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妇女社会地位变迁的历史考察

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333 浏览:145096

【摘 要 】自世界近代史开始后,欧洲资本强国率先推动了全球化进程,世界诸文明社会体系都受到了剧烈冲击,印度文明也未能例外.南亚次大陆印度文明独特的宗教、种族制度对印度妇女社会地位的塑造极为深刻.然而,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在客观上有利于印度妇女社会地位的相对改观,这是一种“不自觉”的历史行为.

【关 键 词 】英国 殖民统治 印度妇女 社会地位 变迁

在世界近代史上,英国率先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进行工业革命,踏入近代社会,建立起“日不落”帝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本性”需要,牵引着英国进行了世界范围内的殖动,印度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

前殖民时期印度妇女的社会地位

南亚次大陆的地理与文明状况.南亚次大陆在地理学意义上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在其历史发展长河中,印度次大陆的征服者与统治者从西北鱼贯而入.征服者不断地带着自身的“文明”进入印度,建立王朝或者帝国,随即又被另外的征服者所征服,印度成了文明的大汇聚之地,同时她对异民族及其文化的同化方式主要不是“融合”,而是将异民族要素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与核心民族与核心文化并立存在.①它们各自都保持了相对独立性.印度独特的地理结构及其文明传统交织作用,使诸多文明在这里能够相对独立地共存共生,在血缘、婚姻、等级、职业等方面都形成了空前的隔离.

南亚次大陆特有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造就了印度多元和相对隔离的文明形态,催生出了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涵盖了印度社会的政治需要、宗教信仰、历史遗传、经济和文化等诸多因子.印度社会的妇女便是这种制度下的“重要囚徒”,它脱胎于宗教,随后又融入了不同的文明因子,在父权制社会体制下,印度社会妇女地位极其低下是必然的.

殖民前印度妇女的社会地位.与后来印度社会历史中的妇女相比,吠陀时代早期的妇女可以参与诸多的社会活动,还可以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在家庭生活中有一定的地位.但从吠陀时代后期的文献资料看,妇女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明显而急剧的变化,“儿子对父亲来说是一条救生船,在他身上有着无暇的天堂世界,女儿是悲伤的源泉”②,这在婆罗门祭司们大约于公元前2至公元2世纪根据吠陀经典并融合传统习惯而编成的《摩奴法典》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该法典对印度妇女一生各个时期的义务和责任,在家庭和婚姻中的地位等方面以法律的形式都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它给古代印度妇女的社会地位做了本质定位―屈从、低下.

印度女子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永远地被捆绑在男性的阴影下,没有人身自由,甚至连生存的权力也没有.③妇女不许参与各种社会公共生活,如宗教仪式活动,不准接受教育等.女人的天职就是侍侯丈夫,“贤妇应该永远敬夫若神,即使他沾染恶习、行为或者毫无优点”.④对其他名义上属于她的财产其支配权实际由丈夫或儿子掌握,妇女一生都不曾真正拥有财产权.

印度妇女在社会政治权力、财产权和道德要求等方面都是“被要求”,而没有被“赋予”,印度妇女从物质到精神完全都被绝对地限制.可见在当时印度妇女的地位有多么的低下.印度妇女的社会地位在英国人带着资本主义到来之前,是处于一种“近乎静止”的历史时间段内,“是一种缓慢地流逝,有时接近静止”⑤的运动.从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的征服到17世纪英国人征服的数千年中,印度社会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对待征服者文明的模式与心态,以及一种长期延续的实在结构.

英国人在印度社会的殖民统治首先不是用武力手段开始的,而是用经济手段开始的―先摧毁了印度社会的经济基础,接着趁帝国内乱,轻而易举地以武力征服了曾经盛极一时的莫卧儿帝国.英国人在印度打开了一个传统社会的缺口,把其思想和技术输入印度,给古老封闭的印度社会注入新的思想气氛和技术血液,长期受到严重禁锢的印度妇女们迎来了自我处境有所进改善的时代.


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妇女社会地位的影响

莫卧儿帝国皇帝奥朗则布在位期间不断出兵征伐,帝国可谓是盛极一时.奥朗则布去世后,他的帝业武功也随之而去,帝国陷入了四分五裂的混战中.接下来印度的情况,正如马克思所说:“大莫卧儿的无限权力被他的总督们打倒,总督们的权力被马拉特人打倒,马拉特人的权力被阿富汗人打倒,而在大家这样混乱的时候,不列颠人闯了进来,把所有人都征服了.”⑥

随着英国殖民统治在印度的不断稳固和加深、资本主义带来的人口流动、新的生产分工以及城市化进程,使控制和维系印度社会结构趋于静止而稳定的种姓制度被撼动,妇女解放运动由此拉开帷幕.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印度妇女从“家庭”中走了出来,越来越多地参与经济社会生产活动.以孟加拉为例,20世纪20年代早期,“女矿工超过1.5万,其中9千名在矿坑中运煤,占井下劳力的34.5%,井上的女工也占同样的比例.在黄麻工业中,女工占工人总数的15%.1890~1925年,黄麻业女工从1.2万增至5.5万.1890~1930年,茶园中的女工则超过50%.从全国来看,女工占工人总数的比例,1927年为7%,1937年为14.2%等”⑦在诸如教育界、医务界和商业生产部门等多种社会领域,妇女们的身影都随处可见,“1936~1937年,在公立初等学校中任职的女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3%,在中等学校中任职的女教师占46.8%.”⑧

同时,在政治法律中,英国殖民当局主观上为其殖民统治谋划,制定了一系列打破妨碍资本主义在印度推行的法律条令,同时印度新兴的资产阶级也想改变已经丧失活力和动力的印度传统社会,振兴印度,也是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持支持态度的.尽管各方所怀目的迥异,但结果都在无形中帮助了印度妇女的自身解放与发展.

随着妇女越来越多地参与经济生活以及当局客观的法律“保护”,妇女的政治参与性也不断提高,如一些妇女自愿加入印度国大党.在反对孟加拉分裂的群众运动中,妇女的领袖人物H乔杜里、K米特拉和丽拉帕蒂领导组织妇女召开大会以激励男子们的行动,并成立妇女们自己的运动组织.此外,妇女们还为争取自身的政治选举权、家庭财产权等进行了斗争,“1921年马德拉斯立法委员会首先以压倒多数的支持妇女享有选举权;1925年,孟加拉省立法委员会也给予了妇女选举权;到1929年,所有的省立法委员会都给予了妇女选举权.”⑨妇女们的这些行为活动在“过去”的印度是从不曾出现的. 思想上,为印度妇女作出贡献的首推教育.英印政府在印度推行的一系列教育措施,在传统的精神桎梏链条上撬开了一个缺口,印度妇女的受教育情况得到极大的改善.贝休恩于1849年5月在加尔各答建立的贝休恩女子学校是印度女子教育的转折点.1871年以培训教师为目的的民族女子师范学校建立.1877年,各大学开始允许女子入校学习,1878年在加尔各答成立了以著名社会活动家贝恩图那命名的第一所女子大学,等等.印度妇女受教育的人数逐年在攀升,“1921年妇女中识字的人数为妇女总数的1.8%,1939年上升为2.9%,1941年则达到6%.”⑩这些措施间接地对否定性别歧视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不仅提高了妇女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也为妇女的解放提供了智力支持.

印度妇女们开始了解放自己的征程.印度妇女的社会地位在物质、思想与制度的保证下,出现了历史的反弹.

结语

英国殖民者把资本主义的思想和技术强行输入印度,客观上对印度社会的转型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维系印度传统社会的种姓制度,其中最受压迫之一的妇女,客观上得到了一定的“解放”.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的积极意义是不能否认的,但亦不能将其无限夸大.

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妇女社会地位变迁起了引线作用,印度文明自身有着新陈代谢的功能,其自身的“进化”是必然的,妇女的社会地位亦应是不断提高的,因为妇女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女性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衡量.”英国人拉开了印度妇女解放的“开始”,但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复杂历史传统不是朝夕间能改变的.

(作者单位: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注释

①尚会鹏:《印度文化传统研究―比较文化的视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79页.

②《爱达罗氏梵书》,转引自SC克劳富:《印度教徒种族观念的演变》,火奴鲁鲁:夏威夷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29页.

③黎菱:《印度妇女:历史现实新觉醒》,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6年,第30页.

④金荣洲:“《摩奴法论》、《唐律疏议》所见古代印度与唐代妇女的社会地位”,《江汉论坛》,2011年第2期,第77页.

⑤[法]布罗代尔:《长时段:历史和社会科学》,顾良译,北京:编译出版社,1997年,第18页.

⑥《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9页.

⑦Das, Frieda Hauswirth, The Status of Indian Women.Kengan paul, 2003, p22.

⑧⑩Baroda and S.M.Mitra, The Position of Women In Indian Life, Delhi, 1984, p87, p76.

⑨陈丽君:“英殖民统治对印度妇女教育的影响”,《浙江学刊》,2006年第3期,第2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