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教师应树立新的教育观

更新时间:2024-04-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910 浏览:16043

【摘 要】在实施创新教育中,不但教师本人要创新、求异、探索,更要教会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创新,那么创新教育中教师应树立哪些新的教育观呢?笔者从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 键 词 】教育观 创新教育 发展观 教育观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1-0088-01

同志在多次讲话中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充分说明了有创新才有进步,有创新才有发展,这强烈呼唤和要求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更新教育观念,实施创新教育.在创新教育过程中不但教师本人要创新、求异、探索,更要教会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创新,因此,在实施创新教育中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观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树立创新意识观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面对的是天真、活泼、可爱并且可塑性很强的一群孩子,教师的思想观点、行为,时刻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这说明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因此,教师必须树立起创新意识观.

首先,从教育教学的思想上要进行更新,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教育工作者要从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高度去认识教育的地位,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去审视自己的工作,从素质教育的历史使命去转变教育观念.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为社会主义事业怎么写作的创新型的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教师要根据社会主义事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转变教育观点,树立创新意识,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培养.先从能力着眼,再从能力入手,为提高学生的能力研究教材和教育方法等.也就是说,教师根据创新教育的要求,灵活选择教学内容,把新思想、新观点、新理念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使教学内容能有效地怎么写作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然后根据创新教育的要求,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创新,创新教育所需的教学方法应该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掌握学习技能,最终学会创新.创新教育所需要的教学手段要先进、高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向着更宽、更深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技术,要切实树立起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创新意识观.

二、树立教育观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标的教育,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的素质有所提高和发展,其实施主要是通过教育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一定要进行创新教育,在创新教育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创新教育:

第一,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多种技能,必须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而建立师生关系的关键是真正建立起一种地位平等、情感融洽的师生关系,因为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教育对象都是有理想、有感情的个体,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创造性,可以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谈,努力营造出一种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尝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错,帮助他们找出出错的原因,引导他们去探索新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放下思想包袱,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质疑问题,才能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自己的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从而为成长为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

第二,抓住学生好奇的特点,好奇是青少年学生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能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

第三,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教学活动中品尝成功的喜悦,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成功,这是学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想方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让学生树立创新观念.

三、树立学生的发展观

每一个学生都如一粒种子,总有发芽、开花、结果的那一天,不过有发芽的早晚之别,开花的春秋之异,这说明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每个学生都有创新性.作为教师,应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法,沿着不同的规律去开启学生的心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每位学生的学习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和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把学生身上的潜能挖掘出来,让学生学会创新,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庞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