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438 浏览:43748

【摘 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作用及方法.方法:将48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心理变化、心理护理等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48例病人消除了心理障碍,积极配合治疗,2~4个月内血糖平稳,无波动,1年后随访血糖都在正常范围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心理护理改变了患者不良的心理因素,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使治疗效果得到了提高.

【关 键 词 】糖尿病,心理护理,胰岛素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0-0211-01

当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国际糖尿病联盟指出糖尿病控制的关键在于良好的自我护理.同时随着护理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到护理工作中.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活动错综复杂,可直接或间接性地影响到此病的发展、预后.因此,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充分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对临床治疗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探讨糖尿病的心理护理,笔者对2007年5月到2008年5月在本科住院4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研究,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5月到2008年5月收治的48例糖尿病患者,男22例,女24例,年龄60~89岁,平均71.5岁.其中40例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8例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7例,合并糖尿病足5例,入选的糖尿病患者均符合WHO对DM的诊断标准.

2.心理护理

2.1 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环境:病房环境要温馨、舒适、安静整洁、温度适宜,室内空气保持流通,光线要充足,阳台上可放一些花草等.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利于身心放松,增强心理治疗效果,使患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达到治疗的目的.鼓励患者到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适当的运动能使患者心情舒畅,并有利于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因此,要根据疾病的需要及某些活动的可行性和有益性,向患者解释其所以然,使他们理解这些活动应和适当的休息相结合,有助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稳定,使他们从心理上接受这些安排,而达到配合治疗的目的.

2.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与病人接触,关心体贴病人,缩短护患间距离,使病人向护士倾吐病情和心声.耐心倾听病人谈话,分析其忧郁、沮丧的原因.要安排一些对疾病了解多、有正确认识的病人与其谈体会,定期组织糖尿病宣教工作,以密切病人间的关系,大大减轻了焦虑、担忧心理.护士应仔细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语言动作等表现,启发患者交流,以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态度,对工作、家庭的牵挂,以及对未来工作的设想.

2.3 加强药物治疗的指导:很多患者对应用胰岛素治疗存在恐惧心理,有些患者甚至错误的认为用胰岛素治疗会产生依赖性.护士要及时给予解释,讲明糖尿病经饮食控制和口服降糖药无效,再不应用胰岛素治疗,等于浪费经济和生命,达不到较好的血糖控制.高血糖本身又可加重胰岛的损害,加速病情的发展,并发症出现早而迅速,因此使每一位患者坚持合理、正确用药,可使病情改善的同时有助于缓解抑郁.

2.4 注重饮食指导: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治疗手段,长期坚持饮食治疗,不仅能使患者总热量受限使体重下降,而且还可减轻胰岛素细胞的负担,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利于血糖控制,防止并发症发生,所以饮食原则为平衡膳食,戒烟戒酒、宜进清淡、易消化、高纤维素、高维生素、低盐、低脂、低碳水化合物食物、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忌甜食、饱食及刺激性食物,多食鱼肉、蔬菜等,保持每天一袋牛奶、少吃动物油及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多食粗、杂粮及豆类食物,进餐时间要与胰岛素注射时间相配合,按医嘱进餐,有效地配合治疗.

2.5 做好出院指导:患者要出院并不意味着护理工作到此结束,还要为患者做好出院后的护理指导,让他们在心理上树立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念.内容包括出院后的饮食起居、服药指导、注意事项、定期复查等.对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的患者,向其家属做好护理操作示范.如保持床铺清洁、干燥,为患者在床上擦浴、翻身等,教会患者和家属掌握足部护理的方法,如每日散步、经常按摩足部和做好足部的保暖,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巩固治疗效果,促进早日康复.

3.结果

通过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48例病人消除了心理障碍,积极配合治疗,2~4个月内血糖平稳,无波动,1年后随访血糖都在正常范围内,无并发症发生.

4.讨论

随着心身医学的发展,临床上对疾病的心理治疗与护理越来越重视.糖尿病是损害多系统的终身性慢性疾病,因精神紧张、心理变化、情绪激动,如紧张、焦虑、悲观、发怒、恐惧、孤独、激动、顾虑等,可使病情加重,血糖增高,甚至发生酮症酸中毒,这是精神心理因素,促使体内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增高,致血糖增高,脂质分解加速,产生大量酮体,发生酮症.其主要心理特征如下.①盲目求治心理:由于疾病长期缠身,迁延不愈,糖尿病病人大多数已进入病人角色,并得到不同程度的强化.他们能够正视现实,不讳疾忌医.在这种心境下的病人,易受社会上巫医、庸医的诈骗和愚弄,造成经济上的严重损失.②焦虑恐惧心理:病人经常长期求治,翻阅医书,当知道自己所患疾病目前无根治特效疗法,一时难有转机,只有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治疗和休养才能得到慢慢控制,因而就会产生焦虑恐惧情绪.③绝望厌世心理:糖尿病病人并发脑血管意外、肾功能衰竭、心肌梗塞、失明、感染等.此时病人产生绝望心理,病人可表现为极度忧郁或异常暴躁.有些病人基本生活不能自理,忍受不了疾病长期痛苦折磨,加之长期用药,经济能力承受不起,自责给子女、家庭和社会增添了麻烦.本组4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常见血糖增高,病情加重,症状增多.而心态正常者,血糖平稳,胰岛素用量也减少,所以我们体会保持良好的心理,稳定的情绪,对糖尿病的控制是有利的.家庭和社会的关怀对糖尿病的护理起着促进作用,家庭和社会是护理措施实施过程的监督者与支持者.定期举行糖尿病病友协会活动,有利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经验,并且能起到相互关怀和监督的作用,护理人员应正确评估糖尿病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积极帮助患者启动社会支持系统,使其获得强大的经济支持和心理支持.本组48例患者经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后,心理障碍有了很大程度的减轻,能够安心顺利地接受治疗,病人血糖在5~7d内得到有效控制.


总之,在糖尿病的治疗与护理中,护理人员应掌握心理学知识与技能实施心理护理,护士学会分析患者的心理.同时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尤其要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通过自己的态度、语言、行为等有意识地影响患者的感受和认知,改变其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作者单位:510220 广东广州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