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评估为契机推进微积分分层教学的实施

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361 浏览:72780

【摘 要 】本文针对目前我校《微积分》课程的特点及学生学习的现状,以及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微积分分层次教学的紧迫性、实施分层教学的意义和具体措施.


【关 键 词 】分层次教学 因材施教 个体差异

一、实施分层教学的紧迫性

我校作为一所教学型民院校,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较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高英语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明确的办学定位指导下,坚持“以生为本”,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主线,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的根本标准,始终将提高教育质量、教学水平放在首位,在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办学质量稳步提高,2012年5月顺利地迎来了由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在本次评估中,《微积分》作为我校本科教学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受到了评估组专家的高度重视.评估组专家通过听课、座谈、抽查试卷等途径,在对我校《微积分》教学工作充分肯定的基础上,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突出表现在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考试及格率低.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民院校所招收的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自觉性、数学素养等各个方面存在较大的个性化差异,忽视了学生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不同需求,只强调统一,不能随着客观情况的改变而改变,而是按照传统的一刀切模式来组织教学而形成的.

因此,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及专业需求,实施微积分的分层教学已迫在眉睫.

二、实施分层教学的意义

“分层次教学”思想,最早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所谓分层次教学,是指学校根据大部分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分为若干个群体,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实行分级教学,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最终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达到良好地培养目标.

微积分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分层教学适应于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心理,不但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能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少甚至杜绝厌学现象的产生.其次,分层教学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再次,分层教学能消除或者缓解学生的厌学情绪,培养学习兴趣,增进课堂的互动,有利于促进和谐校园与的建设.最后,开展分层教学,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存同求异,为社会培养创造性人才.

三、实施分层教学的具体措施

按照不同专业对微积分知识需求的不同,结合学生的数学基础在自愿的基础上分成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分别制定教学大纲、培养目标等.

第一层次(A班):每个学期都设立两个A班(每班50人左右),第一学期,主要参考高考成绩.以后每个学期都参考上学期考试成绩,让学生自愿报名组成.A班在完成常规教学任务的基础上,适当补充较多的课本以外的知识,主要包括大学生数学竞赛和考研数学中典型题型的讲解、基本数学方法的归纳总结和相关知识在解决实际专业问题中的应用等,课堂容量和知识难度都相对较大.以满足数学素养高、对数学有兴趣,有志于考研的同学的需要.

第二层次(B班):B班为微积分教学的主题部分,第一学期除A班外,以后每个学期除A班和C班外,其余学生全部编为B班.B班教学难度适中,教学内容符合各专业需要,教学过程中弱化对偏难的理论的证明,注重基础计算和逻辑思维的培养,讲课速度和手法适合大部分学生.

第三层次(C班):第一学期不设C班,从第二个学期起根据上学期考试结果,把成绩较差(低于30分)的一少部分学生编入C班.C班在降低教学目标和难度的基础上,通过放慢教学速度,查漏补缺.更多地对新旧知识进行比较、归纳,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不断的鼓励中,使学生对数学逐步产生兴趣.

分层次教学的A班、B班和C班的同学,可以在每学期期末考试结束以后,根据考试成绩和平时的表现,在不同层次之间实行动态流动,让第二、第三层次中学习表现突出的同学有机会进入上一层次班级学习,让那些跟不上本层次的进度,学习上感觉吃力甚至难以毕业的学生进人第三层次学习.

合理的分层和动态流动,将会增加学生的学习紧迫感,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避免层次划分的“一划定终身”弊端;同时这也非常有助于学生间的良性学习竞争的形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