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性学习模式的构建

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010 浏览:45403

摘 要 :研究性学习是高上历史课改的“亮点”之一.它不仅打破了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局面,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表达的机会,而且也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题问题的能力.借助研究性学习,学生们将实现知识体系的自我构建,增强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关 键 词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能力提升

研究性学习主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化,学生必须开动脑筋,结合各种知识大胆创新,直接、亲身地去体验和研究,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而是主动地探究性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研究性学习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众所周知,历史是一门以识记历史事件和人物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观为宗旨的课程.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教师往往成为“主角”,学生成为知识接收的“容器”课堂教学毫无生机与活力.新课程理念明确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倡导他们自我发现与探索知识.因此,研究性学习模式就成为当前历史课堂“减负增效”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给学生更多“探索”与“发现”的机会,他们才能真正调动学习热情,不断提升问题意识与实践能力.

一、树立问题意识,激发学生讨论热情

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培养学生敢于问问题,学生不敢问“问题”主要心理障碍是自卑心理和紧张心理.培养方法是:当学生问“问题”时不能轻视,不能嘲笑,要满腔热情地接受和喜爱学生提出的问题,凡是能提出问题的学生都要想尽办法进行合理地表扬,凡是问题中的合理成份,要充分肯定,对不合理的成份要用积极的态度进行指正.对问题指正时要尽量让学生相互讨论.

其次要给学生有足够的问“问题”的空间,不能对问题草草了场就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间充分争论,尽量让学生有讨论问题的体验,使他们在讨论中不断修正对问题的看法,形成正确的问题解决方案,事实上在争论中又有新的问题产生,因此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是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

二、收集分析信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灵魂,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学生在确定了研究课题后,便进入了具体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制定研究计划、搜集史实资料、提出观点和总结整理.

课题确定后,研究小组就应着手制定具体的、可行的、有效的研究计划.同时在小组内实行具体分工,这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分工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课题分工,即每个小组成员都要主动承担一部分相对独立的课题工作;二是角色分工,即每个组员都要承担一个角色,如负责查找资料、执笔等,大家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研究活动的顺利开展.新课标强调“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交流思想、合作学习”,倡导独立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改变以往单一个体的学习方式.人类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与人们之间的相互学习、合作、交流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分工之下,可以积极参与到集体讨论的活动之中,同时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学会听取他人意见,学会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

接下来,根据计划的规定,小组成员各司其职,通过图书馆查询、上网查找、参观访问等多种途径和渠道广泛搜集所需史实资料.并及时做好对研究情况和体验的活动记录,这也是以后进行研究成果总结的素材和评价的依据.完成这些步骤之后,学生开始整理、分析所搜集到的历史资料,提出自己对研究问题的检测设,最后综述资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去主动搜集资料、查阅史料,并进行信息的加工处理,这一过程本身也就是研究的过程.提出观点和检测设后,就要选择论据,论证观点或证明检测设.选择的论据在质量上必须可靠、具体和严密.

三、形成表达成果,提升交流总结能力

围绕提出的问题或课题,通过同学们自主地研究与学习,把所得出的结论,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展示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力,推动研究性学习的经常性开展,从而达到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可以通过调查报告、多媒体展示、报告会、辩论会、演讲赛、宣传栏等形式展示和交流.最后教师还要认真地进行总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以励再战.

四、培养社会责任,增强社会使命感

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注重学习的过程及学生的实践和体验.它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情感活动的过程.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学习和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让学生在 “研”中学,从“做”中学;探究过程中学会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探究.通过实践活动观察体验社会生活,并为将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研究学习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启发和培养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以及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思维方式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不断的尝试中可以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如开题、论证、讨论、采访、提问、咨询、信息搜索、写作、论文陈述等知识和能力,学会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了解的研究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的能力和热情.

高中历史研究性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改革就面临着挑战,我们应积极应对这一挑战,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也意味着生机和希望,高中历史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初步实践证明,教学改革能够发现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我们努力点燃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其实就是在创造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