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与颤栗》中的若干问题

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677 浏览:44510

【摘 要 】克尔凯郭尔既是思想家,又是诗人.思想家和诗人在克尔凯郭尔身上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种情况在思想史上是不多见的.他讨论问题的风格是独特的,发人深省.

【关 键 词 】存在;信仰;个体;上帝

“从前有个人,他在孩提时代就曾听说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这故事说的是上帝如何引诱亚伯拉罕,亚伯拉罕如何抵制诱惑、坚持信念,最后又出乎意料地重新得到儿子的事情.问题首先是:为什么上帝要以这种方式来考验亚伯拉罕?年逾古稀的亚伯拉罕得一子名以撒,上帝为考验亚伯拉罕的忠诚,要他将其子带到摩利亚山上献为燔祭.上帝的考验在于:亚伯拉罕能否坚决弃绝“父子之义”的诱惑而听从他的指令杀子祭神.换句话说:亚伯拉罕能否以“道德之恶”来达于“宗教之信”.

首先,“合”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服从普遍原则,意味着放弃“个体”存在而沦为“普遍原则”的化身.对克氏来说,个人能否作为一个个体而存在,如何作为一个个体而存在,乃是他终身关注的问题.克氏认为人生至少有三种生活方式可供选择.其一是美学的生活方式,其二是的生活方式,其三是宗教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使个人摆脱任何个人和公共的限制而只与上帝发生关系,这种关系保证了个人成为真正的个体.于是,在克氏那里,成为个体就意味着成为基督徒,这个个人和基督徒就是亚伯拉罕.克氏说:亚伯拉罕是不同于“悲剧英雄”的“信仰骑士”或“信仰之父”.关于“信仰”,人们说得最多,但却领会得最少,更不用说践行.简言之,在克氏眼中,“真正的信仰骑士永远是绝对孤立的,而检测的骑士则是宗派主义的”.或者换句话说,日常的虚检测信仰不过是信守某种普遍性原则罢了.

第二个问题,克尔凯郭尔认为存在的根本任务是选择.选择既是一种自由,也会引起畏惧.日常生活中充满了选择.进入生活或放弃与人群对立或向人群妥协不用说那些更艰难的选择:面对手执凶器的罪犯;冒着生命危险救人;以及亚伯拉罕的处境等等.在这样一些选择面前,人会感到动摇,会感到畏惧,感到虚无,更准确地说是一种“朦胧地暗示着的虚无”.畏惧作为虚无来说,它并非只有否定性的含义.虚无是一种朦胧的意识,是对人自己身上无限可能性的意识.当(并且只有当)个体从他存在的某一层面跃入另一层面时,可能性便得到实现和认识.

也就是说,自由的选择不仅伴随着畏惧和虚无,还伴随着可能性.只是,可能性会激发起类似于晕眩的感觉.正如克尔凯郭尔自己天才的表述:“自由紧紧攀住有限性(与可能性中的无限性相对)的山岩,向下俯瞰、凝视自己可能性的深渊.”换句话说,想要选择较高存在的愿望,始终伴随着因危险的存在而引起的不安.正如亚伯拉罕在放弃悲剧英雄而成为信仰骑士之时,他站在畏惧的峰颠,面对着各种可能性.只是因为他巨大的信仰,才使他得以克服了由此产生的晕眩和不安.人生选择这种无可依凭的自由不仅引起畏惧,也引起绝望.绝望与畏惧相似,但又有着差异.克尔凯郭尔将绝望定义为精神的疾病,因为,绝望意味着个体无法把握自身有限性与无限性之间的平衡,因而产生了人格分裂.绝望的人常常身不由己地紧紧攀住自身存在中的有限成份,顽固地拒绝面对自身精神世界的要求,或者只是表面上接受这些要求,与它们仅仅保持想象的或抽象的关系.如果亚伯拉罕当时紧紧抓住自身的准则不放,将刀子插进自己的胸膛,或者在拔出刀子时左顾右盼、犹豫不决,或者用一头公羊代替自己的儿子,那么,他就将自己置于这种处境之中.这种处境意味着个体被绝望击溃,成为绝望的奴隶.绝望并非无法避免和超越.不过,要避免和超越绝望,个体只有让自身内部现世的成份从永恒事物那里获得意义.

第三点,克尔凯郭尔追求思想与生存的合一.还是个22岁的大学生的时候,他在日记里写道:“我真正缺少的东西就是要在我内心弄清楚我要做什么事情,而不是我要知道什么事情.问题在于了解自己,认清上帝真正希望我做什么;问题在于找到一个对我来说是确实的真理,找到一个我能够为它而生为它而死的观念”.这段话成了克尔凯郭尔一生的追求.在他看来,哲学思想应该是与生存息息相关的,而不是独立于生命之外的.为此,他很反感黑格尔式的体系制造者.他在日记里写道:“大多数体系制造者对于他们所建立的体系的关系宛如一个人营造了巨大的宫殿,自己却侧身在旁边的一间仓房里:他们并不居住在自己营造的系统结构里面.”他不但批判哲学家与生存的脱节,也批判布道者与生存的脱节.在此意义上,克尔凯郭尔是一面镜子,我们在说每句话的时候,都有必要照照镜子:我们说的是否就是我们的生存状态?我们是否能够像说的一样去做?


【参考文献】

[1] 克尔凯郭尔著. 恐惧与颤栗[M].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

[2] 张汝伦著.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 夏中义选编. 忏悔人生克尔凯戈尔如是说[M].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6.

【作者简介】

李珂(1985--),女,河南新乡人,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外国哲学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哲学.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