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动学习的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模式与实践

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706 浏览:109142

[摘 要]行动学习法旨在通过解决实践问题来进行学习,创建将行动与学习结合起来的课程教学模式,有助于解决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学用脱节的问题.行动学习是基于认知科学、脑科学和组织管理学发展起来的一种学习方式.基于行动学习的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共七个步骤.采用行动学习法的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使学生自主性和教师主导作用实现了有效的结合,取得了更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关 键 词 ]行动学习 师范生 教育技术公共课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H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9-0114-03

一、高师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的问题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改变着传统教育的形态.作为职前教师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是其教学技能训练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其将来是否能胜任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岗位有着重要作用. 但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下,很多师范生在对复杂的教学情境中如何使用教育技术感到茫然无措.

李芒教授认为,教育技术“怎么使用”,这是一个教育技术真问题.[1] “怎么使用”考虑的是在什么样的教学情境下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技术,它关注技术的教育价值实现,而非仅仅是技术操作的正确和熟练.当前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过于关注技术的工具性特征,而对技术的价值思考却显得不足,致使课程教学陷入过于注重操作技能的工具主义泥潭,不能帮助学生应用技术创造有价值的学习资源.

二、行动学习法

行动学习法最早由英国管理学家雷格列文(Reg Revans)提出,是旨在通过实践行为来促进学习的一种学习理论和培训方式.英国学者伊恩麦吉尔和利兹贝蒂将行动学习定义为:“一个以完成预定的工作为目的,在同事的支持下持续不断地反思与学习的过程.在行动学习中,参加者通过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反思他们自己的经验,相互学习和提高”.[2] 它围绕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协作、讨论、反思、实践运用,在行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行动,实现认知结构和实践能力的进步.

行动学习是基于认知科学、脑科学和组织管理学发展起来的一种学习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界定实践中的问题,学习从问题开始;第二步,进行分组,形成学习团队,团队通过协作进行学习;第三步,通过讨论、反思并与知识相结合,制订行动计划,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第四步,在实践中应用方案,尝试解决问题;第五步,对实践结果进行评估,检验所学知识、技能以及方案的效用,如果问题没得到完善解决,则返回第一步.由此可见,行动学习是一个循环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团队不断进步,使学习形成螺旋上升的形态,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路线.

行动学习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革新.它强调学习目标在于“用”,而不能止于知道、理解的层次,要求学习者自己承担学习的任务,而非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教师在行动学习中主要关注过程而非内容.因此,行动学习能解决“学”和“用”之间的脱节问题,实现“学”和“用”的整合.同时,行动学习重视学习团队的形成,有利于促进学习成员协作能力的提高.

三、行动学习法在高师教育技术公共课中的应用模式

教育技术的价值在于教学实践,教育技术的应用和价值评价能力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形成和发展.由于行动学习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行动学习的思想为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思路.下图即简要表达了行动学习法在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由上图可知,基于行动学习的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可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共七个步骤.各步骤分别由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组成,学生活动是设计的中心,教师为学生各阶段活动提供组织、指导、协助、技术等方面的帮助,资源支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所需要的各种学习资源,如网络搜索、素材、软件教学视频以及思维导图等认知工具和实践环境.

前期阶段是教学的准备阶段.学习前的师范生参加了中小学蹲点实习,具备了一定理解教学实践的基础,为行动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条件.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明确小组工作规则.分组的根据是控制组间能力差距,组内人员合理搭配.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搜集学科教学视频案例和教案,供各小组选择并通过网络分组观看.

中期是教育技术公共课施行行动学习的主要阶段,学生的自主探究、知识掌握和能力形成都在中期学习中实现,具体有以下三个步骤.

(一)分析问题

各学习小组阅读所选择课例的教案,认真观察教学视频.之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案例中从教学目的到教学评价各阶段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做出明确的界定,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通常这一步并不容易,因为此前学生应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评价课程教学的机会并不多,教师此时必须充分参与到各小组的讨论中,提供协助和引导,但要防止教师代替学生界定问题,剥夺学生分析问题的自主性.

(二)教学再设计

教学再设计一般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后重新设计教学的过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进教学.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是选择、设计、开发学习资源的起点,也是在教学中教育技术应用效果的评价依据.因此,在行动学习中,为了解决所分析课例中的问题而对教学进行再设计,就成了最重要的环节.它既决定了后继学习资源开发步骤中技术学习的目标和内容,也是学生从价值理性理解技术的基础.教学再设计要求小组在明确合理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依据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理论,协同再设计为了解决问题的各环节的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以及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和技术支持,最终形成一份完整的教学方案.

(三)学习资源开发

首先根据教学再设计确定学习资源的开发需要,在此基础上,教师协助各小组进行包括图像、音视频等多媒体素材的搜集、选择和制作工作,并借助演示视频、电子教程、集中演示等多种手段支持各小组展开媒体素材相关处理以及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的探究和学习.这种将教育技术学习融于一个工作过程的情景,不但利于学生掌握技术操作规程,也便于从教育价值的角度来理解教育技术. 后期阶段是学习成果应用与评价阶段.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教学再设计和在所开发的学习资源的支持下,由教师组织在微格教室进行模拟教学,最后调出教学录像,组织各小组对教学活动设计以及教育技术应用效果展开评价,如果存在问题,则回到中期进行再设计和开发.

四、教育技术公共课中行动学习法的实践

为了考查其实践效果,我们选取本校一个生命科学师范班作为试点,尝试用行动学习法来组织该班级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在课程教学之前,我们与几所中学联系,在他们学校录制了几次常规教学视频,在进行简单视频处理后连同相应课程教案作为学生行动学习的课程案例.课程学习开始时,我们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将全班60名学生分成10个学习小组,每小组6个人,选出一位组长,负责小组学习的组织和协调.

整个教育技术公共课程教学按计划在9周内完成.根据行动学习法的步骤,第一周每小组选择一个课例,仔细阅读其教案并观研其教学视频,对实例中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认真分析,然后小组对案例进行讨论,对所观察课例进行客观描述,分析其优缺点,并提出改进设想,最终每个小组提交一份详细的教学案例分析报告,在报告中要有条理地重点指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设想.

教学再设计在第二周和第三周进行.第二周每小组要针对本小组对教学案例的分析进行改进性的教学再设计.这对师范生而言是个挑战,因为他们毕竟还未正式进入教学一线,对此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支架,将课堂教学各环节的典型处理方法和组织策略进行分类集中,并配合以相应实例供学生自主研习和参考.在教师提供的资料支持下,各小组教学再设计的主要工作包括确定教学重难点、合理划分课堂教学过程的环节、精心设计各环节学生和教师的活动以及确定教学评价方式等.这一阶段的小组学习成果是一份格式规范的教学方案,在第三周教师将对各小组提交的教学方案组织集中讨论,并加以完善.

第四周到第七周,各小组开发本小组课堂教学方案中涉及的学习资源,包括支持各教学活动的图像、音视频媒体等素材的搜集和处理.首先各小组根据教学需要搜集各种媒体资源及确定媒体处理需要,厘清媒体处理面临的技术问题.这个阶段是在实践中学习技术的阶段,为了解决学生技术学习上的困难,我们一方面将典型的、常见的问题进行整理,采用课堂集中示范、技术操作视频、编制电子教程以及收集网络资源等手段帮助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各小组将各自面临的技术问题进行整理,由教师提供个别指导.最后各小组根据教学再设计,完成将各个学习媒体资源整合到一起的多媒体课件.

第八周各小组将派选一名成员在微格教室根据教学再设计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模拟教学,教学过程将全程录像,并预先进行组内评议.在第九周集中展开说课和课件展示,教师组织并参加对各小组教学过程以及开发的多媒体课件学习资源与教学的支持度评议,进行教育技术价值分析.如果最终教学实践存在设计和技术应用上的问题,则必须回到前期步骤开始新的学习循环.

五、采用行动学习法的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的效果

(一)学生自主性和教师主导作用实现了有效的结合

行动学习法让学生组成多个团队,从某个实际的教学案例及其中的问题出发,经历自主分析、自主设计、自主开发和自主应用评价等阶段,最后完成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没有被动地去听教师灌输教育技术的知识或技能,而是通过充分地参与和积极的思考,极大地发挥了自己学习的主体性.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团队平等对话,教师对学生教育技术学习进行充分的资源支持和引导,并将自己定位于支持者、组织者的角色.


(二)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行动学习中,由于是针对实际问题解决的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个应用过程,所以学生应用技术解决教学中典型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所开发的学习资源具有更为实际的教学价值.

(三)学习力得到有效提高

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得到了强有力的兴趣支持,学生能更准确地对问题进行界定.在小组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成员之间的协作能力、交往能力得到增强.他们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搜集资源、获取学习帮助,最终通过自我探究达到学习目标,并且能够自我评价、自我反馈,不仅实际应用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力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要求高校深刻改革课程的教学模式,“做中学”被普遍认为能体现应用型大学教育的特点.行动学习法应用于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提供了让师范生在实练中学习教育技术知识、形成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良好途径.行动学习法要求课程要紧密和实践相联系,教师必须提高组织、协调和支持的能力,按照实践的要求重新组织自己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李芒.对教育技术工具理性的批判[J].教育研究,2008,(5):56-60.

[2] 伊恩麦吉尔,利兹贝蒂著.行动学习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8.

[责任编辑:陈 明]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