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830 浏览:58336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教师是知识的“信息源”,“真理”的 传播者,学生则是“知识的容器”、“被填的鸭子”,没有充分独立思考、学习的机会 ,这样的教学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知识 只能机械模仿,生吞活剥、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课后,又陷入大量重复的作业、测试 训练中,学习成了无法解脱的苦役.其结果是学生或者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能博闻强 记,但思维的创造力、想象力等综合素质没有得到全面发展,或者因不堪重负而厌倦放 弃.调查表明,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已经成为中小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之一.不改革语文课堂单调、沉闷的局面,不给语文课注入新的活力,将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可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 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 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当成负担,而且会 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去干.所以,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在这种驱 使下,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 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

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 生实际,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以及 生理、心理特征.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的初中学生,自主意识增强,他们自尊、自信, 需要尊重,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好、渴望通过 学习获取知识.但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学习习惯不稳定、会产生逆反心理等.在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特级教师于漪在谈教学体会时说:“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 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教学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上高高升起.”

二、语文教学需要激发学生的情感

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开门见山,先入为主.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带,花坞春晓、桃红李白等春景激起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或放一曲《春天在哪里》的录音,创造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又如教学冰心的《小桔灯》,教师可自制小桔灯,在导入新课之前,将模型展示出来,引起学生的集中注意和有趣思考,引起学生寻求探索新知的积极性,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也为学生架起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冰心奶奶笔下的《小桔灯》该是怎样的呢?文中小姑娘的形象又是如何呢?

2、巧设悬念,激发情感.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如教学《孔乙己》、《竞选州长》、《变色龙》这一类课文时,教师可采用这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3、创设疑问,启迪思维.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针对所讲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这样导入新课,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增强讲课的吸引力.如教学《驿路梨花》时,可设计这样的提问:标题一语双关如何理解?文中两次误会、三设悬念、四写梨花分别从哪些语句体现出来?

4、故事吸引,情境感染.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这一特点,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出发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产生浓厚兴趣.同时,授新课前,花极短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可先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给学生讲讲长妈妈所讲的蛇的故事,再讲讲阿长本人的故事,这样,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

5、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语文教学可通过“入画――入情――入理”这样的环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入画,即以画导入,让学生进入画面情境之中;入情,即由入画将学生导入课文情境之中;入理,即让学生由情明理,认识到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如教学《白杨礼赞》就可采用这种方法.

6、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把相似的东西联系起来,是唤起学生情感的好办法.如教学《济南的冬天》可让学生回忆故乡冬天的景色;教学《春》时,可让学生回忆过去与好友踏春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和当时的惬意心情.这样,学生能触类旁通,深刻地体会课文的情感.

三、重视评价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些客观规定指明了评价改革的方向.其中最核心的理念,就是注重过程性评价而淡化结果性评价,改变学生单一的纸笔测试,采用新的评价方式,以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语文是个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总的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它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情感等方面的素养.长期以来,语文课程在评价方面存在着评价的片面,评价范围狭窄,评价手段单一,评价主体局限等诸多不是.最突出的问题是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业成绩在评价中的作用,把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学习结果的唯一指标.把考试与评价等同起来,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形成与提高,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根据现代语文评价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在评价内容上,不仅重视期中期末检测,也注重平时的修养;在评价范围上,不仅看书面,也看口头,看课内也看课外;看结果也看过程;看智力也看非智力;在评价方法上,即看重评,也看重自评,同时把学生的常规考试检测和日常学习表现两项成绩综合起来考查.

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是多样化的,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既可以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也可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等.一次考试决定学生终身的现象得到有效地控制.同时教师在评价中学生语文学习时,既可以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也可以让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评价结果的呈现应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让人人体会到只要你在某个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获得公正的、客观的评价.另外,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