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中学习习惯培养

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607 浏览:19341

《信息技术课程》列为我国中小学的必修课,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和任务.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我认为应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信息技术课程有它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习惯,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几条方法和途径:

一、学习用计算机: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学会怎样规范地使用计算机

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它课程,它有一个固定的使用工具――计算机,如何正确的操作计算机就成了我们信息技术课中必须掌握的知识.一方面是如何避免损坏计算机:为了养成好的操作习惯,我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训练学生:首先尽可能地用事实说话.能让学生直接发现的就让学生直接发现.如拿着鼠标连线摆动鼠标造成的损坏.拿一个坏鼠标,把它的外壳取下,把鼠标连线与线板的焊接接点的接触面焊得较小,然后拿着连线摆动鼠标,让学生看到焊点断开,用事实说明该如何爱护鼠标.不能直接看到的,也用类比的方法进行讨论.例如为了说明为什么要按正确的程序关机.我首先介绍一下硬盘的工作原理,然后把硬盘工作比喻成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地面就像硬盘中读写数据的表面,而非法关机就是急刹车,再播放汽车急刹车的录相带,让学生发现急刹车对汽车和地面造成什么影响,通过讨论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非法关机对计算机造成的损坏.其次使用一种好的评价机制来激发学生爱护计算机.另一方面是如何操作计算机:像每个学生都必须建自己的文件夹,自己的文件都保存到专用的文件夹中,以便于自己查找文件,老师也便于管理.对于这些习惯的养成,我一般采用重复提问,重复记忆的方法,让学生先养成习惯再讲道理.因为学生对结构的理解不是能很快地掌握,如果一开始就讲结构学生很难接受,只有在学生使用了一段时间的计算机后,才能慢慢地体会.如我的“三步法”教学,第一课时我提出,今天我们学习操作步骤,请你总结一下我这几次操作步骤的规律.我故意让我的每个操作都是遵照这三步完成:打开我的电脑,打开C盘,在C盘中新建文件夹,修改文件夹的名称,打开文件夹,演示的同时讲解自己怎么操纵鼠标.学生首先就对我打开电脑等操作觉得新鲜,不是双击而是按右键,然后不同的同学能分别重述我的每一个操作的步骤,最后有部分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总结出三步:第一选定;第二按右键打开菜单;第三具体操作.老师总结,几乎90%以上的操作都可以这样完成.以后紧接着大约十周的时间都在让同学自己探索之前提示:第一步是选定,第二步是按右键,第三步操作.开始可能都需要我说,后来,我只要说第一步是等,学生就都心领神会,由此养成了“三步法”操作的习惯.


二、用计算机学习――让学生养成在学习生活中广泛运用计算机的习惯

现在的信息技术教材多以介绍各软件的使用为主,这样学生对计算机的功能了解得不够透彻.如学习WORD或WPS他们知道是文字处理系统软件,但因为学生用计算机做文字处理的工作不多,所以学生学习起来兴趣不高,学后也容易遗忘.作为一个实用性非常强的工具,计算机本应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助手,其实不然,从我的个人调查发现,走入家庭的计算机80%以上都只成为了一种娱乐工具,玩游戏和上网聊天.如何让计算机发挥它应有的效益,这也是信息素养如何培养的一个重点.我一般从三个方面去做:第一把握课堂,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每堂课我都准备了25分钟时间让学生利用计算机自主学习,我在计算机中装了一系列的CAI软件,让学生通过一个软件学会一些知识,同时也可以上网进行学习,如建议学生到“洪恩在线”学习它的“每日充电”中的每日一词、每日一句、每日听力等,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查找一些资料,如有没有外星人等一些与其它学科知识相连接的学习.这样,学生从计算机课中就了解到计算机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或获取信息.第二和其它各科老师紧密联系,让学生把计算机做为工具使用到各学科中,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我充分抓住每一个使用电脑的机会,例如美术课“光与影”,让美术老师在机房再上一次,或我们就他这堂课学一学电脑的处理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利用一些软件轻而易举地就能达到光与影的效果.还有数学课的“统计”等,有些软件尽管学生没有学过,但演示给学生看就是一种信息的传播.第三使用评价机制来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如用文本处理软件做的作文,我评出最美观的作业,在电脑课上进行展示给一些作文并不是很出色但排版美观的同学一种新型的肯定;不定期地举办CAI软件知识抢答赛;让学生做专题讲座、写专题论文等,激发学生使用计算机学习的热情.

三、活学活用:不管是用计算机学习,还是学习用计算机,学生始终作为学习的主体,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我们处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这也就意味着信息技术的高淘汰性,如果我们简单地传授某个软件的操作,势必会造成所学非所用的状态.其实计算机操作非常简单,可以简单归纳成三步:第一选定操作对象;第二查找菜单命令;第三执行操作命令.因此,我们的计算机的学习就有了很强的特殊性,与其手把手教学生如何使用哪个命令,不如多让学生了解哪些软件可以做到什么效果,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计算机,师生间相互讨论遇到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我所采用的方法通常是做一个大的案例,其中包括许多的操作,在学习一个软件之初,先演示案例,讨论所要使用的软件,然后分成许多小的方面让学生去逐步探索.有些简单的操作不用教就会,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培养了自由探究的习惯,有些操作提醒一下也就会了.这样学习一方面可以节约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多操作计算机,也可以把把老师解放出来进行个别辅导;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自己发现的过程中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这种探究性,在课堂中,我一般不介绍具体操作步骤,而重点与学生讨论类比,把操作与实际进行类比,与以前所做过的操作进行类比,让学生自己通过类比达到探究式学习的目的.如当学生学会WORD后,我讲POWERPOINT的第一节课,就是介绍POWERPOINT与WORD是同一公司出厂的OFFICE系列软件中一个,然后要学生在POWERPOINT中做一文稿,并修饰好,学生没有提出任何问题,就能自己发现如何打开POWERPOINT,如何插入文本、对文字进行修饰,如何插入图片,一气呵成,然后,我积极鼓励学生.这样学生兴趣来了,探究的学习氛围就更浓了.多进行横向比较.比如说在画笔学复制、粘贴时,我让学生试着把文件从一个文件夹中放到另一个文件夹中;把一幅图中的一只鸟放到另一个文本中等,让学生了解学会一个软件中的命令同时就意味着学会了多个软件中的命令,解除他们对没用过的软件的畏惧感,建立自信.一方面鼓励学生多尝试,打破学生长期养成的“不准乱动”的习惯,以达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目的.每次上课学生都有大量的时间进行自主的探索,一方面为他们学会操作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而这种学习方法中的让学生自己总结即是对操作的一种梳理,又培养了学生及时进行归纳总结的良好习惯,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当学生的习惯培养好了以后,你不难发现,只要你提供了环境,学生能利用没有学过的软件做出他想做的成果来.因此,广泛介绍各类型的软件比介绍一个软件的操作更重要.

良好的学习用计算机的习惯,用计算机学习的习惯,活学活用的习惯,培养好了这几个习惯,孩子们才能把计算机真正伦为工具用起来,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不需要计算机老师上计算机课,所有的人使用计算机已成为他们的习惯,他们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