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中的等值理

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140 浏览:93082

作者简介:杨阳,(1986-),女,汉族,陕西西安人,西安外国语大学在读研究生,专业方向:应用语言学与测试学

摘 要:本文通过介绍等值概念在文学翻译中的出现,认为等值是相对于传统翻译标准的更为科学的衡量翻译质量的尺度.并通过例子来证实文学翻译中的完全等值是一种理想状态,并且介绍了不同的处理文学翻译中不等值的补偿方法.

关 键 词 :翻译标准 等值标准 补偿方法

中图分类号:h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1-0000-01

一部外语作品翻译成其他语言,其语言的形式发生了变化,那么原文和译文的等值,表现在读者看了译文之后,其感受的相等性.等值翻译理论是比较科学的翻译标准,为评定译作质量提供比较科学的依据.等值概念的内涵是建立在思想与语言统一的基础上,不但包括作品思想艺术内同的等值,而且也包括作品语言形式的等值.而翻译是一种改变语言形式而同时尽量保存思想内容和言语特征的交际活动.等值论要求着重从思想形象内容的等值转换着眼,从言语形式的等值转换着手,达到内容等值与形式等值的统一.在文学翻译中,则要求神似与形似的统一,要求作品艺术价值的等值与作品言语价值等值的统一.

从理论上讲,翻译的完全等值是一种理想状态,在实践中,翻译的完全等值是不可能达到的.文学翻译中的不完全等值现象比比皆是,下面来举例说明:在《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中关于晴雯的判词这样写道“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原文中“霁月”,明净开朗的境界,旧时称赞人品行高尚、胸怀洒落;雨后新晴叫霁,寓“晴”字.“彩云”,喻美好;云呈彩叫雯,寓“雯”字.在译文中“霁月”翻译成为了“clear moon”,“彩云”翻译成为了“bright clouds”,英文中bright意为明亮的,鲜明的.译文传递的信息远远少于原文,造成了信息的缺失.

产生译文和原文的不等值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首先,从语音方面来看,汉字是单字单音,有阴平、阳平、上声、入声四个音调;而英语是拼音文字,莎士比亚在《爱的徒劳》中有这样一句:“The preyful princess pierced and princked a pretty pleasingprickett.”(公主一箭鹿身亡.)在这里,莎士比亚借助英语中的头韵玩文字游戏.汉语要做到音韵的等值那就非常困难了.其次,从语言的感觉来看,宋朝著名词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种宏大的气势,但是要将这种宏大的气势翻译出来,绝非易事.还有,就是语言的形,也是其他语言很难传达的信息.汉语中有一副对联:“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两点;切瓜分片,横七刀竖八刀.这些对于想要把对联完全等值的译成其他语种的译者来说,其难度可见一般.第四,语义之间的差别.每种语言的词汇意义都很复杂,它往往在特定句式和固定搭配中体现其涵义,要在上下文中确定其具体意义.如:叶圣陶《倪焕之》中的一句“一大半人的嘴不自觉地张开,不时还漏出‘啧!嘖!’的赞叹声.”其译文为:many peoples mouths gaped open without their being aware of it,and all the while there were clucks of admiration from the crowd..“啧啧”在英语中对等的象声词是tut,但此举中的“啧啧”不能用tut来翻译.tut的意思是sound made by touching the top of ones mouth with the tongue to express disapproval,annoyance,etc.在西方文化中发出这种声音给人所引起的联想意义是“不赞成、不耐烦、轻视、不满”,与此句中“表示赞叹”的蕴含意义截然相反.最难的,还应该是由于历史、文化、社会风俗、思维习惯等不同而造成的语言的差异.

由上我们不难看出,文学翻译中的等值只能做到部分等值.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章,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都有它的中心信息.那么在保证中心信息的大前提下,再尽可能多地保留其他各项的等值,那么就获得了最大的等值率.但是如果做不到中心信息不等值,那么即使做到了其他各项的等值,等值率仍然是小的.而如果一个词的中心信息等值与整个句子的中心信息等值发生矛盾,或是一个句子的中心信息等值与整篇文章的中心信息等值发生矛盾时,要小单位服从大单位.由于多种综合原因的结果,即使我们在翻译中尽可能全面地考虑各种因素,不等值现象仍然是避免不了的,因此,有时要根据每种语言自身的特点,采用一些方法来对损失的信息予以补偿.首先,可以采取信息增值的方法加以补偿,这虽然会使译文显得累赘,但是有时却不得不这样翻译.如对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中“你别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我是好心好意劝你,倒粘到我身上来了.”翻译为dont snap and snarl at me when Im trying to do my best for you.I give you my advice with the best will in the world and you turn and lay the blame on me.原文的歇后语“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设计到一个中国神话传说中特有的人物.如果出于保留原文文化信息的目的将其直译,则不仅要加注说明吕洞宾是谁,还得向西方读者解释吕洞宾如何对狗好心,狗又为何要咬吕洞宾.其实这句歇后语的故事缘由在此语境中并不重要.与其煞费苦心将其译成,弄得读者似懂非懂,糊里糊涂,还不如舍弃这一文化背景知识,直接译出“不识好人心”,既确保了关心信息的有效传递,又使译文读起来简洁流畅.尽管“狗咬吕洞宾”这一文化典故未能在此举的译文中得到体现,但是译者运用snap 和 snarl 这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出狗狂咬乱叫的样子,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原文中运用歇后语所达到的生动、形象的修辞效果.还有很多补偿翻译中不等值现象的方法,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总之,文学翻译中的等值,既是一个理论的问题,又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虽然完全对等是一种理想状态,但是译者们都将对等理论作为翻译较为科学的标准.翻译工作者只有经过反复的思索,推敲和修改,慢慢的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翻译经验,才能做到准确取舍,灵活变通,以使得自己的翻译翻译作品与原文达到最大的等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