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

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941 浏览:31663

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教会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是小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要目标及内容

一、培养自我评价的能力

自我评价是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小学生把自己当作认识主体,开始理解自我与客观世界、社会生活及相关人员的关系后,在别人对自己评价及评价别人的过程中,认识了自我.小学生如果能够正确地真实地认识和评价自已,就能正确地对待和处理个人与环境、社会、集体发他人的关系,有利于自已改正缺点,发扬优点,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

1、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一个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对自己的好评价基础之上,而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反复的积极的心理暗示就会让学生对自己做出好的评价,从而形成自信,而一个自信的人才有可能积极的参与到使自己更好的自我教育的活动中.作为家长或老师,需要掌握表扬的艺术来培养孩子自信心.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的父母或老师非常吝齿自己的表扬,尤其是做父母的这一问题更突出,一方面是因为父母看不到孩子的优点,认为自己的孩子身上没什么优点,有的是害怕表扬孩子会让孩子骄傲,孩子会退步;有的老师和父母也知道孩子需要表扬激励,但因为不懂表扬的技巧,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2、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教育者(社会、老师、家长)都应该让孩子明确“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还应该在孩子心中树立起这样的理念:人的不足正是我们要通过各种努力,借助外界帮助及自身的力量来改进的方面,不应该为人的不足觉得羞愧等当这些理念在孩子心中确立起来,孩子就不会将自己的不足看成是不可改变的原罪,也不会有羞耻感.而当一个孩子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正确看待时,才能主动改进和完善自己,从而行成自我评价能力.

每个孩子都是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在无数次的尝试中学会判断对错和是非,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教育不是培养军队的士兵,不是要让孩子小小年纪就学习虚检测的服从,不是让孩子带着两张面具生活,更不愿看到教育下的孩子是双重人格的人,而是在培养身心都健康的合格公民.基于以上的理念,广泛利用课内外的资源,通过游戏、讲故事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可收到显著的效果.

二、培养自我激励能力

促成自我教育的基本动力被广泛地认为是自我激励,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也需要自我激励能力作为保障.一些自信心不足的小学生首先看不起自己,同时更是害怕被其他人瞧不起,这种心理通常是由“投射效应”造成的.因此,要培养自我激励能力,必须从体验成功、得到肯定、受到鼓励开始.

1、在学校或班级举办的活动中采用竞争机制,组织各种形式的比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在竞争中激励孩于不断肯定自己,完善自己.学校能针对各类学生的特点组织创造性开展各类竞赛活动,如为擅长体育的学生组织各类球赛等.当学生兴高采烈的走向领奖台时,自然会肯定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树立更强的自信心,提高自我激励能力.

2、在班级中形成相互激励、相互欣赏的氛围,让每个孩子都学会欣赏,让每个孩子都得到承认与肯定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想做最好的自己.我曾组织过一个主题系列活动,猜猜我最欣赏谁.让学生说说自己最欣赏的同学,然后回答为什么要欣赏他?凡是被欣赏的同学,我们都会给发小礼物,你欣赏他,你能向他学习什么?在这样的引导下,孩子们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学会学习别人的长处.一段时间后,我发现班里只剩那儿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没有被人欣赏,这时我及时参与进来.有次上课前我问同学:猜猜老师最欣赏谁?起先当老师说出那个孩子的名字,同学们并不认同,因为这个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上课总是迟到,这时我引导孩子们:值日时班里谁最能干?窗户坏了是谁主动修好的?这样的同学不该被我们欣赏吗?当班里想起了热烈的掌声时,我看到了孩子那张带着惊讶羞涩和幸福的笑脸.班里暂时没被欣赏的孩子也开始规范自己的行为,盼着大家欣赏他,就在不经意的活动中,教会了孩子们宽以待人,和谐积极向上的班风随之建立起来,孩子在欣赏别人的同时学会了对照自己,学会了自我规范,自我激励.

三、培养自我调控能力

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也是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充满幻想,追求上进,寓于理想,相对于年青人或成人而言,其可塑性更强.另一方面,他们又处于知识经验比较缺乏,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受各种外因干扰和影响特点.因此小学生是否学会自我调控尤为重要.


1、要在班集体中树立些积极的榜样.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他们会受到榜样的形象感染并积极地仿效榜样,向好榜样学习对于少年儿童的教育具有特殊的巨大的作用.小学生会向榜样学习,其思想道德行为自我调控,并逐步强化自我调控能力.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表明,作为小学应该高度在重视学生榜样的积极意义.

2、树立责任意识,让学生自己管住、管理自己.如在班级中采用承包制,责任到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而且必须做好,没人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遇到问题时自己要想办法解决,老师只在认为必须帮忙时才参与引导,这样的教育反而能使孩子们在跌跌撞撞中,在管理班级的人和事中,学会了管理自己.老师在培养学生责任心的同时,也促使学生学会更多的关注反思自己的行为,在管理中不断矫正自己的行为.在班级管理中,开展“一日班主任”活动,即依照学号顺序,每人做一天班主任,轮到的学生负责班级一天事务的管理,不负责任的孩子,将会被取消下一轮做“一日班主任”的权利.这样的管理试行后,即使是平时最难管理的孩子,在做“一日班主任”时都会表现得非常好,时时刻刻想着起带头作用,不自觉的规范着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