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高中语文应养成哪些习惯

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613 浏览:93295

一、语文学科的特点

1.基础性

基础性的知识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为学生今后发展打下一个稳固的基础.拼音、汉字、词语、句子、文段、作文,还有朗读、背诵、说话等.让学生懂得常用语文工具书的查法,能纯熟背诵指定的名篇佳作,至少能记住100篇可作为范例的文章,在当众发言前,能记住讲话的主要内容及其顺序等,能用普通话当众回答问题或与人交流,能连贯、得体地表述一个完整的意思,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使命.并且这也将成为学生学习其他知识的工具和基础.

2.人文性

从学科联系和学科德育的角度看,中小学语文课程首先关注的是人类悠久、灿烂的文化,是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展,特殊是对他们人文情感的熏陶.多年来,我们见到的各种语文教材的语言中无不布满了人类丰富、美好的情感,不仅在选作课文的童话、诗歌、散文、小说里,在编者精心设计的训练里,在与学生的任何语言交流中,甚至在大多数实用文体中都或多或少地流露出人类应有的美好情感.

检测如说,文以载道的“道”中除了政治思想内容之外,还应包含人类所有灿烂文化和美好情感的话,那么,文以载“文(文化)”或文以载“情”则是语文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文化情境,以文以情、以境陶情,才可能以文教人、以情感人,以健康、柔美、高尚的人文情境育人.只有工具性而没有人文性的语文是不可思议的,大概事实上也是不存在的.

3.工具性:

任何一部自然科学著作或一部哲学著作离开语言文字这个载体,我们长期以来一直把语言文字看作是思维和表达的工具,而不看作是思维和表情达意的材料.殊不知,从语言文字所具有的功能看,语言是思想的现实,是思想、文化的载体;文字是语言的外壳,主要体现的是材料性而非工具性.写文章、说话有攘楼,语言文字基本上是起着砖瓦和预制件的作用而不是起瓦刀的作用.因此,我们说语言文字是基础工具,还不如说语言(有时包括文字)是材料和载体更为实际.

二、根据语文的特点,要想提高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

1.勤于朗读.“念”字在这里就是指出声朗读.好多同学读书不愿出声,更不愿放声,这样不好.因为用普通话正确的朗读,做到不颠倒,不破句,语气自然流畅,抑扬顿挫,富于表情,这不仅是一种美感的享受,而且比默读更能增强记忆和感知的效果,另外,朗读是多种感觉器官参与的活动,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深入体会作品所表达的爱憎感情,准确把握作品的谋篇布局,还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提高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

2. 勤于查正.勤查工具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排除阅读和写作上的一些障碍,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扩大知识面,积累词汇,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3.勤于动笔.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笔记可以是提要式、摘录式和心得式等,也可以多种形式交叉使用.还要坚持写日记,要学会观察生活,把察有所感,心有所得,及时记下来,以备日后选用.勤于练笔,形式多种多样,除以上两点外还可以自拟题目写作,也可以尝试投稿.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有付出,就一定会从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4. 勤于背诵.以对课文中的优秀的诗文名句,一定要背下来,这会使你终生受益.在课外阅读中发现了精美的篇章文段也要抄下来,背下来,不要怕吃苦,功到自然成.

5.勤于观察.中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随时随地的观察生活,因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这不仅是学好语文的需要,也是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的一种积极的表现.观察,一要用眼看,二要用心想,三要用笔记.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是获得素材的重要手段.

6.精于修正.是写文章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文章质量的重要措施.要想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就要学会精心修改自己的文毒不搞形式,不停留在增删个别字词和几个错别字上.要从遣词造句、标点符号、修辞方法、段落层次、过度照应、题材修饰、审题立意、语言风格等多方面,认真地全方位的字斟句酉的推敲和修改.只有这样才能改出精品来.

7.书写工整.常言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书写工辖,卷面清晰,既能让读者准确认读全文,还可以给人一种美感并有“先声夺人”之妙.所以书写万万不可马虎,一定要精益求精.良好的书写习惯,一是要规规矩矩写字,做到工辖、规范;二是讲究文面,做到整洁大方;三要讲究行款格式,行文时的正标题、副标题、引文、序码、空行、对话、署名等都要符合约定俗成的行款格式,不能自行其是,否则影响效果.

8.持之以恒.学习上要有一个较具体细致的计划,每天该干什么,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完成哪些任务,自己都应该心中有数,尤其是对经典著作的阅读一定要恰当地做好时间的安排.

9.思辨感悟.“悟”即悟性.一个中学生有比较扎实的基本功,有比较广阔的知识面,又肯动脑筋想题,那么他肯定会处在一个高的“境界”中,也往往会有百思不得其解,忽又豁然开朗的感受.这种感受就是来自于对书中问题的思考,生活中是非真伪的辨别,思考的多,交流的多,就可以思维敏捷、融会贯通、视野开阔,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0.去粗取精.

在读书过程中,去粗取精是个重要的原则.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源渊流长,有精华也有糟柏,在当今开放的社会,优秀文学作品很多,但是颓废的粗俗的东西也充斥在我们的周围,我们必须学习鲁迅的“拿来主义”精神,摒弃粗俗,吸取精华,因为粗俗的东西不仅无益于语文水平的提高,而且极容易对中学生的心灵造成侵蚀,并贻害无穷.

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一蹴而就绝不可能.指导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就能为语文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