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延伸性

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288 浏览:153651

关 键 词 :课堂 教学 延伸性 学习

我们在生活中常会有这样的体验,当遇到问题时,如果可供思考的时间很短,所做出的回答往往是不能令人满意的,然而如果时间够充足,能让我们做全面思考的话,答案会非常详尽、周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虽然教师在备课时就已经对课堂提问进行过精心的设计,使其能最大程度的符合学情,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课堂毕竟是充满变数的,学生会有什么样的答案无法完全预测,有时也许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对于学生而言,很希望自己能在课堂上有精彩的作答,但受到各种条件限制(比如知识储备不足、临场反应不到位、课堂氛围影响等),没能很好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或多或少的给课堂教学带来了遗憾.

怎样弥补这种遗憾,使学生把他对课内问题的思考有效地延伸至课外,我和学生做出的尝试如下:对于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如果学生觉得自己有更好的解答,或者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未能完全发挥,或者是当时考虑的不周全,还需要进行补充,都可以在认真思考过后重新回答,但时间和地点已经不是课堂和教室,而是改在了网上.我们建立了一个专门用于延伸课堂教学的论坛,由学生担任版主,将课堂上出现的热点问题放在网上讨论,我在浏览学生发的帖子后进行跟贴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这种方式带给了我和学生很多收获.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这种方式有以下几种优势:

一、灵活性

一节课毕竟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时间,虽然教师和学生都竭尽全力地完成着预定的教学目标,但仍有一些问题是不能完全解决的,而这种课后延伸就很好的形成了补充.在这个专属的空间里,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持续跟贴,由于时间充裕而且查阅资料很方便,加之没有课堂上的诸多限制,学生的思维变得非常活跃,甚至一些在课堂上相对沉默的学生都表现得很积极,发帖数量直线上升.而思想的火花一经碰撞,讨论就会异常激烈,这时我也会发贴来引导学生的思路,使他们对问题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这样一来学生既巩固了课内的知识,又拓展了课外的能力.

此外,有些学生性格比较内向,有了疑问不好意思在学校请教老师,久而久之使得问题积累的越来越多,最终影响了学习的信心.但现在他可以在网上通过一对一的在线提问来向老师或者同学求教,既免去了面对老师的羞怯,又解答了心中的疑惑.

二、高效性

比起单纯的课堂教学,这种方式会让学生有更高的参与度.受条件所限,课堂提问时我们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把问题回答一遍,也许有些学生有很好的想法却没机会表述,我们更不可能让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长篇大论的发表见解,尽情地去谈他们自己的想法,但在网络上就没有这些局限,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讨论中来,而且学生可以对某些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持续的关注和讨论.

发言权在学生自己手中,他们的参与热情可想而知,在这里他们不只是侃侃而谈,阐述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在用心倾听,了解别人的观点.通过这样的对话和交流,他们都渐渐看到了同学的长处,开始弥补自身的不足.这种方式不仅实现了真正的各抒己见、百花齐放,也让学生具备了更加谦逊的态度.

三、主动性

现在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能够用于阅读的课余时间很少,所以学生的阅读量普遍不够,也很少就一些问题做深入的思考,以至于学生在写作文时也喜欢走捷径,习惯套用自己在作文书或是网上看来的桥段,写起作文来缺少自己的思想,缺少生活的积淀,缺少独特的风格.针对这种情况,我对学生在论坛上的发贴最强调的就是原创性,而且帖子的读者不仅是老师还有同学,因此为了使自己发的帖子颇具深度、与众不同,学生往往会主动去进行阅读,给自己充电.这样一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丰富了思想,锻炼了写作能力.这不仅使他们的帖子渐渐的开始变得很具可读性,而且作文的能力也随之提高,就连作文的字数也不再是老大难问题.最难得的是学生在课外下这些功夫无需教师与家长的督促,这正体现了新课标强调的学生学习自主性.

再好的方法如果一成不变,时间久了也会令人厌倦,所以我们的方式也在不断的求新求变.学生们的思维总是最活跃的,经由他们的集思广益,我们的论坛不断有新鲜元素加进来.比如我们设置了专门的写作空间,学生们一旦有了满意的作品就可以在这里发布,让老师和同学来共同品评;学生还提议设置了热点聚焦的板块,一起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帮助大家开阔了思路;此外还有专用于倾吐成长烦恼的“秘密花园”等,这些板块的设置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的现实问题,而且也是对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一种引导.


当然,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了这种方式的一些局限性,比如个别学生家中无上网条件,因而无法很便捷的参与进来,还有些问题容易在讨论中引发学生的争执,需要老师很及时的指导,所以我们还将继续实践,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种方式使得学生对于某些问题的思考不局限于课堂,而是延伸向了课外,运用自己从各个途径学来的知识解决问题.我们正在以此实现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的“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数学实践的机会”的要求.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