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和血栓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

更新时间:2024-04-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558 浏览:133379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坏死或脑软化,是突然发生的脑的紧急缺血事件,脑血管病中发病率较高,危害中、老年人身体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用低分子肝素和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患者25例,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文全部病例均为本院住院治疗病人,把全部病例分为治疗组25人,对照组23人.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52~69岁,平均57.5岁.病程9小时~3天,梗死部位:基底部32例,脑叶8例、小脑5例、脑干3例.临床症状及体征:意识障碍17例,其中嗜睡13例,意识模糊3例,昏迷1例;头痛20例、头晕25例,右侧肢体瘫痪10例,左侧肢体瘫痪13例,全身瘫痪1例,共济失调2例,中枢性面和(或)舌瘫痪30例,肌力情况:0~24例、2~3级16例、4~5级8例,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的学术会制定标准,经CT、MRI证实为脑梗死,无颅内出血,无出血倾向者.


方法:治疗组给予血栓通注射液10ml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低分子肝素注射液(商品名:速避凝)0.3ml(3000U)脐旁腹壁皮射,2次/日×15天,用药期间避免使用抗凝剂如阿司匹林等,并监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对照组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维脑路通0.8g,静滴1次/日×15天,两组病人视病情轻重及合并症给予脱水、降压、降糖、抗感染等治疗.

疗效判断标准:参照1986年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分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效4种.

结 果

结果见表.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

并发症:治疗组1例治疗第9天出现四肢、腹部皮下出血,终止低分子肝素治疗后好转.

讨 论

低分子肝素具有抗血栓,降低血液黏稠度,降血脂,促进血液流动,改善供血等功能,其作用机理在于其抑制血凝过程的中枢环节Xa,使Xa失活,从而抑制凝血酶的生成,其还具有分子量小,抗血栓作用强,生物利用度高,血浆半衰期长,对血小板影响小的特点.血栓通为中药的三七总甙制剂,能降低机体耗氧量,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降低动脉血压,有显著的抗血栓和抗凝血作用,从而改善患者脑血管缺血状态,而达到治疗目的.经临床观察发现两组治疗脑梗死疗效分别为96%、78.3%.两组总有疗效有明显差异,这说明低分子肝素和血栓通联合治疗,可取长补短,明显增加疗效,但用药过程中应严密观察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对未控制的高血压、消化性溃疡以及有出血倾向者应慎用.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