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媒体对信息传播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357 浏览:82723

【摘 要】手机与无线网相结合成为移动智能终端——手机媒体,为用户提供手机报、电视、微博、购物等怎么写作,凭借其小巧、便捷的特性成为新媒体中的领军者,被学者称为“第五媒体”.它以全面深入用户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对信息传播模式带来影响.

【关 键 词 】手机媒体 移动互联网 新媒体

手机,我们亦称之为“移动”,原本只是一种人们在移动中进行人际传播的通信工具,而目前手机已经经历了3代的发展,进入3G时代.与前2代系统相比,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可提供丰富的移动多媒体业务,如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微博、电子阅读、手机社区等功能.因为手机如此强大的功能,学者称之为“第五媒体”,即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以个体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目的,以即时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也叫移动网络媒体.①

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在公布的2012年2月末的用户数据显示:中国电信手机用户数量在2月升至1.323亿户,包括4115万的3G用户;中国移动用户规模达到6.614亿户,包括5658万3G用户.而中国联通在3月15日提交给港交所的文件中称,公司拥有1.601亿的2G手机用户以及4590万的3G用户,三者相加,中国手机用户已达9.997亿.②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③蓝色巨人IBM的著名软件专家萨姆曾做过预测:如今的网页逐渐取代了计算机桌面平台,然而网页也在逐渐走向死亡.随着即时信息软件在年轻一代中的流行,未来即时信息将全面取代网页平台,而手机设备将成为即时信息软件最好的载体.手机技术的急速更新,手机网民数量的不断攀升,手机媒体带动新媒体中的新革命.

一、手机媒体的传播特性

1.移动性与便携性

手机的最大优势便是可随身携带,这种移动性、便携性以其无处不在的怎么写作填补了人们的离散时空,打破了电视、电脑等媒体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媒介的时间和空间融合于一体.报刊、广播、电视事实上是和人分离的,以电脑为终端的互联网海量的信息实际上是把人给“淹没”了,而手机媒体的诞生真正实现了人和媒体时空中的无缝连接,让人感觉拥有和体的能力.媒介既不是和人分离,也不是完全主宰人,而是“人的延伸”.人机不分,缺失了它,会像丢掉了感官一样迷茫,对周围事物的感觉能力和沟通能力大大减弱.

2.即时性

电视广播的更新周期以天或小时计算,报纸出版周期以天甚至以周计算,而手机传播的更新周期以秒计算,我们每天都在“刷屏”.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计票过程,很多人就是在手机上不断刷屏追踪的.

3.互动性

传统媒体的传播是单向的,受众对媒体的信息反馈大部分是事后的延时的,缺乏即时性和直接性.尼葛洛庞帝把网络区分为环状网络和星状网络,电视网是典型的环状网络,它的作业形式是“一对多”,而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则是典型的星状网络,是多对多的作业系统,是无中心化的网络,融合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传播方式,突破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窠臼,兼具大众传播社会影响力和小众传播参与互动吸引力两方面的优势.

4.多媒体传播

手机是“口袋的报纸”、“口袋的电视”、“口袋的收音机”、“口袋的互联网”,包括了所有媒体的接触特点,兼容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传统媒体的多种传播手段,突破了单一媒体的各自局限,信息更为直观、形象、生动,全方位触及受众的感官系统.

5.新闻采访的重要工具

手机媒体现已实现集照相、摄像、录音、记录、发布等功能于一身,使普通民众能够拍下突发新闻并迅速传到互联网.传统媒介的话语权正在被稀释,媒介的权利中心向个人用户转移,手机让每个人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从被动到主动,可以说只要有手机就可以发布信息,成为“草根记者”.2010年8月8日03:23,一个名叫“Kayne”的网友,通过手机微博发出一条19字的讯息:“水灾、停电,几乎一幢楼的人们都围在这烛火旁.”这则微博使这位网名Kayne、本名王凯的90后大学生成为舟曲泥石流“报道第一人”.2011年7月23日20时38分,甬温线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网络ID为“袁小芫”的微博网友是D301次列车上的乘客,事故发生四分钟后她用手机发出了第一条微博,比国内媒体在互联网上的第一条关于“列车脱轨”报道早了两个多小时.


手机是一种数字化新媒体,作为网络媒体的延伸,网络媒体的许多问题也延伸到了手机媒体.如虚检测与不良信息传播和一些手机针对手机的软件专门设计了病毒,对广大用户进行攻击,信息等问题.

二、手机媒体对信息传播的影响

当前,手机不断走低,功能越来越强大,借其互动性强、信息获取快、传播快、更新快、跨地域传播等特性,逐渐取代传统互联网媒介,已全面地渗透到了我们的日常社生活,用户透过手机完成的事越来越多,手机正成为获取信息和娱乐最便利的终端.手机媒体的迅猛发展不仅是传媒业和电信业的融合,更成为一种能够集所有媒体为一身,可随身携带的媒体中心,手机媒体促进现有传播模式的新革命.

1.手机媒体传播方式、内容的小众化

保罗·莱文森曾在其著作中反复谈到媒介演化的“人性化趋势”,用以解释媒介的发展规律.“人性化趋势”理论的核心原则表述了这一概念:人类技术开发的历史说明,技术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像人,越来越有利于人,越来越方便于人,技术在模仿甚至是复制人体的某种动能、感知模式和认知模式.④显然手机媒介的具有此特征,其在传播中不再单纯追求传播受众数量的强大,而是追求稳定的受众群体和传播的有效性.手机媒体对应的是个人为中心的生活方式,传播内容、方式均由个人选择,用户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受众实现了由被灌输到主动选择、参与与互动,媒体传播由大众化、分众化正走向小众化.

2.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相结合

手机首先是作为人际传播的通信工具被开发、使用,打、发短信突破了人际传播的空间限制.群发短信功能的出现是手机由人际传播工具走向大众传播工具的开始,而后其与互联网的结合使其具有了新闻传播、广告娱乐、信息怎么写作、购物等多种传播功能,真正的成为一个大众传播媒体.作为人际传播的媒介,手机最大优势即轻巧、便捷,可随身携带,其具有大众传播功能后,用户可随时、随地接受信息,同时也可以发布自己所见、所想,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发布者.

同时,手机媒体也对传播活动带来新的挑战.在传统媒体时代和互联网传播中是“中心化”为主导的信息传播模式,受众更多的是接受信息成品,是被动的接受者.信息生产者可根据信息的内容、发布形式等方式设置我们日常生活关注的话题议程,引导我们的视线,控制我们的大脑,从而使舆论朝向他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但是,在手机媒体的发展冲击了专业性的信息发布者的权威,其对我们的引导、影响力逐渐弱化,个体化的传播活动日益加强,传播由“中心”走向“边缘”,这无疑增加了对受众议程设置、舆论引导的难度.

如今,4G手机的问世已提上日程,4G是集3G与WLAN于一体,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它的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与电视不相上下.其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目前的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怎么写作的要求.因此,不难想象未来的传播将以手机媒介为主的移动互联网媒体为主导,并带动新一轮的信息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