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来辽宁文艺批评队伍理的现状

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361 浏览:95448

[摘 要 ]本文从分析90年代以来辽宁文艺批评队伍的特点入手,进而探讨了辽宁文艺批评队伍在理论研究与批评实践方面存在的局限与问题,如批评者理论资源的匮乏、批评格局的单一、批评队伍的分散以及对本土创作现象的忽视等等.本文作为“加强辽宁文艺批评队伍建设研究”课题的调研成果,是后期研究展开的重要基石.

[关 键 词 ]辽宁;文艺批评队伍;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6.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3)07-0076-02


辽宁文艺批评的现状同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现状是相似的,但从辽宁文艺批评主体的情况来看则有自身的特点,简单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从事文艺批评的学者多向发展

据调查统计,辽宁从事文艺批评的学者处于自然状态的多向发展.其中一些学术带头人和文艺批评骨干长期积累,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们的批评文章在内容、逻辑等各方面都是佳作,再加上一些学校的特聘教师都是全国著名的学者,这些人代表了辽宁批评的最高水平,如辽宁大学的王向峰、高凯征、王纯菲的文艺批评理论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最高奖——鲁迅文学奖.也有一些活跃在文艺批评领域的学者在对本地区的文艺研究中发挥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如高校的周景雷、张学昕、张伟、宋伟、王卫平、胡玉伟、张冬梅、姜桂华、韩春燕、李万武等,协会和研究所的洪兆惠、王晓峰、古耜、秦朝晖、刘恩波等.这些学者以他们的文艺批评成果对辽宁的文艺发展发挥着积极的影响作用.他们也构成了辽宁文艺批评队伍的中坚力量.但是,辽宁还没有形成文艺批评队伍发展的良好的生态环境,还有大批从事文艺专业教学与研究的学者没有能够显露头角.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家在学术方向上、研究方法上、审美趣味上、批评观念上都存在着多向发展的倾向.有一些批评家的批评并不是精品,他们的个别论文有生搬硬套之嫌,并且不乏阿谀之词,并没有深入到文学的本质问题,也没有体现文艺应有的精神,是为了发表论文或夸某部作品或某位作家而写论文.即使是上述提及的学术骨干,多数也在沿着自己确定的方向努力.这就出现了辽宁文艺批评队伍发展水平不平衡、整体方向不够集中的现象.

2.从事文艺批评的学者多采用文化视角

近年来,辽宁文艺批评者对辽宁本土文艺还是较为关注的.但从近些年来辽宁文艺批评者发表的针对辽宁文艺研究的文章来看,主要对消费时代的辽宁文艺、文艺评论的精神价值和发展策略、回顾与反思30年来辽宁文艺的发展进程、工业精神与辽宁文艺,以及辽宁文学创作等重大问题展开了理论研讨.但是必须承认,辽宁文艺批评者对于辽宁文艺的研究缺少有深度、有广度的系统研究和专门研究,也缺乏对辽宁文艺的引导性、前瞻性的研究.

此外,辽宁的文学批评队伍还存在着一些其他问题,弄清这些问题,也就找到了辽宁文学批评队伍走向繁荣的突破口.

1.自然分散,所属不同单位而造成的行政关系局限

辽宁文学批评者以散在、孤立的方式自然生长着,没有组织起来、联合起来,还不是真正的群体,不成系统,没有形成合力.文艺批评需要交流、沟通、碰撞、交锋,文艺批评队伍需要合作、协调,形成团队,从系统论的角度讲,一加一的结果是大于二的,如果辽宁的文学批评者真的建立一个学术研究基地,定期或不定期、定点或不定点举办一些活动、交流一些信息、研讨一些作品、共同完成一些项目,辽宁文学批评的繁荣景观也许真的会早一天到来.这不是什么理论问题,它需要的是拿出方案,立即行动.

2.未形成真正的多元化批评格局

辽宁文艺研究中的主旋律批评、学院派批评、媒体批评发展很不均衡.在这些批评中,又有两种倾向:一是大众化的倾向,这主要是指批评在多元价值体系的文化现状中,呈现为一种通俗化、商业性、娱乐性为价值主导的批评话语,具有鲜明的大众色彩,关注当下文学现实和热点问题,注重感性的体味;二是学院化的努力和特色,这主要是从文学批评内在本质来说的,它具有文学批评的精英理论建构色彩,注重批评的学理性和深度诉求.

此外,从文艺批评对象来看,文学批评较为发达,对大众具有较大影响的电影、电视、网络文艺批评较为薄弱.这是因为从事文学理论研究和批评的学者注重理论研究,形成了文学研究的专业团队和理论研究与批评的传统.而其他艺术形式的学者更注重艺术本身的实践性,缺乏理论研究的传统,因而从事批评的队伍没有成规模地建立起来,艺术评论的成果显得较为缺乏.

3.文艺批评队伍的理论资源有限

辽宁乃至全中国的文学批评要发展,除了关注现实、关注文学创作之外,要认真研究、学习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古代及现当代文学批评、外国文学批评尤其是西方现当代文学批评.积极地吸收一切优秀的文艺思想、理论遗产,达到与中国的文艺实际相结合,在融会贯通中开展我们的文艺批评,是绝对绕不过去的途径.只要我们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警惕教条主义、复古主义、西方中心主义的陷阱,本着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原则,就能够收获新的批评话语、范式、角度和方法.可以说,“新时期”以来,在中国文学批评界取得显著成绩的批评家,都是善于学习古今中外经典批评理论、方法并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的人.根据这个经验,辽宁的文艺批评理论工作者必须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研究,为文艺批评奠定深厚的理论基础,真正掌握和运用先进的文艺思想和理论,为建设和发展辽宁的文艺事业怎么写作.

4.缺少对辽宁文艺事业发展的系统研究和理论阐述

如前述,辽宁文艺批评者对本土文艺研究是有限的,特别缺乏的就是系统的、全面的、富有历史意识与思辨力的理论研究.例如,在较为有限的对辽宁文学现象的批评中,大部分批评家对于作家作品的选择、研究角度比较能够达成一致.研究辽宁文学现象的成果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内容:乡土写作、东北作家群、民间风俗、满族文化、生态文学等.这些内容都是东北或者辽宁所特有的文化现象,批评家们所关注的辽宁文学现象并不是从作品的文学性为出发点的,而是看重其中所反映的文化特征,乃至人类学方面的特征,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文本本身以及文学的色彩.

5.对辽宁的文艺创作实际不熟悉,信息不对称

辽宁的批评家们不同于辽宁的作家群体,辽宁作家群体大多数背景一致,即他们都植根于辽宁土地,受辽宁文化滋养.而辽宁批评家构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的文化和心理背景都是属于辽宁的,另一种是“外省的”,即那些任职于辽宁的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他们的生活环境与生活经验与中国很多学者一样,并不是植根于某一地,因此他们的批评方向更广泛,并且少有对辽宁文学的研究.我们能在辽宁批评家的评论中看到对辽宁文学的研究,但是这种研究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占优势.因此说辽宁的文学批评者并没有鲜明地关注辽宁文艺现状.

总之,辽宁的文艺批评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总体来看,辽宁文艺批评队伍在理论研究与批评实践方面,仍存在一些局限与问题.我们期望在发现辽宁批评队伍的存在问题基础上,通过努力,提出建设性意见,最终改变辽宁文艺批评队伍的现状.

责任编辑丛琳

[作者简介]巫晓燕(1973- ),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文学博士.

迟蕊(1977- ),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大学讲师,文学博士.

※本文系2011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加强辽宁文艺批评队伍建设研究”(L11BZW006)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