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党史文化内容

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482 浏览:80681

[摘 要 ]党史文化是中国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心.党的指导思想是党史文化的灵魂;红色精神是党史文化的核心内容;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党史文化的基本内容;中国的历史实践是党史文化的源泉;党的理论、历史事件、人物、遗址遗物、作品是党史文化的载体.

[关 键 词 ]党史文化;红色精神;核心价值体系


总书记在中国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时尚、教育人民、怎么写作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1]报告科学把握当今文化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的宽广视野,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方针和目标要求.在我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新征程中,以党史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显得尤为重要.

党史文化是中国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般表现在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上,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是核心,制度文化是保障.党史文化分为广义的党史文化和狭义的党史文化.广义的党史文化是中国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制度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党史文化是中国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党史文化是由中国人这个先进群体创造的,推动了中国革命文化、建设文化和改革文化的不断向前发展.

(一) 党的指导思想是党史文化的灵魂[2]

中国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建立的,党一成立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性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思想.七大正式把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在新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形成了新主义革命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财富的党史文化,推动了革命时期革命文化的发展.革命时期的党史文化就成为中华民族求解放、当家作主的主流血脉,成为无产阶级革命者追求真理,英勇奋斗,谋求国家统一独立的精神家园,成为革命时期革命文化的核心内容.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开创性的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形成了党的指导思想,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了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党史文化.党史文化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和改革文化的核心,成为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主流文化,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二)红色精神是党史文化的核心内容

在中国93年的光辉历程中,在她所走过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形成了代表时代精华的精神财富,这就是红色精神.红色精神包括人集体和个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走在时代最前沿、引领党史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红色精神代表着党史文化发展的方向,推动了党史文化的不断向前发展,构成了党史文化的核心内容.红色精神包括革命精神、建设精神和时代精神.

在中国领导各族人民进行革命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坚持信念,救国救民,敢于斗争,勇于探索,实事求是,艰苦奋斗,严守纪律,维护团结等基本内容的革命精神.”[3]革命精神包括红船精神、苏区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张思德精神、刘胡兰精神、白求恩精神、董存瑞精神等.这些革命精神是由优秀集体和杰出个人在革命斗争中创造和形成的,是革命精神在不同革命阶段的具体体现,推动了红色精神和党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在中国领导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建设国家、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等为基本内容的建设精神.”[4]建设精神包括大庆精神、大寨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以及雷锋精神、铁人王进喜精神、焦裕禄精神等.这些建设精神是由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优秀集体和杰出个人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是建设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同阶段的具体体现,对建设精神和党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领导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形成了“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敢闯新路、开拓创新为基本内容的新的时代精神.”[5]新的时代精神包括创业精神、抗洪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以及孔繁森精神等.这些时代精神都是党史文化先进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集中体现,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旋律,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引领中国文化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的不断发展.

(三)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党史文化的基本内容

在中国93年的奋斗历程中,创立并形成了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财富,构成了近现代中国独具特色和无穷魅力的党史文化,是党史文化的基本内容.

党的物质财富是指在中国的历史上存在的大量革命遗迹、遗物、党的文件和作品,是提炼党史文化精髓的基础和物质依托.物质财富分为革命遗迹(遗址)、革命遗物(包括档案资料)和党的文件及作品三大类.革命遗迹(遗址)类,主要是指党的历史上重要的政治、经济、组织,军事、文化机构建筑及所在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重要人物的故居、工作地;重大历史事件、重大战役战地所在地;革命烈士、重要人物的墓地、陵园以及各类革命纪念馆、展览馆等.革命遗物类,主要是指党的历史上,党政军文化等重要领导人工作、战斗、生活中的重要物品,以及笔记、日记、文章、著作手稿、书信、讲话稿、照片、回忆录等物质用品和文字资料.党的文件及作品类,主要是指党的历史上,党组织制定的政治、经济、学习、文化等文件、决定、报告、档案、电报、信函等历史资料;还有有关宣传和记载中国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报刊、图书、文艺作品、音像资料等.这些都是承载党史文化的历史文物,是研究党史文化的物质依据、原始资料. 党的制度财富是中国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制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项制度.新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两大成果.制度财富包括党在不同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也包括党在不同时期制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措施、制度、方案等.这些宝贵的制度财富是党史文化形成和革命、建设、改革的保障.正是这些制度的不断创立,继承和发展,才有了今天得制度文明.

党的精神财富就是党在领导各族人民在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创造并形成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革命事迹、思想、革命精神、建设精神和时代精神等精神内容的总和,是党史文化的核心内容.思想理论是党的精神财富的核心,在精神层面于统帅地位.一部党史是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探索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历史,其中蕴含着大量的理论元素.在93年的历史进程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是在两大理论的指导下,形成了不同时期的党史文化.革命事迹是党人群体和个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做出的杰出事迹.革命事迹引领、影响人的行为,其中蕴藏着处于不同时代前沿的精神,对党的各种精神的形成起到推动、典范的作用,是党的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建设和改革等红色精神是党的精神财富的基本内容,是党史文化先进性在党的不同时期的集中体现,引领着党史文化不断发展和繁荣,推动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中国伟大的历史实践是党史文化形成的源泉

在中国93年的奋斗历程中,以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性的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开创性的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在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党史文化,并成为中国近现代先进文化的主旋律.党史文化代表着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前进方向,引领着中国文化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不断发展.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践是党史文化创立、形成的源泉.

在中国领导的中国革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为灵魂、以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为核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怎么写作为主题、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精髓、以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党的先进性集中体现、以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为本质特征的党史文化.[6]党史文化源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是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反映,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五)党的理论、历史事件、人物、遗址遗物、作品是党史文化的载体

“人类学家之父”泰勒在《原始文化》中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所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文化载体是指以各种物化的和精神的形式承载、传播文化的媒介体和传播工具,它是文化得以形成与扩散的重要途径与手段.载体必须以承载特定的价值、情感内涵,才能形成文化力量.并不是所有的物质、环境等手段、条件都能成为文化的载体.

党史文化的载体是中国在领导各族人民经过90多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在不同时期形成的物化形式的载体、制度形式的载体和精神形式的载体.物化形式的载体有革命遗迹(遗址)载体、革命遗物载体和党的文件、著作及作品载体等.制度形式的载体有政治制度载体、经济制度载体、军事制度载体、文化制度载体等.新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两大根本载体.精神形式的载体有理论载体、人物事件载体、路线方针政策载体等.这些载体承载着不同时期的党史文化,党史文化就是寓于这些载体之中.

党史文化载体承载着新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是党史文化得以形成和传播的主要途径,也是研究、提升、弘扬党史文化的客体所在.

注释:

[1]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1)31;8.

[2]中国社会科学报[N].2013-1-7

[3][4][5]李忠杰.深入研究和大力弘扬苏维精神[J].党史研究. 2012(1):12

[6]欧阳淞.关于大力弘扬党史文化的几个问题[J].党史研究.2012(9):7-13

[作者简介]洛阳师范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书记、副教授、硕导.研究方向: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