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初中生数学兴趣的

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471 浏览:45052

许多学生一进入初中,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就慢慢消失了.如何才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数学家罗素认为:“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长期以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少老师只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却忽视了美育的渗透.我们身边有很多数学老师不重视发掘数学本身所特有的美,不善于利用数学的美来激发学生的求知,导致许多学生感到数学抽象难懂、枯燥乏味,从而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因此,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用数学的美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充分把握七年级起始阶段的教学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面对七年级的新生,数学教师要通过“以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教学的艺术性,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对此,我的具体做法是:

1、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在课堂引入中,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从而营造出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

2、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学习目标,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展示数学之美

在数学教学中,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发掘数学本身所特有的美.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在数学中不是不存在美,而是缺少发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一定要科学地使用好教材,在复杂的数量关系、代数式、几何图形之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当学生对某一数学现象突发奇想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并加以引导,不要简单地认为那是,或许他有着独特的见解.

数学教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教师应通过学生熟悉的事例和形象直观的教具,引入数学概念、定理、公式,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三、融会数学之美

数学的美,其特点在于抽象的理性形式中包含着无限丰富的感性内容.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大量生动的感性材料给学生以美感直觉,把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先给学生以具体的直观形象,再上升为理性形象,成为字母与运算符号间的造型艺术,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易于接受,便于理解.教师通过严谨的推理、生动的语言与科学的板书,为学生创设思维情境,把数学美的简单统一、和谐对称等特征融会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获得知识,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数学美的真正含义.

四、创造数学之美

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在传授数学知识和培养技能技巧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青少年“好想”、“好动”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形式,鼓励学生多向思维,找出最优解题方法.教师要善于创设思维境界,用数学的美启迪学生的思维.当学生对数学的美感受最强烈的时候,他们的思维就会进入最佳时期,灵感就会出现,他们的思维能力就能得到提高,他们就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作者:15971765852;:40860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