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效课堂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更新时间:2024-02-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697 浏览:20540

在中小学生学习负担普遍过重,新课改深化举步维艰的背景下,学校必须组织教师深入研究真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益,才能真正消除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推进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全面健康地发展.现就课堂真效教学研究的现状、策略和方法,谈一些看法.

研究现状简评

目前尚未查阅到以“真效”为核心概念的课堂教学研究.比较普遍的是人们对“有效教学”的研究.这是国内外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真效课堂”研究的最核心内容.所以本文的研究现状简评主要指“有效”教学.

在西方国家,从杜威到布卢姆,从斯金纳到加涅,都非常重视对有效性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普遍展开,深入探索有效教学的机制,并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如美国加里D鲍里奇著《有效教学方法》,梅里尔哈明著《教学的革命》,佩尔蒂埃著《成功教学的策略――有效的教学实习指南》等.面对教学高耗低效,学生学习负担普遍过重的现实,我国的学者、专家和部分一线教师从新课改展开研究,并渐成教育热点.出版了一批研究专著,如吕渭源的《有效教学草纲》,陈厚德的《基础教育新概念:有效教学》,黎奇主编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肖成全等主编的《有效教学》,吴松年的《有效教学艺术》,姚利民的《有效教学研究》等,还有若干研究论文和其他研究成果.

国内外学者专家的这些研究,主要从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效果、教学投入与教学所得关系等多角度或综合角度对有效教学的含义进行界定,从教学的各种构素(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教学的主要过程(备课、上课、辅导等),教学的核心问题(预设与生成、新型师生关系、多维度教学目标、课堂组织管理和教学评价等),对有效教学进行了多层面多角度的探究,重点研究了有效教学的机制、特征、原则和策略,为深入研究真效课堂的构建,搭建了基础框架,积累了基本通识,提示了研究方向,也为教学实践提供了理念怎么写作和策略、方法的指导.

纵观这些研究,存在的不足也是很明显的.由于这些研究大凡着眼文献研究和建议性理论研究,缺乏扎实的实践基础和实证研究,还差不多处于规划式、框架式的状态,过于宏观.由于缺乏根本的参照依据和科学的评价体系,有效教学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科目化、微观化、案例化的研究成果.从普遍意义上看,已有成果对实施新课程目标的课堂教学还欠缺实践操作的切实指导性.能深入参与的部分一线教师,其研究显得零散、孤立,且偏重于知识技能,又显得简单、偏颇.由于这些原因,一些号称“有效”的课堂,依然存在着各种各样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检测有效”现象.

研究策略及建议

以落实新课程目标为参照 新课程目标是真效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真效教学设计、实施的根本依据和最终归宿.只有落实新课程目标才能做到执行国家法定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新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这必须以课程内容为出发点,关注教材编撰的意图(要实施的课程内容),把教材内容定位于实现课程内容的凭借、手段和途径,使教材内容因课程内容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构成科学的体系.为此,要弄清楚课程内容、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内涵的联系与区别.要根据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在整套教材内容的纵向关联和单元课文的横向联系中,确定具体课文所在坐标点上要实施的课程内容,科学制定三维度具体目标,并据之对课文内容深入分析研究,合理增删取舍,以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要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掌握科学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养育良好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将设计、实施及评价连贯起来观察和考量 真效课堂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是真效课堂建构研究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三个主要环节.设计是前提,实施是关键,评价是升华.进行真效课堂教学设计,首先必须依据新课程理念、课程标准和教材体系,结合具体课文的内容,设计出恰当明晰的三维度具体目标,其次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做到充分把握学情,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合理选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学定教,以教导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实施中高效益地达成预期目标奠定基础.

研究方法选择

从教的诸多方面考察分析 如教学设计:如何根据学情、课程理念、课程标准、教材体系和课文内容,科学制定三维度具体目标,如何处理课文,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如何强化重点、突破难点,如何设计教学活动,既灵活开放,又富有实效,如何在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学得或习得“过程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和品质.教学过程:如何创设情境,切入课文,如何安排教段,自然过渡,如何层层铺垫,创造,如何总结提升,适度拓展.教学活动中的设问:是否富有诱导性,是否具有灵活性,是否拥有开放性,是否能引发新的问题,创造课堂生成.思维方法训练:如何启发,如何引导,如何点拨,如何拓展,如何控制.还有课堂软环境创造方面,如对学生的鼓励:如何期待,如何激发,如何表扬,如何谅解.

从学的诸多方面考察分析 如预习情况:如何有条理地预习,如何运用己有知识经验,如何利用工具书和参考资料,如何找出重点、难点、疑点,如何探究预习疑难,如何选择与解答预习练习,如何合作预习,如何评价预习效果.上课情况:如何做好上课准备,如何选择课堂学习的重点难点,如何思考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质疑,如何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勇敢质疑,如何和老师、同学合作探究问题,如何创新课堂思维,大胆发表见解,如何记录学习要点,如何评价自己和同学的课堂学习,总结课堂学习的经验和教训,如何向老师提出改进课堂教学的建议,如何总结学习的内容.复习情况:如何利用复习资料,如何撰写单元(章节)小结,如何记住所学知识经验,如何评价复习效果,如何保管学习档案.作业情况:如何选择作业内容,如何提高作业质量,如何攻克难题,如何订正作业错误,如何总结学习方法.还有学习的品质,如主动、勤奋、求实的精神如何,学习的心理,如动机、兴趣、情绪、压力、性格、修养如何.

通过系统考察,综合分析,在教与学的结合点、结合方式和方法上,评价设计与实施的真效性,形成典型案例.每个完整的案例大致包括四个部分:研究主题―情境描述―问题讨论―观点提炼.结合新问题、新发现,不断对案例进行再分析,再提炼.通过梳理、归类,使案例科目化、系统化、微观化,进而从中提炼真效教学的宏观策略和微观艺术,探究真效教学的基本规律,建构各科目真效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和案例式的实用课型,使研究成果之于教学实践既具有直观性,又具有指导性、借鉴性和实用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青阳港实验学校)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