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与城乡收入差距实证

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910 浏览:105700

摘 要 :文章基于1978年~2010年中国3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金融发展显著地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实证结果同时也表明城市化进程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财政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不显著;对外开放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就业结构的改进和升级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市场化进程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关 键 词 :金融发展;城市化;就业结构;城乡收入差距

一、 引言

经过改革开放,我国建立了基于市场经济的多元化金融市场体系,金融体系日臻完善,金融规模不断扩张.广义货币(M2)增长率2010年达到19.7%,远高于10.8%的GDP增长率.我国的金融市场已经从金融抑制走向金融深化,并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的考验.当然,我国金融市场仍然不够完善,与国外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我国的金融市场目前仍处于市场化初期阶段,直接金融发展缓慢,大量的金融风险存在于银行信贷市场,信贷配给依然失衡.金融发展直接影响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影响居民的收入分配.而已有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某种内在的必然联系.在当前金融危机影响未退,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分析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有助于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提出促进金融市场发展的建议,并为解决城乡收入差距提供建议,有利于转型期和谐社会建设.

二、 文献回顾

金融发展与收人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逐渐成为近年的一个热点.金融发展和收人差距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至今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理论,不同的经济学者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样本,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1. 倒“U”型理论.Kuzs (1955)首次探讨了经济发展过程中个人收人差距的变动趋势,提出了著名的库兹尼茨检测说.Greenwood和Jovanovic(1990)对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之间关系进行了较早研究,提出两者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理论.他们基于一个动态模型,认为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门槛效应”的检测设下,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关系是倒“U”型的,即金融市场不发达时,金融发展既会促进经济增长也会扩大收入差距;随这经济发展的成熟,穷人跨过门槛水平享受到金融相似度检测怎么写作,金融发展就会逐步缩小收入差距.陈伟国和樊士德(2009)、肖燕飞(2009)以中国的数据也验证了两者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

2. 金融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很多国外学者认为金融发展缩小收入差距.Banerjee和Newman (1993) 建立了一个四种策略的职业选择模型,认为随着金融市场的完善,基于遗产继承的低收入者也可以自我就业和成为企业家,那么金融发展将降低收入分配差距.Galor和Zeira (1993)也持有同样的观点.Clarke,Xu和Zou(2003)针对全球数据的研究显示,金融发展会显著缩小一国的收入分配差距.Beck等(2004)认为金融发展有利于减小贫富差距.Beck等(2007)利用跨国数据和动态面板回归方法,发融发展不但降低了基尼系数而且还减少了日均生活费低于一美元的人口的比率.Muhammad Shahbaz和Faridul Islam(2012)以巴基斯坦1971年至2005年的数据建立ARDL模型发融发展减少收入不平等,而金融不稳定却恶化收入差距,同时对外开放加剧了收入不平等,还验证Greenwood和Jovianvic的倒“U”理论检测设不存在.

3. 金融发展扩大收入差距.最新的研究表明金融发展扩大了收入差距.Céline Gimet和Thomas Lagoarde-Segot(2011)对49个国家1994年~2002年的银行业和信贷市场的数据建立SVAR模型,发现银行领域对收入不平等的冲击很强.Jauch Sebastian和Watzka Sebastian (2011)应用非平衡面板对138个国家1960年~2008年的跨国数据分析表明,控制了国家固定效应和人均GDP,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成正向关系,金融发展导致更高的收入差距.

章奇等(2004)首次对中国各省以银行信贷占GDP的比重所衡量的金融发展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金融发展显著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姚耀军(2005a,2005b)应用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分析表明金融发展规模扩大城乡差距,同时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负相关.而针对中国的现实,温涛等(2005)从城乡“二元结构”角度出发,分析了在我国金融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金融抑制抑制了农民收人的增长,另一方面金融深化促进城市居民收人水平的提高,从而拉大了城乡收人差距. 其他学者如翟立宏和徐志高(2009)、孙永强和万玉琳(2011)、叶志强等(2011)分别应用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面板数据等计量方法分析指出,中国金融发展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总之,城乡收人差距在发展中国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引起这一差距的具体原因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也不尽相同.但是,从金融发展角度对收入差距的研究还是较为主流,本文利用我国1978年~2010年3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检验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同时也检验城市化等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三、 模型、变量及研究方法

1. 模型设定.本文研究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我们设定基础计量模型并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其对数形式如下:

上述方程中α0、α1、βi为系数,theil,fir,Xi分别为城乡收入差距、金融发展和其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控制变量,其中城乡收入差距为被解释变量,金融发展及其他控制变量为解释变量.

2. 变量说明.

(1)城乡收人差距(theil).在现有文献中,大多数学者常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来衡量城乡收入差距,也有用基尼系数来衡量的.但是,我国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具有显著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王少平和欧阳志刚(2007)的研究表明,泰尔指数这一度量方法更能体现城乡人口所占比重的变化,同时与基尼系数对中间阶层收入的变动比较敏感不同,泰尔指数对两端(低收入和高收入阶层)收入的变动比较敏感,因而更能体现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主要体现在两端变化的特征.本文采用王少平和欧阳志刚(2007)的做法,采用泰尔指数衡量我国的城乡居民收人差距.其定义和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i 等于1,2分别表示城镇和农村地区,Pi,t为城镇居民( i等于1)或农村居民(i等于2)的总收入(用相应人均收入和人口相乘得到),Pt表示t时期城乡的总收入.Zi,t表示t时期城镇地区(i等于1)或农村地区的(i等于2)人口数量,Zt表示t时期的城乡总人口,因此,这里定义的泰尔指数所度量的城乡收入差距是基于城乡人口比例和收入比例,以收入比例为权数,对城乡收入的份额加权得到.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越大,则泰尔指数越大.

(2)金融发展(Fir).目前关于金融发展的指标类型较多,包括金融相关率、金融效率等,我们采用金融相关率指标表示金融发展.基于时间序列数据可获得性,我们选取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占GDP比重来衡量金融发展.

(3)城市化(Csh).本文把城市化作为一个重要的控制变量引入模型中,这是受到陆铭、陈钊(2004)的启发,在他们的研究中,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会显著降低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化水平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

(4)财政支出(Cz).政府如果过分追求经济增速将导致财政支出结构的偏离,进而影响城乡收入水平.用财政总支出占GDP 的比重来衡量财政支出水平.

(5)对外开放(Ex).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出口导向,出口为我国经济发展获取了大量的外汇,但是对外开放的效益由于享受主体的不同进而会影响主体生活水平和收入分配,容易造成收入失衡.对外开放以进出口总额与GDP的比值表示.

(6)国有化程度(Ginf).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成为重要的领域,国企改革造成了大量的下岗失业现象,体现了国有企业改革下受益人群的利益变化和国有经济体的变化.本文以国有单位就业人数占总体就业人数比重表示国有化程度.

(7)市场化程度(Minf).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多重所有制共同发展,体现了市场化改革的程度.由于经济成分的非国有化改革集中体现在工业领域,因此,用工业非国有化率表示市场化程度,以非国有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表示.


(8)就业结构(Tw,Thw).衡量产业结构的指标主要有就业指标和产值指标,本文选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作为本文研究的控制变量.分别为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Tw)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Thw)比重表示.

(9)经济增长(Gdp).很多学者都把经济增长作为变量引入到模型中(叶志强等,2011),本文选择人均GDP表示一国经济增长水平.

3. 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本文所有时间序列数据的跨度为1978年到2010年.数据来源为ccer数据库、《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2010年中国金融年鉴》和《2010中国统计年鉴》.以上指标经选取后,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各指标不具可比性,需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其中涉及到的GDP以1978年为基期用GDP平减指数进行平减,人均GDP以1978年为基期的人均GDP指数进行平减,其他指标以CPI指数进行以1978年为基期的调整.为消除异方差的影响,所有变量均进行了对数化处理.本文采用Eviews6.0软件进行计量分析.

四、 实证结果与分析

1. 描述性统计.图1所示1978年~2010年我国泰尔指数与金融相关率的两轴折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金融相关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并且波动并不显著,尤其是20世纪中期我国实现经济软着陆后,金融发展更是明显,我国金融市场体系进一步玩善.而泰尔指数在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反映了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存在着正相关方向,金融发展扩大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而另一方面,泰尔指数呈现几次波动,反映了由于经济社会制度的不同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还存在着阶段性偏差,与金融发展关系较为复杂.

2. 回归分析.表1列出了模型的主要回归结果,下面基于表1进行回归分析.

(1)模型1是传统的一元回归,结果显示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正相关关系,即金融相关率每增加1个单位,城乡收入差距指标泰尔指数就会增加0.451 9个单位,可见金融发展使一部人收入相对增加,而是另一部分人收入相对减少,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2)模型2~模型5分别是加入了其他相关控制变量的原始模型的改进,结果显示加入城市化等变量后,金融发展仍然与城乡收入差距正相关,金融发展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并且各变量的系数方向不变,说明这些变量的变动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在时间序列上本身都存在稳定性,并且加入相关变量后,除了模型2以外,其他模型中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程度都比模型1增大.

(3)其中模型2显示了控制对外开放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下,金融发展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相关率每增加1个单位,城乡收入差距指标泰尔指数就会增加0.390 047个单位.对外开放的回归系数为正值,而且在10%的显著水平下显著,说明改革开放后随着对外开放扩大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这与孙永强和万玉琳(2011)、叶志强等(2011)的结论相符.对外开放属于外向型经济,在改变我国产业结构的同时,就业结构也会发生变化.表中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变动系数为负,就业结构变动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负相关,可以认为随着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人力资本的改善和增加,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模型3反映了控制城市化、对外开放、国有化程度和市场化程度的变化情况下金融发展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而且金融发展本身的变化居然引起同方向收入差距1倍以上的变动.模型中城市化的系数为负,城市化的提高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而且在1%的显著水平下显著,并与陈伟国和樊士德(2009)结论相符.而国有化程度与城乡收入差距负相关,表明国有化程度越高,即国有就业人数越多,城乡收入差距越小;也即下岗人员越多,城乡收入差距越大,这显然与现实相符,国有企业的破产重组一方面有利于国有经济质量的提高,但会造成很多工人下岗,使大多数工人的收入以及收入能力下降,收入差距必然拉大.而市场化程度系数为正,反映了非国有经济越发达,即市场经济越发展,城乡收入差距越大,这可能是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完善,存在诸多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导致我国现在城乡收入差距还处在逐渐扩大阶段.模型4与模型3基本相同,只是加入财政支出变量,虽然财政支出增加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是在统计上是不显著的.模型5中将所有变量共同放入一个模型中,说明在其他变量不变情况下,金融发展仍然扩了城乡收入差距. (4)模型2至模型5同时还有一个共同变量为经济增长,以人均GDP表示,在1%的显著水平上显著,且符号为正,表明人均GDP的增加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这可能是说明在就业结构、对外开放因素的影响下,在市场经济制度还不完善的情况下,财政支出和金融发展以及人力资本投资大部分都偏向于城市,农村并未充分享受到其利益.

五、 结论和对策

本文基于我国1978年~2010年33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金融发展、城市化及对外开放等因素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综合考察.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金融发展显著地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同时也表明城市化水平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对外开放也即贸易自由化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就业结构的改变,尤其是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增加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市场经济制度的不健全,也扩大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现阶段,我国人居GDP的增长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这表明目前我国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思路还是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还需深入进行,增加居民收入,解决收入不平衡问题.

本文的政策含义显而易见.首先优化银行业存贷款结构,一方面提高居民各项收入水平,在二次分配中解决低收入人群收入问题;另一方面增加消费减少储蓄和提高贷款效率.其次,合理城市化进程.一方面以人为本,依据经济发展规律和人文地理环境推进城市化发展;另一方面在已有城市化的基础上,巩固城市化成果,使进农民充分就业并防止农民返贫.再次,在国际金融危机后期,经济前景依然不明的情况下,加紧产业转型和就业结构调整,减少贸易自由化的冲击.最后重视和反思国有企业改革,把下岗再就业问题和市场经济制度建设问题相结合,走出制度转型期.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