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树》争议来自魅力

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140 浏览:32362

曾任电视台大型节目策划人及撰稿,现于法国进修音乐舞台剧.

《生命之树》在戛纳从放映到记者会直至最后摘得“金棕榈”,一直处在反对的嘘声和追捧的掌声共存的境遇 .仅是这样热烈的观后反应,比起那些看完后让人郁闷无语的电影,它就已经获得某种意义上的成功.这种“争议性”正是“艺术”的伴生词,那些反对的声音也不得不承认,不论喜欢与否,这部电影有直指人心的力量,若是无感,嘘它做甚?

最直接的两种相反意见来自泰伦斯马力克 对画面的极致追求.一种观点认为那些犹如Discovery科教片的镜头于影片并无意义,且表达太过个人化;支持者却认为这正是影像的真谛.而无论哪种观点,对于“这些画面既精致且完美”这一点是没有异议的.导演对电影语言,尤其是视觉语言有着高超的掌控力.除了出色的色彩和构图,马力克是少见的能用物体的运动轨迹呈现镜头张力的创作者.这与一般意义上的镜头内纵深调度还有所不同,《生命之树》独特之处在于让“岩浆崩裂”、“细胞分化”、“星辰运转”等等这些纯粹的物理运动,因被赋予节奏和韵律感而具有了自身的生命力.正如笔者在之前另一篇评论中所说,在马力克手里,“那些影像已经不是单纯的电影手段,而是他的演员,是比西恩潘(片中儿子扮演者)、布拉德皮特(片中父亲扮演者)更本我更娴熟的演员.”


若仅仅是因为影像,这部影片或许还得不到如此多的争议.更关键的是马力克这位学哲学出身的导演在影片中体现的主题太过宏大,“对生命的追问”是自人类独立思考以来从未被解决的哲学命题,因此,很多人说“看不懂”,“太抽象”.但也是因为如此,这部电影难能可贵,人类试着用“语言”、“文字”、“音乐”等等来表达自己的哲学观,“电影”又为什么不可以?

与《细细的红线》、《天堂之日》这些前作相比,《生命之树》在视听语言上更加纯粹,在意识流表现上更加极致,以致引起了“电影本质是什么”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们的确不能说一部电影仅靠电影语言和意识形态就更接近电影本质了,对“电影”这个始终有争议的定义,大家承认它比大多数媒介更艺术一些,但又始终把它排斥在真正的艺术之外,有了“第七艺术”这样一个不尴不尬的身份.但是《生命之树》一定是“第七艺术”中更接近“艺术”的存在.当评委会主席罗伯特德尼罗用“容量、重要性、方向”描述这部电影的获奖理由时 ,我们有理由猜测这个“方向”正是马力克将“电影”向纯粹艺术推进一步的尝试.

至于广大观众的接受程度,戛纳本就不是票房的指向标,不喜欢这部影片的倒也不必强迫自己,修行还分“出世”、“入世”两说,马力克只是用电影手段完美地再现了他的哲学思辨,至于同不同意他的哲学观,不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