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农村初中古诗词教学

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404 浏览:68715

优秀的诗词作品,往往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雅的意境,精致优美的语言,富有节奏和韵律的美感,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极大的帮助.

作为农村一线语文教师,考虑到学生基础薄弱,功底浅陋,知识面窄等实际问题.在平常的教学中,我逐步探索出“三读”教学法:


粗读——体会诗词节奏美

古诗词的教学应先特别注重朗读.读出节奏,读出情感,读出魅力,读出图画,读出艺术,读出诗中流淌的音乐美.

朗读时要注意停顿、重读以及语调的处理.古诗词朗读的节奏并不复杂,如:五言诗词一般可分为“二/三”或“二/一/二”形式;七言诗一般可以分为“二/二/三”的形式.如,在朗读韩愈的《左迁至南关示侄孙湘》时,可按照“二/二/三”的节奏,“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洲/路八千”.重读的音主要有“九重天”、“路八千”、“家何在”、“马不前”等.尤其在朗读“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时,要注意“云横”稍微平缓,“秦岭”开始上扬,“家何在”处达到上扬的顶点,以表现心中的惨痛之情.“雪拥”处又是平起,稍微低沉些,在“蓝关”处开始下降,至“马不前”处降到极点,且“马”字稍微拖长,“前”字顿收,以表现前途艰难的英雄末路的悲痛.另外古典诗词都有严格的用韵规律,让学生把感情和气势融入到韵脚中,也能突出诗词的情境.如“相见是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的《无题》),一个“难”,一个“残”,道出沉重的离别之情,叹惋着人生命运的无常.

你看,诗歌节奏的抑扬顿挫不正如音乐旋律的跌宕起伏吗?通过朗读,把诗歌变成跃动的音符.

细读——领会诗词情境美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细读是理解诗意的第二个阶段,在教学时,我们要引领学生进入摇头晃脑、细嚼慢咽的状态,品味古诗词,品其景其情,品其意其感.

例如马志远的《天净沙·秋思》.通过粗度感知了这首小令的音乐节奏之后进入细读悟情阶段,这个阶段我又引导学生三读三品:一吟一品——品物境:学生边诵边吟,边吟边品,品到妙处,诗中之景物便活了起来:枯藤,老树,昏鸦,瘦马,古道等纷至沓来,映入眼帘,挥之不去,构成多彩多姿,变化多端的凄美图画;再吟再品——品情境:景物愈发活灵活现,图画愈发栩栩如生,藤意象——枯;树意象——老;马意象——瘦;道意象——古等一股凄凉之情油然而生,满眼萧瑟,泪眼汪汪,叫人断肠,与作者达到心灵会通,品出了诗情;三吟三品——品意境:品出意境,景物越来越模糊,情境愈来愈伤悲,自己仿佛就是曲中的断肠人,心中凄凄惨惨戚戚,心神迷迷离离,恍恍惚惚,达到物我两忘.此时,一首诗便真正读懂了.

另外,教授《天净沙·秋思》时,我还尝试过从此曲的灵魂——“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入手,去品味诗歌的主旨.再顺着作者的思绪回溯到曲中的具体意象.学生体会到了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以此指导学生去理解作者所白描的十种景物.这十种景物有机地映衬文章主旨,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这些景物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让图景带上了悲凉的气氛.这样下来,学生也就能很好地品味到景有情,情景妙合无痕的境界.

精读——意会诗词意境美

我国古典诗词讲究“意在言外”,讲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讲求自我在与自然深沉契合中激荡而生的某种“情趣”,“神韵”,这就是诗词的意境美.意境是作者的主观生命情调和客观自然景色互相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和谐统一的结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读”为契机,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深入意会诗词意境,让学生跨越时代、民俗、社会和情感的障碍,根据诗词的文字信息,展开联想和想象,与诗人一起进入意境,品味浓郁的诗情,以获得审美体验,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

在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通过精读让学生认识到,在世人心中,月是美的象征,是思念亲人朋友的载体,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它更是失意文人抒发情感的寄托.“人又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境在情种,情随境生:对人生的感悟,对亲人的思念,昂扬达观的心境,失意但不失志,尽在诗中.

“诗是流动的画,画是静止的诗”,在读的过程中,还应引导学生调动一切手段来理解诗歌,如将诗转变为画,转变为歌,即可加深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雪景图;“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风情,将会展现在学生画笔下,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邓丽君委婉如诉的歌声中也变得清晰可感,可触可摸.

总之,古诗词教学就应着眼于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鼓励学生真正参与到对话的进程中来,一起探索,一起发现,一起分享 ,通过诗歌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从而勇敢乐观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