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揣摩古诗鉴赏题中的思想感情

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188 浏览:21227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1-072-01

自2004年江苏省开始自主命制高考试题以来,“对思想感情的揣摩”成了江苏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的必考题,而考生们则是“谈感变”,得分少得可怜,原因在哪里呢?笔者认为对思想感情的揣摩关键在于“有理有据的分析”,同时还要注意整体性和精细度的统一.

一、设身处地,“析出”其所包含蕴藏的情感

翻阅古诗词鉴赏辞典,我们发现,基本上没有纯诗人写的诗,大凡诗人,要么仕途得意,要么惨遭贬谪,要么欲做官而不得.这些人总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忠心报国,或建功立业,或忧国忧民,或怀才不遇,或壮志未酬,或失意官场,或归隐田园,或愁苦郁闷,或旷达开朗,或企盼明君,或知恩图报等在鉴赏时,我们必须根据诗歌的内容作出有理有据的分析.“理”和“据”均源自对诗词内容的把握.如2008年全国卷Ⅱ的古诗鉴赏,它选用了欧阳修的《梦中作》:“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这是一首绝句,其中第⑵题: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4分)答案为:“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和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籍,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当然江苏高考语文古诗鉴赏情感揣摩题一般只要说出是什么样的情绪即可,不要求分析.不过即使不要求分析,我们在答题时也要在心里分析一遍才能写出相应的答案.

另外,和政治有关联的诗歌,我们一般还要考虑其写作的背景,不然,考生在揣摩情感时就可能仅仅理解字面意思,而忽略其隐含的深层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江苏2008年的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的第⑵小题:“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题目中没有相关背景的交代,要学生揣摩出“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这样两种情感,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当年这两道题全省的均分只有2.2 分,得分率仅27.5 %,比较低.

其次,古人对友情、亲情和爱情也非常看重,比如朋友惜别,思乡怀人.这类题材的诗歌江苏省自04年至今十年中已经考了五次,分别是2006年的《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2010年的《送魏二》、2011年的《鹧鸪天送人》和2012年的《梦江南》.这三种情感是人类内心最普遍也最深刻的情感,它们超越了时间、空间的界限,直抵人心,亘古不变.故而命题者在命制试题时更看重这三种情感,考生在揣摩此类诗歌的情感时,也更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更能作深入细微的体验.

二、深刻理解,注意思考的整体性与精细度

在对思想感情分析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整体性和精细度的统一.所谓“整体性”,指对提问的内容要有整体上的把握;所谓“精细度”,指对提问的内容要有“点”的意识,着眼于某个“点”的情感生发.


抓住古诗词内容的“点”生发情感,是江苏古诗词鉴赏的一大特色,从2007年以来就演变成“情感的多重揣摩”,且一直保持至今.关于“情感的多重揣摩”,有三种情形:一是2007年《鹧鸪天送人》,“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把两句写景的话设想成“送别”的场景,结合“整体性”就能抓到三个点,生发出三种情感.一是2010年的“醉别”与“江风引雨”,告诉我们两个点,从而生发出归属于“惜别”的两种情感:①惜别知音,借酒浇愁;②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一是其它年份的情感揣摩题,无需设想,只要抓取提问部分的几个点,就可作情感生发,如2009年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提问部分“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就是暗示考生按照行文思路,找出相应的感情并连缀起来就是“思想感情的变化”:①由“想当年”、“到而今”,很容易想到“昔盛今衰”,表达的是悲伤与感慨;②由“铁骑满郊畿”,很容易想到“外敌入侵”,表达的是愤怒和仇恨;③“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很容易想到统治者奢侈(如果用“荒淫”显得过重)误国,表达的是痛心(注意作者的立场);④由“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很容易想到“想收复失地”,表达的是希望和决心;⑤由“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很容易想到“想收复失地之后的情形”,表达的是舒畅之情.当然,如果“抓点”能力欠缺,或古诗词内容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本着多答不倒扣分的精神,只要情感还是比较贴近诗歌内容的,写在答案里也无妨,只是情感不能与具体的内容相矛盾.

总之,不管什么题材的诗歌,我们在把握共性,作宏观上的了解之后,更主要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让自己沉浸到诗词所描绘的内容中去,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此时此地此景此事(有时还要结合注解),应该有什么样的情感,一定要追求其内在的合理性,切忌给诗歌贴不着边际的情感标签.换句话说,是“时”、“地”、“景”、“事”这些客观的东西决定了一个人的情感,尽管这种情感有时不一定就是诗人本人的,但绝对是“感于心”的读者的.