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的数学教学

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888 浏览:42860

摘 要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断进行反思,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才能清除新课程改革的障碍因素,增强新课程改革的实效性.在此,谈一谈笔者在教学教学中的几点想法和做法.

关 键 词 :新课改;兴趣;主体性;合作关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5-0128-02

一、让兴趣走进课堂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数学是一门思考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要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所学知识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首先.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新课改理念要求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因此.创设探索性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去思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例如,在教学“图形的平移”时,我首先用多媒体动画,打出一幅画.上面显示美丽如画的湖上,有一只小船,于是问学生你看见小船是如何行进的吗借景生情,引起学生的情趣,接着再问你能用手工绘制小船移动情形吗学生兴趣盎然,利用事先备好的网格纸研讨、制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问在这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结合多媒体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数量与位置的变化,由此进入新的学习问题中,得出图形的平移的概念,以及后来的性质,这样的情境设置,学生不感到烦,反而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新的知识.

其次,在数学教学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比如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怎么写作于生活,例如,在教学“截一个几何体》时,我提前布置让学生每人拿一些土豆,一个小刀,课堂上自己动手切,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最后.新颖的激励手段,也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欢欣和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动人;没有主动,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机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适时的激励是必要的,课堂上,大家通常采用“你真了不起”,“你太棒了”,“你分析的很精彩”等激励性语言,或者是让同学们鼓掌等来激励学生学习的情绪,作业上常常采用评语激励法,如“优”,“好”或者写上一句鼓励的话.如“愿你做一个时代的先锋”,“你写得就像你的人一样漂亮”等,这样,初中学生易产生激动情绪,乐于接受,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生是课堂主人

好课能让学生终身受益.能真正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终生学习的能力.

第一,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在平等讨论的基础上获得新知,作为课改一线的教师,要坚决脱离“满堂灌”的传统教学,要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要做一碗水端平,不偏向任何一方,尤其是对学困生,更要多一份关爱,,多给一些自我表现的机会,比如,在教学“分式的乘除法”时,首先让学生回忆小学学过的分数的乘除法法则,此时,课堂上气氛非常热烈,学生都积极地参与,看到这种场景,我心中已明白这样的问题大多数学生能解决.于是把这样的机会让给平时不爱表现的学生,经过这一次的表现,看得出他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

第二、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认识并认同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看作课堂的主人,通过启发、点拨、设疑、解惑,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方面应做到:“上不封顶,下不包底”,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也就是学生能探索出来的决不包办代替,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的智力、能力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第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捷径”,当然这“捷径”不是教师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和思考力.从根本上使学生具有生动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获取知识的方法.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真正重视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自主学习不是自己学习,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参与其中,不能让学生放任自由,把他们的主体性误解了.

三、合作学习也重要

在数学课堂中.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富有实效,首先教师要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要了解自己的学生,选择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致,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来,当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于合作学习,而且小组合作也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要开展,精心选择适宜合作学习的内容作为素材,给学生提供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当知识出现难点、疑点,而使学生思维受阻,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思考探究,合作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促进思维的发展,比如,在教学“分式方程”的解法时,首先让学生回顾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并给了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学生按照解方程的基本步骤顺利完成,接着又出示分式方程同学们,这两个方程有区别吗会解这样的方程吗此时学生们都跃跃欲试,部分生说出基本思路,还有部分生无动于衷,这时,教师组织学生相互合作,讨论,交流后,多数学生就有了眉目了,至于如何具体求解,我们从最简单的问题人手,给出方程然后组织学习小组合作,这样无疑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学生渐渐的知道该如何求解.让学生感悟到合作学习的魅力,享受合作学习带来的愉悦,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是积极的,科学的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弥补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实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其次,准确调控,创造合作的价值.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学生知识的整合与补充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交往与审美,这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学会表达.倾听等参与合作形式.教师要合理组建学习小组,选拔与培养小组长,指出组长对组内合作学习进行有序地组织,保证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还可以根椐具体情况实行角色互换,避免学生的注意力较多地集中在形式的角色上而不是实质的思维中.另外,教师还要合理地应用评价的引导.激励的功能.对各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及组内成员的表现进行恰当的评价,及时作出肯定.补充或修正,让学生体验合作交流的成功喜悦,进而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促进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的养成.

综上所述,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教学更加重视教学方式方法,重视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培养,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重视合作学习的意识,新课程倡导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教师根椐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思想理念,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实现新教材所体现的课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