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政府认知调查

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316 浏览:21919

【摘 要 】 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传媒、公众等方方面面的共同参与,而政府主导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本文以实证研究的方式,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政府认知状况进行调查,了解政府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基本状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 键 词 】 企业社会责任 政府 认知 调查与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是20世纪以来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在任何社会,有能力的机构都需要对整个社会履行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政府认知是整个企业社会责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本文选取政府认知这一视角,通过测试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及实践层面的认知,真实地考察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推进的进程,进而推动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规范、有序地进行.

一、调查的实施

1.调查对象的确定

(1)调查地的选择.杭州市萧山区是浙江省综合实力最强的一个区(县),是浙江乃至全国民营经济的重要集聚地和策源地.研究萧山区政府部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状况,对我国其他地区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调查对象的选择.调查主要针对萧山区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并且从不同部门、不同职务等各个层面进行,以确保调查的全面性.

2.调查方案的设计

本次调查共面向杭州市萧山区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53份.在调查的基础上,还收集了萧山区近十年来有关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政策意见,以了解政府认知的演变.同时,为使调研更具说服力,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还进行了实地走访座谈.

二、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1.政府工作人员对企业社会责任基本内涵的认知度

(1)对企业社会责任名词的了解程度.在353份有效问卷中,从职务、部门两个层次,对样本进行分类.调查表明,大部分的调查对象对企业社会责任这个概念表示比较了解或非常了解.同时,调查显示:职务越高,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了解更深入;经济部门的比非经济部门的了解更深入.

(2)对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认知情况.通过调查,政府官员对社会责任的认知总体理性清晰.92.5%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73.6%的人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最基本的是企业的法律责任,在此基础上,更高层次上是企业对社区、环境保护、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和捐助”.

2.关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主要问题的调查

通过调查,萧山区政府工作人员认为,目前该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总体比较规范,但不少企业也存在一些问题.

(1)部分企业劳资问题突出.有52.8%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劳资纠纷的问题突出,下岗补偿问题的事件时有发生.

(2)部分企业履行社会保险制度问题.有47.2%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购写社会保险的人数远低于实际劳动者人数.私营企业、港澳台资企业和外资企业职工参保的比例普遍较低.

(3)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动机问题.有83%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不会做纯粹的公益,一般要把做公益与企业营销捆绑在一起.

(4)企业环境意识问题.有69.8%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厂区周围环境恶化,已成为突出现象.

3.关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在政府引导方面.一些人认为,目前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上所产生的问题与政府的引导和规制有一定联系.有39.6%的人认为,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了解甚少,更谈不上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有效监督.有43.4%的人认为,一些地方政府虽了解情况,但并没有系统地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有60.4%的人认为,一些政府管理部门更注重企业利润和税收,对企业守法经营等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监管不足.


(2)在企业行为方面.一些人认为,目前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上所产生的问题,与企业的生产效益、经营理念、价值取向也有较大联系.56.6%的人认为,有些企业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缺乏社会责任意识.92.5%的人认为,一些企业由于经营成本上升,主观上不愿或减少支付治污成本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73.6%的人认为,一些企业如没有法律法规或政府的约束,甚至缺乏主动纳税的意识.

(3)在员工诉求方面.一些政府工作人员认为,目前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上所产生的问题与员工自身的维权意识、维权能力有关.83%的人认为,一些企业员工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识,不了解法律程序,缺乏证据,致使许多案件难以立案.75.5%的人认为,大多数企业员工打工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不管怎么辛苦,他们大多数都愿意多加班、多赚钱,在其他方面任由老板摆布.

4.关于近年来政府推动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调查

通过收集萧山区近十年来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相关文件资料可以看出,政府推动对企业社会责任建设非常重要.萧山区在企业社会责任政府规制方面基本形成了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响应机制三大机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约束机制.萧山区主要通过政策约束等规制措施来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2010年3月,萧山区委、区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意见》(萧委〔2010〕12号),提出了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基本要求,并制定了《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同时,该区还不断推动健全“三会”(即党委会、工会、职代会)等企业社会责任内部监督机制,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萧委〔2010〕6号)、《非公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规范化建设实施办法》(萧政发〔2008〕15号)等政策意见.比如,在民企党建方面,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着手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纳入党的建设工作全局,着力扩大党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并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民企党组织.对于这一做法,同志专门批示指出,“要注意总结此类经验,研究共性问题.这不仅对浙江有现实意义,对全国也有积极作用”. (2)激励机制.委托写作技巧理论认为监督与激励具有替代效应.萧山区建立了与社会责任挂钩的激励措施,完善了以企业评选为主要方式的激励导向机制.萧山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税收、信贷、贸易、土地和政府采购等优惠政策.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每两年由第三方机构进行一次,评估结果为优秀的企业,给予政策扶持”.

(3)响应机制.突发事件的响应机制不仅需要政府响应,更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包括企业自觉援手,提供救援物资、救援人员、提供平价产品等.比如,“5.12”汶川大地震后,在政府的号召下,萧山区某企业第一时间承担8.15万顶救灾帐篷生产任务.同志曾专程到该公司考察,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表示赞赏.5月16日,由萧山民营企业组建的一支民企消防队赶赴灾区参与救灾.在灾后重建中,萧山区建筑企业完成了3717套、总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的过渡活动板房建设.

三、思考与建议

通过对萧山区企业社会责任政府认知的调查,并结合我国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存在的现状,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政府认知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相应改进建议.

1.对企业社会责任政府认知的薄弱环节分析

(1)政府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上存在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片面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企业按章纳税就是履行社会责任,更多的把企业看作一个经济实体,而忽视了企业另外一个重要身份――社会公民;第二种观点,认为社会责任是少数几个部门的事,而忽视了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协同推进;第三种观点,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的事,政府不应过多介入;第四种观点,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大企业的事,认为小企业无需过多承担社会责任.

(2)地方政府过分追求经济增长.地方政府要想扩大开支,必须通过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这条途径,从而导致地方政府过分地、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更偏重企业的利润和税收,而忽视了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从而造成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

(3)监管部门权限模糊.目前,监管企业社会责任的部门很多,但监管的权限和范围不尽统一,而且少有一个单独的部门来监管企业社会责任,因此,当企业的社会责任出现问题时,这些职能部门容易互相扯皮,互相推诿.

(4)政策监管体系不够健全.总的来看,目前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没有建立能够控制企业质量、环保、安全、员工关系等一系列社会责任问题的强有力的监管政策体系,很多地方没有建立由政府主导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没有把企业社会责任政策体系建设真正纳入到政府管理企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2.进一步加强政府主导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建议

(1)确立正确的政府角色定位.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中的角色定位,最重要的应突出三个方面:第一是“倡导者”,包括政府的认可、社会责任意识的普及和对示范企业的树立和推广;第二是“推广者”,包括行政、经济、舆论手段的推动等;第三是“监督者”,通过政府的监管、执法,来保证企业履行责任.

(2)健全政府主导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基本机制.第一,要建立跨部门的领导协调机制,对所涉及到的建设、工商、环保、公益慈善等部门,要统一领导、明确责任;第二,要建立激励机制,运用政策杠杆使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的挂钩;第三,要推进标准化建设,制定适合当地实际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

(3)把握政府主导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重点和切入点.第一,要坚持依法行政,约束企业严格落实依法纳税、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等法定义务,促进公平竞争、社会正义;第二,要普及社会责任的常识,使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人人皆知、人人参与;第三,要积极运用政府、行业、社会等手段,为企业搭建履行社会责任的公共怎么写作平台.

【参考文献】

[1] 李立清、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5.

[2] 陈佳贵、黄群惠、彭华岗等: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2)[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