的慢性病患者,切莫闲谈你的希望,就是谈论患者自己的事情也无法接受,他们因不能有一点期望而感到失望.”特别是护理持续性顽固性疼痛的患者,他们由于没有治愈的希望和剧烈的疼痛折磨,常常会产生的念头,因此更要注意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防止意外发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疼痛患者的心理护理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心理护理,是一种精细的艺术,特殊的技能,它要求护理人员除了具备必要的医学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修养,才能帮助患者解除痛苦,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