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教学方式在声乐欣赏课堂教学上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053 浏览:11873

【摘 要 】本文以发现探究性学习教学观为指导,并提出了在声乐作品欣赏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具体实施方法,在此基础上同时就现代教学理念下的声乐欣赏教学模式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进行一些思索与建议.

【关 键 词 】探究性学习教学;声乐欣赏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346(2008)07-0059-03

1.发现探究性学习和声乐欣赏课堂教学

探究性学习并非出自今天,它既有历史性,又具有时代性.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发现的过程.他指出:“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的说,它包括要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 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探究性学习实际上是一个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结果的自主性学习过程,是从学生的生活与生存环境出发,为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着想,逐渐形成的最适合自己、最能体现独特个性的学习方式.

任何一门课程,其课堂教学模式的方法运用、教学模式实施的效果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以及对知识吸纳的效果.在音乐欣赏课中,优秀的音乐材料是否能以最好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获得审美教育的最佳效果,关键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成败.例如,在音乐表演判断上,检测如将中国民歌《赶墟归来阿哩哩》用美声唱法演唱,非音乐专业学生如果抛去对声乐技巧研究层面的考虑,在聆听时必然会感觉有些怪异.

2.探究性学习在不同声乐作品的演唱方法与演唱风格方面的应用

在这方面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一种称之为“抛锚式”的课堂教学法,其教学出发点是以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为教学目标的锁定点――锚.在音乐教学中确定一个时间或问题,也就确定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要想让学习者顺利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的性质、规律以及与其他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深刻理解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学生到现实事件的真实环境中去体验感受,以直接获取经验的方式学习.在此方面上可以通过以某位演唱风格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歌唱家所演唱的某类型的声乐作品作为“锚”,让学生在聆听作品的过程中,对其声腔、音色、演唱风格、舞台表演等方面注意感受,并针对其演唱风格来选择几类与其风格相近或反差明显的声乐作品演唱资料(可以根据不同的声乐欣赏课程主题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歌者中进行广泛选择)进行对比聆听,在聆听过程中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对比和启发,使学生的身心进行充分的审美体验,并向民族语言风格、文化理念等方面扩展,使学生对声乐作品的不同演唱方法和演唱风格有了一个相对明晰的概念并对其产生进一步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兴趣.由于大学生的知识面更宽,对多元音乐文化的认知上更为深刻,因而在对大学生的教学内容与音响材料的选择聆听上应更加丰富,所应展开的内容应更加充实;为使学生能从多角度全方位来对作品进行深层次审美体验,使探究性学习过程更加深入,使学生能在渐进式的聆听讨论过程中使知识在不断循环中螺旋式地向更高层次深入递进,以《民族声乐的发展与变化》标题为例,本文认为在大学声乐欣赏课堂方面可以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以下两方面的拓展.

1.在对大学生的教学中,可加入原生态民歌声乐作品演唱方式并与民族艺术唱法进行对比聆听.由于大学生源来自全国不同地区,地域性特点比较强,学生自身都带有各地的特色乡音,部分学生还会演唱一些当地的民歌小调,因此在对比听赏的过程中可以就各地方言的特点与当地民歌风格的联系方面为一个新的切入点进行深入探究,可让学生在课堂上用不同地方的方言来朗读民歌的歌词,有一定演唱能力的同学可以鼓励其在课堂上就起地方民歌进行小段演唱.例如:民歌《绣荷包》在我国不同地区有十几种方言演唱版本与旋律风格,可以通过感受各地同学间不同的方言咬字风格来对不同的版本其语言风格特点和在其语言风格下的音色特点进行对比讨论.而通过语言风格的对比进而可以延伸到对当地人文环境的对比探讨,从而加深原生态民歌和传统民族唱腔的对比聆听感受,让学生从亲历民族语言文化的感受过程中对民族声乐的发展建立起更为清晰的脉络,以致能更好地反作用于学生对作品的聆听审美体验过程,并使审美体验能更加深化.

2.将我国戏曲音乐的演唱风格与民族声乐作品进行课堂对比聆听和探讨.民族声乐的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很多戏曲演唱风格与技巧,戏曲的声腔元素与民族声乐唱腔方面有很多共通之处.在课堂教学聆听民族声乐的同时,可以加入一些戏曲花旦、青衣等在行腔用声方面相对讲究的行当的经典唱段(如贵妃醉酒等),或者选取一些带有戏曲唱腔风格和旋律风格的民族艺术歌曲,如歌曲《千古绝唱》(作词:魏冠明,作曲:王超),在聆听这类作品的同时,让学生进行对比与思考,就戏曲演唱风格与民族声乐演唱风格之间的异同点、音色以及所表达情感方面的侧重点进行小组式讨论,使学生对民族声乐作品的旋律风格与演唱风格达到更高层面上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对与民族声乐有着紧密联系的本民族文化瑰宝――戏曲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探究兴趣,进而深入到整个民族的声乐文化发展与演变中去,达到知识的全新建构.

3.探究性学习在声乐作品的旋律风格与内容情感表达方面的应用

一首声乐作品如果仅仅有优秀歌者的演绎和良好的音乐编配与宣传,可能会在某一特定时间段或某一群体中得到传播,但绝不可能在时间的长河中保存并传唱下去.优秀的声乐作品必然要有丰富情感的内涵、健康积极的心境表达以及用于表现创作者情感的、符合歌词内容的优美旋律.在声乐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对演唱者的音色、唱功、舞台表演等方面的感受只是审美活动的一部分,而聆听感受歌者所呈现出的一切,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充分理解和感知声乐作品本身所具备的深刻内涵.

在这方面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称之为“支架式”的教学法,其教学理念是从建筑行业的“脚手架”获得启发,并借用行业名词作为概念框架的形象比喻,该方法通过“脚手架”起到支撑作用,以相互连接点来连接、延伸、扩展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不停顿地把学生的认知水平从一个层面提升到另一个层面.其教学上的主要步骤分别为:搭建脚架――进入情境――探索发现――会话协作――效果评价五个阶段,最终形成知识意义的全新理解与建构.

在声乐作品中相当一部分作品是对美好爱情的赞颂和讴歌,而“爱”这个词的概念比较宽泛,在现今的大学生当中,有不少学生对爱的概念理解得比较单一,甚至有部分低俗的倾向,在对社会、家庭、朋友的责任心、公益心等方面相对80年代学生而言显得较为淡漠.笔者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设计了关于《爱之颂赞》的中外爱情歌曲欣赏教学,这里所阐释的“爱”的概念不仅仅指单纯意义上的男女情爱,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歌曲的聆听感受当中体会歌曲中“爱”的深刻内涵和升华,从广义上体会爱这种情感的博大和真挚.整堂课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的,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调动学生情感,设置教学情境,以朗诵古诗《上邪》为课堂欣赏的前奏,让学生谈谈他们对“爱”这个词的理解和感受,接着让学生欣赏不同题材内容的中外爱情歌曲,并引导启发学生对歌曲内容、旋律风格的讨论.这节课可以选择以爱为主题的歌曲,从男女间纯洁的忠贞爱情表达,如古曲改编艺术歌曲《上邪》、意大利古典时期对爱情的含蓄而深刻表达《多么幸福能赞美你》、意大利洋溢着的拿波里民歌《我多么爱你》、英文歌曲《爱的故事》等,到广义上的对自然对世界的爱,如《一个真实的故事》、《爱的奉献》,以及为1985年国际和平年创作的中文歌曲《让世界充满爱》、英文歌曲《we are the world》等,其中《一个真实的故事》是以拟人的写作手法,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音乐充满了人性美.《爱的奉献》以人间真情故事为素材,其歌词朴实、旋律流畅,充满了人间最美的温情.《让世界充满爱》、《we are the world》更是将爱的温情扩展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爱铺满大地,温暖人间.歌曲之间内容联系紧密,歌曲内容从爱动物到爱人类同胞到让世界充满爱,层层递进,学生的情感在爱的旋律声中一次次被感染、被净化,在旋律风格上舒缓柔美且蕴含内在的,让听者能深切感受到爱的美好和崇高.学生通过讨论、编排和表现,对爱的理念从不同歌曲所体现出的不同情感层面上进行讨论探究.在听赏过程中就歌曲的作者,歌曲所采用的调式,旋律走向的音乐知识方面作逐步的渗透性教学,使学生在聆听的同时进一步接触到作品本身的结构之美,学生的情感进一步被激活,充分感受和体验真情的可贵,爱的伟大.在结课时以一曲翁倩玉演唱的《爱是amore》作为终曲,突出“爱”的最深层含义――正大无私的奉献.学生在课堂当中不但欣赏到了优秀的音乐作品,而且从一首首深沉流畅、动人心弦、洋溢着人间最美的温情的歌曲当中懂得了真情的可贵,感受到了“爱”的无穷力量、真情的呼唤,进而达到审美体验的最高升华,而学生对“爱”这种高尚情感的全面认知与价值观也会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而有了新的体会.

4.结论

正如声乐作品本身集中体现了多门类综合艺术的特点一样,声乐欣赏课堂教学也是一个综合的有机整体,无论从作品的演唱风格、作品内容形式、作品文化内涵等不同方面均可以根据不同作品的不同切入点入手进行听上与探究.虽然角度和侧重面有所不同,但最终目的都是对作品进行更加准确,更加全方位的审美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最终所达到的效果也是由发散到整合,由局部到整体的深层次审美体验与知识的全新建构.


【参考文献】

[1]郑莉《现代音乐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

[2]谢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现状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05(5).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