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实践

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063 浏览:144195

高校学生社区是高校扩招和高校后勤社会化背景下的产物,近年来,它在为解决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紧张、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由于思想认识、管理机制、工作模式、环境条件和学生特点等发生了变化,当前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1.实施主体和形式多样化.高校学生社区中,由于学校、投资商和后勤管理部门的组成、角色和相互关系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主体和侧重点也不尽相同.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实施主体主要有学生、社区怎么写作中心、物业管理公司、盈利性商业机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系统、学生社团、党团组织等,这使得学生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主体出现了多样化局面.高校后勤社会化使得学生社区德育的实践教育由遵循学校规则转到遵循社会规则,学生社区实践性德育真正成为“社会实践教育”.由于传统的学生宿舍(公寓)“隶属管理”和“权利领导”观念的惯性思维的作用,短时期内难以转变观念,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内化成精神需要和内在自愿意识,缺乏文化约束和道德推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

2.工作对象高度复杂化.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日趋复杂化.一是,在大众化教育和实施完全学分制的条件下,社区内个体差异复杂化.二是,传统家庭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和替子女包办一切的做法造成部分大学生心灵脆弱和人格缺陷,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相对弱化.三是,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严重压制了大学生自我成才的主体积极性,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厌学情绪,理性思考不够深入,易受外界干扰.四是,近年来社会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与方式多样化,导致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五是,社区网络的普及使学生面对纷繁芜杂的海量信息和激烈的思想文化激荡而无所适从,易迷失自我.

3.工作环境发生了新变化.“院系学生”逐步转变为“社区学生”,客观上要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及时深入社区,这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内涵.由于经济状况不同的家庭的学生对居住标准有不同的需求,在学生社区群体成员结构方面,学生的组合关系也由过去按院系、专业为主的组合,逐步转变为按学生个人要求与学校统筹安排相结合的组合.这就使得群体成员关系相对复杂化、多样化、松散化,也使以院系划分为主的教育管理格局逐步转变为以楼栋划分为主的新格局.与此相适应,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从原来的“校――院系――专业――年级――班级”向“社区――公寓楼――楼层――寝室”转移,从而将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平台.

二、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与实践

1.构建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长效机制.

⑴“三位一体”领导体制.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一级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完成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三位一体”的领导体制即是学院、学生处、学生社区中心相结合,统一领导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学院副院长分管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将后勤处的宿管科升格为副处级的学生社区怎么写作中心(简称“社区中心”),由后勤处副处长兼学生处副处长担任中心主任.这一领导体制的变革解决了社区管理思想工作中后勤与院系学工队伍之间的协调性问题,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其次,在“三位一体”的领导体制下,成立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小组,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学校党委副书记兼任组长,由社区中心主任担任副组长,成员由社区中心政治辅导员、系政治辅导员组成.工作小组主要对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做整体规划,并结合学生社区自身特点,切实做到体制上理顺、职责明确、工作到位,真正实现学生社区作为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⑵学生社区辅导员、院系辅导员、班主任协同工作机制.在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体制中实行学生社区辅导员、院系辅导员、班主任协同工作机制,构建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三大影响源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学院在各系配备政治辅导员的基础之上,引进具有学生工作经验、综合素质强的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为社区专职政治辅导员,按照1∶1000的比例配置.社区专职政治辅导员是继院系辅导员、班主任、学生成长导师之外的一支社区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在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中实行社区辅导员“分系联络制”与“片区负责制”,使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与院系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整合.实行学生社区学工队伍协同制后,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收到了明显效果:其一,改变了过去后勤工作人员面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被动局面,专职辅导员常驻学生社区,他们更为准确地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为全院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准确而详实信息.其二,解决了院系辅导员忙于本系日常学生工作而无暇顾及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实现了学院思想政治工作一盘棋的构想.其三,有效地组织与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与怎么写作机制――“学生社区管理委员会”开展工作,延伸了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手臂.

⑶学生自我教育体系:学生社区管理委员会与社区党、团组织.学院改变以往将学生社区自我教育组织隶属院系学生会、团委中的生活管理部,而是成立独立学生社团――学生社区管理委员会(简称“社管会”),下设办公室、宣传部、编辑部、活动策划部、卫生督察部、安全纪检部、网络信息部、综合管理部九大部门,实行社区中心辅导员“分部门指导制”.构建了社区辅导员――部长――干事,“社区辅导员――楼长――层长――室长”的双线自我教育体系.

学生社区党、团组织是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层组织保障.在现有学院(系)、年级、班级学生党、团组织体系的基础上,以公寓楼幢为主体,建立以公寓楼幢、楼层为单位的学生临时党支部和团支部,由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小组领导,党、团支部书记由社区辅导员担任.同时,将学生党员、优秀团员寝室实行挂牌制度,发挥一名学生党员和优秀团员就是一面旗帜的作用,加强学院(系)与社区学生党、团组织工作的结合,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引导人、团结人、凝聚人的作用.

2.拓展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在新形式下,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载体有活动载体、文化载体、管理载体和网络载体.

⑴活动载体.社区活动具有渗透性强、目的性明确、实践性强的特点是其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客观依据.我院每年开展一届“社区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由社区怎么写作中心主办,学生社区管理委员会承办,社区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以学年为单位,分为启动月、活动月、创建月.活动分为兴趣类、安全教育类、师生、生生交流座谈、演讲类、对抗比赛类等.依托社区文化艺术节开展系列活动,参与对象以楼幢为单位,有利于扩大学生交流面,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社区建设的主体性.以学生社区系列创建活动为另一抓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在社区活动中主要以开展 “学生社区管理示范系” 、“特色寝室”“党员示范寝室”、“学生干部示范寝室”等创建活动为依托,充分发挥榜样模范作用强化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

⑵社区文化载体.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载体就是将思想政治工作寓于社区文化建设中.社区文化载体包括社区物质文化、社区制度文化和社区精神文化三个层次.学生由“学院人”转变为“社区人”,个人空间的扩大,共享空间的便捷,功能设施的逐步完善,所有的设计和建造都力图传达着一种崇尚人性,自然的文化气息,人性化、现代化的物质文化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在实践中,强化大学生社区物质环境的文化品位和艺术含量,重视大学生社区的绿化、美化工作,精心布置社区墙面,张贴格言、警句、提示问候语等,使社区环境发挥育人作用.学生社区健全的制度反映着学生社区文化的品位.在学生社区建设中,制定了《大学生公寓管理制度》、《大学生社区文化活动管理办法》、《学生社区商业摊点管理办法》、《学生社区宣传广告栏管理制度》、《文明宿舍评选制度法》等规章制度,以此引导与规范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行为、体育健身行为、审美娱乐行为和生活卫生行为等.社区精神文化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同时也最能体现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社区怎么写作中心创办了《重教学生之家》,主要栏目有寝室絮语、社区之声、校园关注、辅导员之声、真情碰撞、求职广场等,发布《社区快讯》、建设“学生社区网站”正面引导社区主文化,制作宣传展板、黑板报,悬挂宣传横幅组织征集“寝室十大不文明行为”,并编写《劝诫歌》,多种形式从精神层面占领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舆论宣传阵地.

⑶社区怎么写作、管理载体.随着学生社区建设全过程育人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以怎么写作、管理为载体,与怎么写作、管理手段相结合,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首先,落实社区各项管理制度,科学、严格规范管理学生社区.管理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具有强制性,通过合理的规章制度和有效运行机制,激发学生参与社区建设的内驱力.其次,强化学生社区怎么写作管理队伍建设,从怎么写作与管理者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切入点,用科学、严格、人性化的管理,以周到的怎么写作感染学生、激励学生.

⑷网络载体.网络载体具有快捷性、海量性、交互性与隐秘性等特点,网络的发展带来了思想工作的巨大变化,使思想工作从集中统一的“一刀切”模式转变为分散的多样化形式,从被动的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多向的交流与互动.基于此,社区怎么写作中心在校园网上建立了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怎么写作性为一体的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网站,开通BBS,充分利用百度贴吧了解学生思想动态,采取主动出击,积极抢占话题,结合国际国内时事热点、焦点进行评论.同时,将社区管理中政策公告及各项管理结果、《社区快讯》、《重教学生之家》等发布到主题网上,建立“辅导员聊天室”、“心理咨询”等专题栏目,澄清学生观念正面引导学生思想.

3.健全学生社区思想教育工作考评激励机制.高校学生社区思想工作考评体系的建立具有评价、监测、调控和教育功能.在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考评中坚持动态考评与静态考评相结合,以动态考评为主,坚持定性与定量考评相结合,以定性考评为主.在实践中,社区怎么写作中心与学生处、院系共同制定了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考评体系,制定了《系级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考评细节》、《院系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考评细节》、《学生社区管理委员会思想政治自我教育考评细节》、《学生优秀、特色寝室评价标准》等一系列考评制度.院系学生奖学金、评优、评先都将学生在社区的各项表现纳入其中,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通过各项激励措施和考评制度,充分调动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积极主动性,同时激发学生参与社区建设的主体性、能动性.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