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更新时间:2024-02-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185 浏览:118128

摘 要 :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主要涉及经济转型、政治转型和文化转型等各个方面.只有对中国的社会转型有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才能抓住机遇,提升解决我们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的能力,使整个社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关 键 词 :社会转型 转型领域 存在问题

一、社会转型的内涵

所谓社会转型就是社会的经济结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的变化,社会发展从一种模式过渡到另一种模式.人类社会就是一部社会变迁的进步史,而转型就是社会变迁当中的“惊险一跳”,是从原有的发展轨道进入到新的发展轨道.中国社会由13亿人口构成,其中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文化和教育差距不容否认的客观存在,平稳地实现转型,从这个轨道过渡到那个轨道,将会给人们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带来全新的变化.

二、社会转型的性质和领域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新时期社会转型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是因为,中国的社会转型与社会发展几乎是同等意义上的发展概念,它是执政党和政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推动的,对社会过程、目标、方向起着决定性的支配作用.

中国新时期的社会转型涉及多个领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一直面临着深刻的经济转型、政治转型和文化转型的时代更迭.

(一)、经济转型

经济转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根本变化.具体地讲,经济转型是经济体制的更新,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经济结构的提升,是支柱产业的替换,是国民经济体制和结构发生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国经济转型成果巨大,初始政治体制条件虽有改良趋势但并无实质性改变是“中国经济转型之谜”,经济转型中最显著的初始条件变化是国有独资经济体制性收缩.中国的市场经济架构基本形成,政府对市场经济的统驭能力日臻成熟.

(二)、政治转型

1.国家工作重心转移

中国的政治转型非常成功,它实现了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政治转型的序幕,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消“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告别了“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长期动乱,实现了国家工作重心转移,使我国的政治环境逐渐趋于稳定.正是由于这一政治环境的根本转变,我国逐渐摆脱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正是在稳定的政治环境下,我国的各项改革逐渐取得了巨大成就.

2.政府职能转变

政府职能是公共行政的基本内容和活动方向的反映,是公共行政的本质表现.我国政府正在逐步由一个“管理型政府”向“怎么写作型政府”过渡,也就是逐渐向社会下放权力,培养社会的自主性,加大公共空间的培育,逐步完善社会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机制,同时政府的怎么写作意识也逐渐增强.这比较符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推动下出现了“治理”这一大背景.政府是“统治”的主体,但“治理”的主体既可以是公共部门,也可以是私人部门,同时也可以是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政府正在实现由一个“统治者”向一个“协调者”的职能转变,由发布具体的命令、指令转向制定一般的规则,正所谓“少一些统治,多一些治理”.因此,中国在转型时期及时转变政府职能,可以说符合世界的发展环境.

3.政治体制逐渐实现化和法治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在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在建设方面,一方面,对领导体制进行改革.结合意识形态上对个人崇拜主义的批判,改革领导层首先在和各级党的组织和机构中建立纪律检查委员会,恢复党内监督机制”也就是说,在中国最高领导层的内部以及游戏规则的制度化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另一方面,现阶段人民所享有的平等和自由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而且人民享有的自由和平等还在不断地逐渐扩大.人民不但可以选举自己认同的代表甚至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罢免自己不满意的一些高级干部,“民”告“官”的现象已是司空见惯.特别要指出的是,在中国农村,人民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村集体的事务,选举村长和村委会的成员,中国的基层有了长足的进展.

在法治建设方面,中国政治转型30多年使我国基本告别了无法可依的局面.据有关资料显示,“从1979年底到1997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了328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发布和批准了791件行政法规, 另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批准了 7000多件地方性法规”.公民享有的各项基本权利逐步落到实处,保障了公民参与政治的权利和积极性.同时,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作用逐渐发挥、公证制度和律师制度的重建以及司法体制的改革等都促进了我国的法治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文化转型

1.文化范式的调适与更新

在我国由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文化形态向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文化形态转型过程中,是以全新的文化范式的提出与确立为标志和基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传统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形态是“革命文化”. “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革文化命,极大地破坏了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恰恰在这一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在西方发达国家展开,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了又一次经济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创新层出不穷,文化的发展蓬蓬勃勃,进入到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结果,社会主义的中国和资本主义的西方生活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了.以为首的第二代人反思了整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果断地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建设上来,不受任何干扰,一心一意,坚定不移地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而实现了当代中国文化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范式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新范式的根本转变,开始了由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文化形态向现代社会主义文化形态转型的历史.

2.自我文化意识的逐步确立

在我国,自我文化意识是人对自己的本质力量、文化创造能力、生命意义的体悟与认识,它正逐渐为人们熟悉和接受.随着文化转型的发展,自我文化意识在当代中国社会的作用日渐凸现.市场经济作为自主经济,自主性经济注重一切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而要求经济主体拓展一种个体主体性的文化意识,以实现经济体系与文化现状的整合.市场经济又是一种开放经济,开放性经济要求一切经济主体必须适应生产社会化、国际化、规范化的潮流,积极地发展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参与国际间的分工与合作,以图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占据有利地位.人们生产的自觉性、积极性、目的性必定会随着人的自我文化意识的提高而不断的提高,我们的社会必定会不断的进步,相信一个具有高度自我文化意识的个体的整合,它的力量绝对是超乎寻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