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课堂阅读本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更新时间:2024-04-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724 浏览:5762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语文课程三维教学目标,体现在阅读教学中就是要达到“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的目标,为此,新课标在多处强调要“多读多写多积累”.笔者认为,这是对中学语文近十年课程改革经验的总结,更是对语文教育本位的回归.

阅读教学历来在中学语文改革中是争论较多的.我们在肯定阅读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还应清醒地认识到有很多地方还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反思,例如:阅读教学中怎样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如何挣脱应试教学的魔咒;如何正确把握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如何探索和实践个性化阅读和多元化阅读方法;怎样有效开展课外阅读和综合性学习等等.下面笔者就结合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实践案例,仅就如何回归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本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问题作一探讨.

一、在课堂阅读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强调:“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可见,作为学习活动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阅读,这对于学生的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化朗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切入,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课标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达到这点,首先要规范朗读要求,做到字正音准自然流利,注意语调语速语气,把握文章基本的感情基调,注意朗读的节奏,做到抑扬顿挫,张弛有度.其次,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化,默读、听读、范读、个读、齐读、分角色读等,还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激发学生朗诵的,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文本阅读,实现阅读技能的个性化发展.例如像《春》这样的美文,基本上不需要教师唠唠叨叨地细分缕析,而应让学生美美地读读、背背,学生在细读富有表现力的优美语言的过程中,自然会感受到春天的美丽与勃发的活力.学生在作者明显的情感线索的引领下,很容易体会到作者炽烈的对春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尊重学生主体的体验

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情感.”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课文的时间.学生经过自主阅读,在没有老师先入为主的知识灌输下,就会对文章知识有自己的构建,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此后,教师再围绕教学重点难点,结合学生实际理解水平,紧扣文本设计一些有效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再阅读,再思考,这样就会对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对文本知识有更准确的把握.如在学习《背影》时,学生通过自读对父子间的深情有了初步的感受,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者在开始便设置了一个悬念,背影本是极常见的,为何却是“最不能忘记”?以此来引领学生去寻找原因.有学生说父亲的关爱、体贴、周到及那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挚爱全部凝聚在这背影里.也有学生从背影出现的社会环境分析,祖母的去世,父亲的赋闲,还要偿还债务,家境如此“惨淡”的情况下,父亲却仍然往来奔波,用压弯的脊背为儿女们撑起一片天空,更证明了父爱的伟大.还有学生从离别时混入人群的平凡的“父亲”背影角度分析,说父亲是千千万万父亲形象的代表.学生通过分析、品味、领悟,不但理清了文章的结构,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更是深刻读懂了父子间的那一份深情.

3.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古人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多读多思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阅读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有效掌握阅读技巧,更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与作者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出自己独特的火花.像《孔乙己》一文,作者对孔乙己的情感是矛盾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只有在对全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才能理解.另外,学生专注的、潜心的阅读,能真实记录其初始化的阅读体验,这便于教师根据课堂生成,瞄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调整教学思路.如《范进中举》中,“范进因为中举喜极发疯”的那一段,我们不必拘泥于老一套分层次讲析,可让学生好好地读一读、品一品、想一想,谈谈自己与文本对话后的感受.结合教师有效的引领,学生就能很容易理解范进发疯场景的描写是并不失真的夸张,它无情地嘲讽了封建科举度对读书人的影响之大,毒害之深.

以读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读来引领教师、学生、作者、文本间的对话,这样的课堂阅读教学才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二、在课堂阅读中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可见,阅读教学的本质应该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1.丰富学生的积累

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平时积累也不尽相同,所以课堂朗读与课前自主阅读相比效果更好.更能使学生养成口到、眼到、心到的好习惯;更易暴露自己对生字难字生僻字的错误理解;更能实现学生个体间的互补,共同提高.如《沁园春·雪》一文,“顿失滔滔”中的“失”,学生不仔细读的话,很容易读成“时”;“分外妖娆”中的“分fèn”读成“fēn”也不知是错了;不会注意“竞”与“竟”、“汗”与“汉”、“娇”与“骄”的细小差异.这种在读中积累的方法,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比起死记硬背来更有效.

课堂阅读更能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优美,触摸到语言的妙处.如《紫藤萝瀑布》中的“从未见过开的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辉煌”一词准确而贴切地描绘出藤萝花色的美艳,“像一条瀑布”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藤萝花绽放壮观的景象.语言精妙而优美,凝练而意蕴丰富,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程少堂说过:“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深处.”对这样的句子、这样的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美美地读一读、细细地品一品,不需费神费力地去讲析,让学生在读中品味,在品味中感悟,在感悟中积累,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语言素养即可.

2.熏陶学生的情感

于映潮说过:“没有朗读的语文课只是课,不是美的语文课,语文课,老师必须与学生一起美美地听,美美地读.”朗读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把蕴含的静止感情变成外露的真情实感,把学生带入文本的情境中,读出思想读出情感,得到情感的熏陶.当学生入情地朗读朱自清《春》这篇美文时,那种对春的赞美与热爱之情,撞击着他们的心灵;当学生用心地朗读《沁园春·雪》时,那种对祖国壮美河山的赞美与自豪之情,在他们的心间油然而生;当学生动容地读着《背影》时,那种浓浓的真挚的父子情,萦绕在他们的心田.学生用心用情地美读文章,就能真真切切地感悟到其中蕴含的情感,使自己的情感得到熏陶,不断丰富情感体验,提升把握主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感

所谓语感,就是对文体、语体和字词句的敏感性,让学生学会通过字词句读出蕴含在文章里的情境义、象征义和深层义.教师要根据文体、语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对语言的品味,培养语感.如《我的老师》一文,要读出“狡猾”一词贬词褒用的效果,结合语境体会出“我”的调皮与可爱,流露出对老师的爱;又如《春》中的那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中“钻”的妙处,与“冒、长”表达效果的不同,前者运用拟人修辞,更有力地表现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活力,后者则显得平淡,缺乏表现力.再如《白杨礼赞》一文中,反复读读第七段,四个“难道”构成的一组排比句,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学生通过品读、美读、比较读,朗读和默读,读出语言文字蕴含的情与义,提升学生的语言敏感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当然,在这里,笔者并不否定教师的讲解在阅读教学中的引领和主导作用,只是认为语文课堂确实不能抛开学生的阅读,更不能以教师的讲来代替学生的读,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把两者合理而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真正回归课堂阅读的本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