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实现公平正义的路径

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524 浏览:155620

摘 要 :罗尔斯的正义论在西方政治哲学领域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他的两个正义原则构建了全新的符合现代社会的正义理念,为解决一系列棘手的社会现实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我国正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社会向现代化的市场经济社会的转型,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是社会矛盾和各阶层利益的冲突多发时期,而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公平正义的解决,直接关系到改革开放的成败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因而,探索一条适合当代中国社会实现公平正义的路径就具有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 键 词 :罗尔斯, 正义论, 路径, 探索

正义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它既是构建合法社会制度的理论基础,也是构建道德体系的理论基础.它广泛渗透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学中,从古至今是哲学家、思想家探究的根本问题.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从公平正义入手,全面系统深刻地论证了自由与公平、个人与国家、机会与结果等广泛的社会政治问题,力图为现代西方社会重建“公平正义”的道德基础.他的学说,对西方政治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引发了西方学界对“公共理性”与社会行为、个人权利与社会共同体要求、个人价值与社会正义、社会多元与社会统一、自由与平等、与秩序等重大理论问题的广泛讨论.罗尔斯的正义观对于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就具有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罗尔斯公平正义理论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启示

(一)罗尔斯公平正义原则的内容: 罗尔斯从他设想的 “原初状态”――用他自己的话说:“它是一种期间所达到的任何契约都是公平的状态,是一种各方在其中都是作为道德人的平等代表、选择的结果不受偶然因素或社会力量的相对平衡所决定的状态”. 这种原初状态设计相当于社会契约论中的自然状态.罗尔斯从此出发,推出正义的两条根本原则.第一条原则:“每个人都在最大程度上平等地享有和其他人相当的基本的自由权利.”第二条原则:“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被调解,使得人们有理由指望它们对每个人都有利,并且它们所设置的职务和岗位对所有人开放”.罗尔斯的第一条原则简称为自由原则,这一原则保证了人们享有平等的自由权利.罗尔斯认为正义的核心就是平等,在他看来“正义即公平”.具体来说:“公平”是指社会权利、利益的公平分配.罗尔斯把社会成员所承担的责任、义务和享有的权利统称为基本利益.可见,平等地享有自由权利,是罗尔斯正义论的首要原则.第二条原则简称为差别原则.它规定了经济和社会福利领域的不平等权利的适用范围和条件,要求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分配应该对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人最有利.这条原则实质是要求国家应对社会成员的社会经济差别予以调节,使之最大限度地改善最差者的地位.在这两条原则中,自由原则是首要原则,差别原则是建立在自由原则基础上的,从属于自由原则的.只有在贯彻自由原则的前提下,才能贯彻差别原则.

(二)罗尔斯公平正义理论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启示

中国社会正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社会向现代化的市场经济社会的转型,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是社会矛盾和各阶层利益的冲突多发时期,而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公平正义的解决,直接关系到改革开放的成败和和谐社会的构建.而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构建的全新的符合现代社会的正义理念,为世界各国解决一系列棘手的社会现实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因而,探索一条适合当代中国社会实现公平正义的路径就具有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我国公平正义制度实现的可能性

1.公平正义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人们精神上的主观要求

现代化的市场经济社会的根本特征是提倡自由竞争,人们在竞争的过程中主观上希望有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和制度来为每一个竞争者提供保障,从而使人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展开自由而公平的竞争.

2.公平正义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的客观要求

现代化的市场经济社会的另一个根本特征是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然而,由于一些人为的和自然的原因使当今社会的发展不尽如人意.比如:第一,人们在确定的地理区域内生存,实际上他们的身体和精神能力大致平等,差别不大,但每个人在实施自己的计划时都容易受到其他人合力的阻扰.第二,在众多领域中都存在自然资源和其他资源匮乏的现象,以至它常常使人们有效的合作以失败告终.第三,处在社会环境中的人们在知识、思想、判断方面是不尽相同的,即他们的知识是不完全的,推理记忆和注意力受到限制,判断容易受到渴望、偏见、私心歪曲.正是这些缺点不但造成了人们有不同的生活计划,而且在哲学、宗教信仰、政治和社会理论上存在分歧.因而,公平正义的客观条件和制度就成为了社会发展一种必然的选择.

三、我国实现公平正义的路径选择

1.加强法制建设,充分发挥社会法制的保障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健全法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加强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重点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中国特色的政治建设;扩大基层,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权利;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政府立法工作;继续法行政体制改革,维护司法公正.

2.大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为实现社会公正奠定物质基础.

在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从历史发展看,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兴衰的关键是生产力的水平.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代表和反映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阶级和社会集团,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革命力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正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提倡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就体现了公平正义的理念.

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精神层面上促进社会共公正.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社会实现公平正义的最终目标.

(本项目获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